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立德模式 树人于无形之中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ff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书育人,德育为本,在教学的路上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教学不但要教给学生不同层面的知识,而且还得在不经意间,潜移默化地教学生如何做人,应具有什么样的品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这给我们的教育提了个新的领域、新的教育方向,同时也促进了立德树人,成才先成人,立怎样的德,成什么样的人发展与新思想。
  【关键词】品德;诚实守信;行为习惯;和谐家庭;家校合作
  很多父母以为他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吃好、穿好、身体健康,良好的品德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事实上,无论学生在哪里,总是离不开父母的影响和教育,父母在餐桌上的每一句话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父母不教育学生会变坏;父母用错误的方法教育学生,学生则可变得更坏。同样,一个人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优良的品质,也可从其家庭中找到因素。
  一、良好的品德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
  现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更多考虑的也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才是决定学生品格及其命运的关键。假如一个满嘴谎言,行为习惯极其不好,有虐待小动物的学生,他的这些恶习肯定跟他的家庭成员或家庭习惯有关系。我遇到过这样的一个事例:小年有一次中午放学不及时回家吃午饭,在学校内打乒乓球。结果家里人问起来,他就告诉家里人,是老师把他留下来训练打乒乓球要参加比赛。而他的父亲不问清楚原因,直接发信息给老师:“你们学校要参加比赛,也不能让我的学生不吃饭吧,你们没有权利不让他吃饭。”对于这位爸爸的质问,我作了解释,并请他来学校。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之后,这位爸爸不好意思地向老师道歉。
  还有一次在家长会上,因为班上的学生平时都喜欢把书包放在地上。小年的爸爸看到他的书包放在地上,以为是被别的学生扔到地上的,在没有了解清楚情况下来了句:“学生都不会教育,这样的家长会开来有什么意义?”然后就离开了教室,在场开家长会的老师觉得莫名其妙。事后老师跟这位家长沟通,要求他来趟学校当面解释清楚,结果他置之不理。这位学生在学校经常和同学打架,利用回家吃饭的时间去小溪里抓小虾、小青蛙等。每次出现各种情况,老师要求家长来学校沟通处理,家长的回应:“我们管不了他。”一句话打发了老师。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家长,有这样的态度,才会导致这样的学生,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做任何事父母不做好表率,学生能学得好吗? 这位爸爸他是真没意识到: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啊!
  二、诚实守信是树立良好品德的根本
  论语中道:如果一个人连最根本的诚实守信都没有,那么他将是一个非常失败的人。经常有人说,从一件小事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品质如何。记得看过一个这样的故事:小女孩和同学约好了来家里学编花篮,不管爸爸妈妈怎么劝说她依旧坚持在家等同学,放弃和家人一起心心念的伯父家。结果同学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最终没有来。后来女孩的爸爸妈妈回来知道后说:“在家没有等到同学,又错过了去伯父家,真是太可惜太無聊了。”女孩回答道: “在家等同学确实很无聊,但一点也不可惜,因为我遵守了诺言,心里非常开心。”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这位小女孩是个诚实守信的人,她知道做人应该诚实守信。她是个诚实守信的学生,无形之中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品德。
  三、好的行为习惯成就良好的思想品德
  好的行为习惯是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体现出来的,也是从每件小事中养成的。经常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小事中体现细节,如果细节出现小问题,那么就应该及时去纠正。行为举止的好坏伴随着品德的优与劣。儿子非常喜欢玩乐高玩具,有一次,我下班回来,儿子说要到邻居家玩。在玩的过程中,儿子又看到邻居哥哥家有很多托马斯玩具。托马斯也是他最爱的玩具,于是,他就顺手牵羊拿了一个回来。我知道后让儿子借着送牛奶的名义,把小托马斯玩具悄悄地还回去。虽然在儿子心里他还不懂这种行为就是“小偷”会做的事,他也不知道这是不好的行为习惯。但是我得重视,得跟他讲这样做的危害。我认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良好品德的养成。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托马斯玩具,但是这可能会养成学生的一种不好的行为习惯。如果从小发现了一个学生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不及时去纠正,那么不良的品德将会从此萌芽,将来肯定会有不堪设想的和恶果。所以说,小学生的品德也是从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起来的。
  四、和谐的家庭是良好品德养成的基础
  都说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和谐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充满自信的,是性格开朗的,也是幸福的。他们的思想也充满正能量,他们会觉得世界万物都是美好的。所以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乐于助人,因为他们喜欢帮助他人,觉得能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在温馨的家庭环境渲染下,他们就具备了良好的品德。拥有优良的品德,有助于他们在成长的道路走正确的路,为将来成为有用之人埋下伏笔。班上小怡就是如此,因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相处都和和睦, 成就了一个活泼可爱乐于助人的小女孩。相反,另一个女孩,爸爸妈妈经常因点小事吵架,导致她不爱和同学交流,经常独自一人坐在座位上发呆,对班上事情都不感兴趣,甚至对未来充满了恐惧等。这就是鲜明的对比,和谐的家庭是良好品德养成的基础。
  五、家校合作促进良好品德的培养
  新父母学校的核心理念为:学校应该成为学生、教师共同成长的地方。家庭和学校作为未成年成长的重要的两个场所,父母与老师应该是同事关系。家庭要与学校一起共同承担学生的知识进步。家长应该学会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学会与老师相互沟通合作。同样,学生在各方面表现老师也应该及时跟家长沟通,特别是出现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老师布置的关于情感、能力方面的培养、思想品德方面的促进作业,应及时通知家长配合监督完成。这样有利于学生各方面发展完善。在校好的表现、存在不足之处,老师可与家长沟通,帮助学生及时纠正。在家学生存在的问题或值得表扬的,也可以与老师沟通,彼此在不同环境下提出表扬或及时纠正。那么,就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进步、品德的优化,以及情感培养的提升。
  古有“德才兼备”这个词语,“德”字排第一位,其次才是“才”。曾经我的老师教育我们:成才要先成人。在教育和生活中不断的经历着各种事,更加让我明白,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等,上级或合作伙伴更多在意的是对方的人品。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就能拥有健全的人格,而这些的形成都离不开父母和老师。所以说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诚实守信是树立良好品德的根本,好的行为习惯成就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谐的家庭是良好品德养成的基础,家校合作促进良好品德的培养。
  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品德才能有优良的品质,才能做出对社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立德树人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更与父母、诚实守信、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校合作密不可分。一个成功的人士必定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人。也就是说:品人先品德,成才先成人。
其他文献
小学生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对于各类事物都充满着疑问。对此,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探索愿望,进一步培养学生有效质疑的能力。在质疑的过程中可以更充分地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并且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夯实相关知识或者理念,学会应用,以此体现出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增强提供必要的支持。具体来说,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有效质疑的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
【摘要】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自我约束力低、集体意识淡薄、安全意识差,而小学低段时期又是培养良好习惯、力促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性格的关键时期。本文结合低年级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快速培养班集体、家校合作、学科渗透、以情换心的角度,对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工作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班级管理;指导者;协调者;学科渗透;亲和力  小学班主任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一个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人,既是班集体的组织者
【摘要】近十年来,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成为新态势。这是知识经济和终身教育背景下学习与教育理论新的研究成果应用的迫切需要,更是全球职业教育创新实践的迫切要求。本着对实训教学工作的传承发扬与实践创新,笔者利用激光技术设备为学校校运会制作水晶奖牌,以学生学习成果为最终目标,实训活动得到了良好的教学与应用成效。  【关键词】职业教育;激光技术实训;传承与创新  一般而言,校用激光技术设备,根
摘 要 针对AutoCAD使用者出图时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模型空间 图纸空间 布局 视口  中图分类号 TP391.7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6)05-0041—02 本文为全文原
【摘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贯彻执行“以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在足球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技巧的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是体育教师不可忽视的职责。  【关键词】校园足球;教学教育;思想品德  “我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这是常听到的一句玩笑话,似乎给体育老师戴上了一顶“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帽子,甚至是偏见,其实体育老师也
何为“宏大叙事”?亦称元叙事,即完整的叙事,具有主题性、目的性、连贯性和统一性。在文艺理论批评中,“宏大叙事”被赋予了一种权力政治的内涵,特别是将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的连贯性,促使某种世界观神化、权威化及合法化。因此,宏大叙事的背后,就包含着一套神化结构,将某种意志强加于人;又因为宏大叙事总是与社会当下的形势联系起来,极易形成一种政治理想的架构,为主流话语所控制。可以说,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美术创作,基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影响到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逻辑能力、语文基础知识累积,对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是语文素养奠定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途径,从小学生的角度去探究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关注学生需求,立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教材内容,探索切合小学生语文实时教学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途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
【摘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课程观念已经由获取知识观、形成能力观、发展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观、开发智力观,提升为提高语文素养观。也就是说,语文课程目标内容已经不再仅指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發展双基、开发智力,而是提高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键词】中学语文;智慧课堂;作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精神。“争论”作为培养创新精神最有效的方法,可以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产生思维碰撞,开阔自己的思路,形成独特的见解,进而提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就如何组织课堂争论以达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展开研究,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课堂争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思维方
【摘要】语篇是指由一系列连续性句子构成的形式上的衔接、意义上连贯的语言整体。语篇教学是针对传统的注重词、句、语法点的教学方式而提出来的。教师要善于运用热身等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篇教学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巧用语篇激发小学生学习对话教学的兴趣作了探讨。  【关键词】语篇教学;小学生;对话教学;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PEP版(三年级起点)中语篇教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