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籍将“一人一生一号”实现全国动态跟踪管理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ds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悉,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预计于今年秋季学期实现全国联网并试运行,该系统将为每名中小学学生建立全国唯一的、跟随一生的学籍编号,从小学一直沿用至研究生教育乃至继续教育,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学生转学、升学等动态跟踪管理,为解决农村“控辍保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留守学生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部从2009年开始规划建设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国中小学学生数据库,建成后将实现对全国范围内的学生注册、学生信息维护、毕业升级、学籍异动的信息化管理,及时跟踪全国的学生流动,全面掌握全国中小学生的真实情况,为教育管理和决策、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学生资助等提供帮助。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罗方述说,系统建设包括四个部分:一是中央、省、地市、县、学校五级的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二是全国中小学生数据库,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公民身份证的编码规则为基础,为每名学生建立全国唯一的学籍编号;三是建立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学校到中央的数据交换与共享,以及与财政、公安、社保等其他部门系统的数据交换;四是逐步推行学生教育卡,该卡将承载学生的学籍、资助、成长档案、综合评价等基本信息。该系统将涉及全国1.9亿名中小学生,将遵循“一个也不能少”的原则,实现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全面覆盖。
  (摘编自新华网)
其他文献
2013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郭永宏提出《关于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的建议》。他指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以及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等问题,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推动。  郭永宏建议国家成立“全民教育信息化”战略性发展项目,统筹和协调各方资源、力量,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标准,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及资源平台的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小学生非常喜爱信息技术课,他们渴望操作电脑,展现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可令人忧虑的是,学生虽然对计算机兴趣浓厚,在家里也经常使用电脑或者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但计算机操作水平依然比较低。打字水平差、文件管理能力不强,是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的真实表现。这说明学生在家中使用电脑时主要是玩游戏和娱乐,在课余时间谈论电脑也主要围绕游戏,很少有使用文字、文件管理的需求,因而这方面的技能也就无从练习和提高。  学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如何培养适用海西建设需要的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会计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培养目标出发,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现
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质量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是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质量。以教师本人的能力和教学素材的质量作为衡量点。另一方面则是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方向,培养方向和内
蒙古族民歌旋律是蒙古族舞蹈的灵魂所在,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谐统一。蒙古舞表演时需要蒙古族民歌旋律的配合,一方面,蒙古族民歌旋律不但可以激发蒙古舞表演者跳蒙古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