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提高幼儿的挫折教育效果,我们教师必须掌握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上课进切忌小学化,必须将挫折游戏和竞赛与挫折教育有机结合,这样儿童就容易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挫折;能力;培养;思考
在新的历史时期,幼儿教育是祖国飞黄腾达的第一起跑线,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共同关注。然而在现实生中,幼儿在家中备受宠爱,时时被甜言蜜语沐浴着,有困难时家人替他们顶着,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阳光总在风雨后,可是,家长们,孩子总是一天一天的要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我们,总有一天要独立,总有一天要独自去经历世间的风风雨雨。在现行教育中,我们不能一味的倡导赏识教育和夸奖教育,这样会增加孩子们的虚荣心,听不得别人的坏话,更有甚者会做出一些过极行为。如何培养幼儿的受挫能力呢?
一、积极引导和帮助儿童正确对待挫折
挫折是人生的一大财富。没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健全的人生。作为模仿性和可塑性强的儿童,我们家长必须要当好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随时做到以身示教,时时处处做好孩子的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胜过一切教育。当遇到挫折时,我们家长必须正确对待,积极应对,并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如何应对心中的不快和烦忧之事。此外,家长们还要在平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注重观察,尽量将孩子同龄伙伴中的好榜样及时地介绍给孩子,从而帮助孩子从鲜活的生活事例中受益,不断获取应对挫折的宝贵经验。
二、加强思想沟通,与孩子并肩作战
绝大多数儿童当遇到挫折时都会悲观,失望,甚至退缩。就此,我们家长必须主动与孩子沟通,作发孩子的朋友,认真倾听孩子的倾诉,然后帮助他(她)分析受挫原因, 正确引导孩子要敢于正视困难,客观地评价自我。在了解自我中有意识地指出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并有意识地创设机会让孩子体验或回忆成功的经历,以此塑造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使他们坦然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努力做到在顺境中不盲目得意,在逆境中不唉声叹气,不断培养孩子们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三、做好“挫折教育”的三进工作。
人的成长需要挫折教育。只有在艰难曲折中走过的人才更加有力。因此,学校必须将挫折教育纳入教学考核与管理的重要日程。一是学校必须建立系统的专门教育机构,并将挫折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要求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围绕教学的总体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儿童进行挫折教育;二是学校要开设专门的挫折教育课程。学校是育人场所,也是孩子挫折教育的基地,为了培养新时期更多的有用人才,幼儿园立足校情,专门开设一门挫折教育课,教师可从“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不断通过知、情、意、行的系统培养和训练,帮助和促使儿童成为一个勇敢坚强的人。三是将挫折教育寓于游戏与竞赛之中。
为了提高幼儿的挫折教育效果,我们教师必须掌握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上课进切忌小学化,必须将挫折游戏和竞赛与挫折教育有机结合,这样儿童就容易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例如我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时,有计划地安排儿童分别扮演人际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
四、注重幼儿的合理刺激与思想渗透教育
挫折教育不是单一的教育,在学习与生活中随时都有教材。因此,我们幼儿园及学校的各科教学都要要将挫折教育与知识传授进行有机的渗透,如语言、算术、常识、美术、音乐、体育等科目都蕴涵着丰富的挫折教育因素,老师们都要善于发掘并加以运用。此外,在幼儿的学习与生活,我们要有意识的给予儿童适当的刺激。如饥饿、劳累、困难、批评、惩罚等,适当地拒绝给予儿童所喜欢的东西、让其感受饥饿、对经常获得表扬的儿童不失时机地给予批评,都可使儿童体验到许多事情并非总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这亲就能克服儿童的自我中心倾向,使儿童认识到挫折的客观存在性。
参考文献
[1]柴迎春.浅谈对幼儿挫折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7(2).
【关键词】幼儿;挫折;能力;培养;思考
在新的历史时期,幼儿教育是祖国飞黄腾达的第一起跑线,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共同关注。然而在现实生中,幼儿在家中备受宠爱,时时被甜言蜜语沐浴着,有困难时家人替他们顶着,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阳光总在风雨后,可是,家长们,孩子总是一天一天的要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我们,总有一天要独立,总有一天要独自去经历世间的风风雨雨。在现行教育中,我们不能一味的倡导赏识教育和夸奖教育,这样会增加孩子们的虚荣心,听不得别人的坏话,更有甚者会做出一些过极行为。如何培养幼儿的受挫能力呢?
一、积极引导和帮助儿童正确对待挫折
挫折是人生的一大财富。没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健全的人生。作为模仿性和可塑性强的儿童,我们家长必须要当好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随时做到以身示教,时时处处做好孩子的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胜过一切教育。当遇到挫折时,我们家长必须正确对待,积极应对,并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如何应对心中的不快和烦忧之事。此外,家长们还要在平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注重观察,尽量将孩子同龄伙伴中的好榜样及时地介绍给孩子,从而帮助孩子从鲜活的生活事例中受益,不断获取应对挫折的宝贵经验。
二、加强思想沟通,与孩子并肩作战
绝大多数儿童当遇到挫折时都会悲观,失望,甚至退缩。就此,我们家长必须主动与孩子沟通,作发孩子的朋友,认真倾听孩子的倾诉,然后帮助他(她)分析受挫原因, 正确引导孩子要敢于正视困难,客观地评价自我。在了解自我中有意识地指出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并有意识地创设机会让孩子体验或回忆成功的经历,以此塑造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使他们坦然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努力做到在顺境中不盲目得意,在逆境中不唉声叹气,不断培养孩子们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三、做好“挫折教育”的三进工作。
人的成长需要挫折教育。只有在艰难曲折中走过的人才更加有力。因此,学校必须将挫折教育纳入教学考核与管理的重要日程。一是学校必须建立系统的专门教育机构,并将挫折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要求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围绕教学的总体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儿童进行挫折教育;二是学校要开设专门的挫折教育课程。学校是育人场所,也是孩子挫折教育的基地,为了培养新时期更多的有用人才,幼儿园立足校情,专门开设一门挫折教育课,教师可从“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不断通过知、情、意、行的系统培养和训练,帮助和促使儿童成为一个勇敢坚强的人。三是将挫折教育寓于游戏与竞赛之中。
为了提高幼儿的挫折教育效果,我们教师必须掌握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上课进切忌小学化,必须将挫折游戏和竞赛与挫折教育有机结合,这样儿童就容易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例如我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时,有计划地安排儿童分别扮演人际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
四、注重幼儿的合理刺激与思想渗透教育
挫折教育不是单一的教育,在学习与生活中随时都有教材。因此,我们幼儿园及学校的各科教学都要要将挫折教育与知识传授进行有机的渗透,如语言、算术、常识、美术、音乐、体育等科目都蕴涵着丰富的挫折教育因素,老师们都要善于发掘并加以运用。此外,在幼儿的学习与生活,我们要有意识的给予儿童适当的刺激。如饥饿、劳累、困难、批评、惩罚等,适当地拒绝给予儿童所喜欢的东西、让其感受饥饿、对经常获得表扬的儿童不失时机地给予批评,都可使儿童体验到许多事情并非总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这亲就能克服儿童的自我中心倾向,使儿童认识到挫折的客观存在性。
参考文献
[1]柴迎春.浅谈对幼儿挫折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