【摘 要】
:
目的 观察丁苯酞胶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2例VD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丁苯酞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血流动力学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
【机 构】
: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咸阳 712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丁苯酞胶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2例VD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丁苯酞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血流动力学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MMSE)量表、日常生活功能(ADL)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神经精神科问卷(NPI-Q)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丙二醛(MDA)、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胶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能提高VD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精神行为症状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起到一定改善作用,且能明显减轻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消除氧自由基,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一种新型带侧翼双平面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力学性能.方法:基于1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锁骨CT数据,通过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构建锁骨中段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单平面锁定钢板(SP)、侧翼钢板(WP)的两种固定方式,采用轴向压缩、轴向扭转、悬臂弯曲以及拔出的四种载荷工况分别对两组模型进行分析.结果:WP在轴向压缩、轴向扭转、悬臂弯曲和拔出工况下,相对于SP,其刚度分别提高1.47%、5.82%、1.51%和3.96%,应变能分别下降1.50%、5.39%、1.48%和3.49%,具
目的 探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服用芍药甘草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所有患者均行LC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芍药甘草汤,疗程7 d,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7 d的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3 d,
目的:评估调补脾肾中药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数据库中运用调补脾肾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且结局指标含有效率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之日至2020年6月30日.用Cochrane协作网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并按照GRADE标准进行证据等级评价.定量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有效率进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纳入10篇文献,总病例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