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物理探究教学资源 培养初中学生多种能力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r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好物理探究性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性思维能力 、实践动手能力、物理语言表达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学生能力培养显得更加重要,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开发物理探究教学资源,为初中生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探究;创新;开放性;实践动手;语言表达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5-0025-01
  
   在现有的初中物理教材中,有相当的一部分内容是属于探究式性内容。比如說在运动的世界中探索“动与静”“快与慢”;在声的世界可以探索“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在光的世界里可以探索“光的反射、折射、色散”;在电的世界里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等等。这部分的教材对教师来说是很宝贵的教学资源,做为教师不能只是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知道结果就完事大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参与到探究的全过程,从提出问题到设计实验、从猜想到实验、从交流到总结。只有学生认真参与到了探究的各个环节,学生才会得到全方位的学习,能力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更是要积极的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事非经过不知难”,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如果在教师和学生两头都利用好教学资源,那才会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能力双丰收。对于学生成长而言,教师更希望的是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来说才是终生的财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有选择的、有重点去实现能力养成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现在教育培养的重要方向,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技能。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创新技能的培养恐怕是有一定的困难,但建立起初步的创新意识,掌握一定的创新能力,是完全有可能的。对于探究课本身来说,其探究过程有七个环节,那我们可以在一些环节上,有意识的引导和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探究过程中,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一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设计出全新的实验模式。比如在研究物质熔化的实验当中,课本实验中建议使酒精灯的火焰等外界条件尽量相同,但实际是不太容易做得到的。因为要想让不同的酒精灯形成相同的火焰其实很难。另外明火还容易受到外界空气流动的影响。还有把碎冰和石蜡放在试管中来做这个实验,由于可熔化的物质放在试管中的数量偏少,无论是测温还是熔化的均匀度都很不容易把握。也就是如果按照课本的设计,实验其实是很难做的成功的。但做为探究实验,我们并不要求学生要按照课本的设计。完全可以自行设计可行的方案,有的学生就提出来用家里的电饭锅来加热水,然后可以把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整个烧杯放入其中。利用这样的创新思维,实验的可视性、效果都大大的得到提升。让学生体会到创新带来的帮助和好处。同时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2.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
   开放性思维是指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和狭隘眼界,多视角、全方位看问题。一旦学生具备了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就不容易拘泥与教条,从而能够在同一个现象中有不同的发现。
   在科学探究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课本最终得到了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但有的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和体验,提出了摩擦力与速度是有关的,他举的例子是高速上有标志:雨天路滑,减速慢行!其原因是雨天路上有积水时,当汽车速度当快到一个限度时,会形成雨滑,与地面附着力的确是变小了。还有的同学甚至说压力越大,摩擦力反而越小,他举的例子是手攥沙子,压力越大,沙子反而从手中漏的越快。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对于学生提出来的这些开放性的答案,我们不能去敷衍他们,反而要鼓励学生认真的去探究,有条件的话可以帮助他们查问相关的资料,甚至可以参与他们的讨论或实验的探究。并不要求他们一定拘泥于课本提供的结论,从而养成良好的开放性思维。
  3.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现在的学生经常给人眼高手低的感觉,因为现在获得信息的来源途径实在是太多了,想知道什么,只要百度、知乎、作业帮一键解决,根本就不需要自己动手去做。久而久之自然也就忽略了动手能力。如果在实验课上,让他们真刀真枪实战一下,对他们来说是很不错的锻炼。
   在教材中有一些探究类实验,在课本中并没有给出具体实验方案,让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创意,并自己动手把它做出来。对学生来说其实是很大的挑战。比如在探究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时,有同学就动手设计出了一个水箱,装上两个不同粗细的水管,并在水管上连接上连通管来显示出水压的高低。效果相当的不错。在这过程中,挑水箱、找水管、连水管、密封水管等等。都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同时也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4.培养物理语言表达能力
   虽然物理是很多时候是要求学生有推理、逻辑、计算能力等等,但其实对语言表达的要求并不低,因为有关物理现象的表述不仅要准确、、清晰,还要求文字通顺、精炼。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学生完成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交流,因为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学会应用物理语言表达问题,同时还要保证准确明了,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好的锻炼。比如在科学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很多学生在交流时,是说我这两块砖,比你的一块砖压缩海绵压的更凹。这种表达方式听起来没问题,其实是很不规范的。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转换成物理的说法。久而久之学生才会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
   物理探究课在初中物理中占有不少的比重,相应的学习内容也是最重要的。把这部分的教学资源利用好,能让学生在学好物理知识的同时,他们的各种能力在探究过程中也得到应有的锻炼。做为教师,虽不是学习的主体,但一定是学习的主导。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千万不要急于求成,贪图省事,只求结果,不重过程。牢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陈伟山.信息化环境下的物理探究教学模式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01):121-122
  [2]徐军,赵选科,周战荣,孙红辉.网络时代大学物理探究式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26):18-19
其他文献
摘 要:无论是晨间游戏还是区域游戏时间,我在观察美工区的时候总是发现孩子们拿的材料都是毛线贴画、项链制作和最简单的白纸画画,孩子们不太喜欢选择美工区。本文结合实践,分析了具体的原因和具体应对方法。  关键词:幼儿教育;环境创设;美工区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2-0054-01  1.为什么美工区不好玩呢  这天区域游戏结束了
摘 要:就当代教育而言,最缺乏的就是体育教育的开展,相关文件已经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之余的体育活动非常重要,无论是对身体的发展,还是对脑部、眼部的益处,其益处显而易见。幼儿园作为对幼儿开展教育的第一阵地自然要对体育活动的实施手段有一定的要求,在幼儿教学中融入户外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不断提高对大自然的热情,并且让幼儿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强身健体,保持一贯良好的体魄,减少出现疾病的几率,更好地帮助幼儿健康成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黑麦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本试验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钻石(Dimond)、卓越(Eminent)、百盛(Bison)、多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幼兒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其中,尤其是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更是被认为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诚然,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幼儿园和家长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本文就幼儿园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展开讨论,进而对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出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动手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
自2003年教育部开启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之后搭载互联网+的传播途径,课程组开展了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以及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的教学模式。2015年《动物遗传学
摘 要:幼儿的年龄比较小,他们的行為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多数幼儿都会存在一些问题行为,因此,家长和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耐心的矫正,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本文首先分析了幼儿问题行为出现的原因,然后针对如何矫正幼儿的问题行为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幼儿;问题行为;形成;矫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4-0053-01  幼儿的问
摘要:随着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的信息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涉及越来越多的领域。本文以幼儿园教育为主题,分析信息技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优化教师教学过程,以及组织结构和教学内容,通过在教学过程当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给幼儿们创造出新颖的教学环境,以下就对这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运用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