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封录取通知书,发给了他们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_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中下旬,各高校的第一封本科录取通知书陆续发出。各校的第一封录取通知书都发给了谁?背后又有哪些深意?

致科技


  7月7日,来自北京的强基计划考生高同学第一个收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这也是今年北京市寄出的首封本科录取通知书),高同学将攻读应用物理学专业。
  就在北航寄出北京市首封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前一天,上海交通大学也发出了上海的首批本科录取通知书,发给的一批人是上海地区强基计划录取新生。除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以外,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首封录取通知书也发给了强基计划考生。
  强基计划是国家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旨在选拔和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去年,强基计划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6所高校开展试点。
  各校参与强基计划的都是王牌专业,入围世界一流学科专业或教育部学科评估A 、A级。去年山东大学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中就有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这三个专业;清华大学则在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共11个专业招生。
  强基计划主要招收两类学生: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如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五大联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二等奖及以上。
  关键技术的突破依靠基础理论学科的进步。强基计划刚进行两年,目前看其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专业招生。另外,尖端前沿科技的发展也需要人文社会学科的协作。不仅在智能科技领域,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亟需更多高素质人才打破学科壁垒,开展跨学科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一些重大战略规划。比如人工智能,表面上看,人文社科研究与智能科技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但人工智能需要系统地执行符合人类价值观的任务,关于人类价值观的定义和判断,就不是科学领域能确定的了,需要更新的思想和哲学、法学等社科理论作为指导。
  高同学说:“希望通过自己和无数奋斗者的努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打破瓶颈。”强基新生承载着国家和学校的殷切期望,任重道远。据悉,各学校高度重视强基生的培养,对强基生均实行单独编班、小班制教学,学业优秀的学生可以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致未來


  身穿正装的马同学,激动地从华南理工大学未来科技学院院长手中接过了亮红色的录取通知书。华工今年将首封录取通知书颁发给未来科技学院的学生,寓意不言自明:首封致未来。

  2021年上半年,教育部发文公布首批12个未来技术学院名单,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的未来技术学院成功入选。这些未来技术学院将瞄准未来10至15年人工智能技术、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培养领军人才。比如,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以未来生命健康技术为主要方向,聚焦生物医学工程和分子医学两大前沿交叉学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将立足航空航天领域;华南理工大学未来科技学院围绕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和跨学科交叉领域,设置了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两个专业,学院将以信息时代人工智能作为主线,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复合创新型人才。

致当代


  来自成都的王艺瑾同学成为今年第一个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考生。王艺瑾同学报考的是“大钊班”,这是北京大学今年首次在本科提前批次(提前批次录取在强基计划之后。高考考生报考强基计划,如果被录取,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如果不能被录取,将进入高考正常的录取流程)招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项目。
  20世纪20年代,李大钊在北大开设了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成为名副其实的“播火者”。1992年,北京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大钊班”因此得名。专业学习内容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等。

  王艺瑾同学表示,从中国近代开始,北大就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自己放弃了香港大学的全额奖学金,选择了北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是因为真心喜欢。
  责任编辑:贾倩颖
其他文献
听雪  雪落下来时  我正在小屋围炉,煮酒  今夜,不说张岱  柳宗元。不和妙玉,去栊翠庵赏梅  今夜,我只是一边读诗  一边听窗外的雪  是如何把清白,一点一点还给人间  彩虹桥  山下的野蔷薇  芙蓉葵,又开了  老屋的凤凰竹,加固了篱笆  鸟儿在整齐地唱歌  我的小马驹,也想唱歌  跟我走吧,姐姐———  七月的雷雨,是你的  一座彩虹桥,也是你的  小河弯弯  那么多水  没有一个是硬心肠
期刊
马步升甘肃合水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著有小说、散文和学术论著约七百万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陇东三部曲”“江湖三部曲”等八部,中短篇小说集两部,有散文集《纸上苍生》等十部,有学术论著十多种。曾获中华人口文化奖、老舍文学奖等二十多项。多次担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骏马奖等国内重要文学奖评委。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主席。现任甘肃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雪藏的心事  松枝伸出托举的手掌  桃树虚位以待  秋声作赋,候一场暴雪呈现华丽的辞章  僧庐听雨的人  把童年的记忆,藏在烟花三月牧笛吹野的故乡  秦淮河五月的桨声,荡漾岁月的轻狂  七月的鸣蝉里有撕裂的疼痛  唯有秋收仅存的硕果,无处安放  清河古渡岸柳旧巢  月色洗过千年的石阶,片片红叶正深情印吻  丹桂飘零后,始终找不到馨香的源头  那川秀发的瀑布远在庐山,黄果树,壶口  落日的余晖将炉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