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慢性砷暴露大鼠血清脂代谢相关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和验证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kk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筛选亚慢性砷暴露大鼠血清差异表达蛋白,并对与脂代谢有关的蛋白进行验证,为研究砷暴露人群脂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提供线索。

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按体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染砷组,各组饮水中亚砷酸钠含量分别为0、2、10、50 mg/L,每组15只。实验周期为12周。利用相对和绝对同位素定量标记(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对照组与高剂量染砷组之间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筛选出的可能与脂代谢有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验证。

结果

大鼠血清中共鉴定出201个蛋白,有12个蛋白的表达量在对照组和高剂量染砷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与脂代谢有关的为载脂蛋白A-Ⅱ(上调:高剂量染砷组/对照组= 1.40)和脂联素(下调:高剂量染砷组/对照组= 0.75)。ELISA法验证结果表明,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染砷组大鼠血清载脂蛋白A-Ⅱ含量分别为(4.37 ± 1.08)、 (5.04 ± 0.37)、(4.94 ± 0.84)、 (4.65 ± 0.61 )μg/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2.071,P > 0.05);4组大鼠血清脂联素含量分别为(1.06 ± 0.43)、(0.95 ± 0.42)、 (0.88 ± 0.28)、 (0.54 ± 0.17)mg/L,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染砷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 0.05)。

结论

利用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出一组与亚慢性砷暴露有关的大鼠血清差异表达蛋白,并初步验证脂联素有可能作为砷暴露致健康损害的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我国边境偏远地区新疆温泉县人间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流行与易感人群性别、年龄、职业以及病原种和生物型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对温泉县既往发病率较高的7个乡、镇
目的利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方法,扩增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DNA中的差异区段(different region,DFR ),探讨建立鼠疫菌多重DFR分型技术的可行性。方法根据鼠疫菌23个DFR及pMT质粒的靶标产物长度,将24对引物进行优化组合,通过不同的组合在一个PCR反应体系中加入多对引物,针对已知阳性DNA模板扩增出多个目的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镁硒氟对氟牙症小鼠釉原蛋白表达的影响,为氟牙症的防治提供科学数据。方法80只雄性SPF级ICR小鼠,按体质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对照组、加镁组、加硒组、镁硒组、加氟组、镁氟组、硒氟组、镁硒氟组,每组10只。对照组、加镁组、加硒组、镁硒组饮用双蒸水,加氟组、镁氟组、硒氟组、镁硒氟组饮用含氟(F-)50 mg/L的双蒸水溶液。对照组和加氟组常规饲料喂养,加镁组和镁氟组用添加硫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L-3, 5-二碘酪氨酸(DIT)和碘酸钾(KIO3)对缺碘大鼠的补碘效果。方法取60只体质量为160~ 180 g的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碘模型组和适碘模型组。缺碘模型组大鼠40只,饲以低碘饲料(碘含量为35.9 μg/kg);适碘模型组大鼠20只,饲以低碘饲料的同时每天灌胃含KIO3(碘含量为18 mg/L)水0.5 ml。模型建立时间为3个月。缺碘模型组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