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与管理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a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在网络上就校内外某些热点、焦点问题参与讨论,形成高校网络舆情。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和谐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1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高校网络舆情日益增多,已成为校园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之一。网络舆情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正向的、积极的网络舆情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主流文化。然而,网络舆情的内容纷繁复杂,无所不包,还具有隐匿性。马克思曾提出过现实社会中个人身份识别的七大要素:合法姓名、有效住址、可追踪的假名、不可追踪的假名、行为方式、社会属性(比如性别、年龄、信仰、职业等)以及身份识别物[1]。在网络环境中,这七方面都可以不同程度的隐匿。不良网络舆情出现后,高校管理部门如若对其引导不善,便很可能引发社会危机,破坏校园的稳定与和谐。
  其次,网络舆情对高校群体性事件也会产生影响。互联网是一个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每一个网民都可以在网络上,如博客、BBS论坛、留言板或者自建站点上发表意见、观点。自由、宽松的网络环境的确为人们提供了民意表达和利益沟通的重要场域,但也会造成一些舆情表达的失真、失控现象。高校大学生群体本身具有较高的政治敏感度、思想上波动也较大.且行为非理性化,使其对网络舆情的免疫力比较低[2]。一些围绕社会事件的网络舆情包含的刺激性信息极易“点燃”整个大学生群体的激发心理效应,使大学生群体行为在激情支配下趋向冲动,从而形成汹涌的网络舆情或网络危机。大学生群体激情的心理机制说明,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非常必要[3]
  2 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分析
  (1)缺乏相应的校园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学校对网络舆情的强力引导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大多数学生起到一种“参照系”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们鉴别是非,坚定立场。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对网络舆情则不能及时的发现并加以强有力的正确引导,使得那些对原创舆情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也会很快把自己相似的观点表达出来,在网上广泛传播开并逐渐形成主流的网络舆情,别被其他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而认知,从而造成高校网络舆情被少数网民所左右。
  (2)高校对网络舆情采取的超前措施尚不够。管理者多是在事件成为网上热点,网民的情绪淤积到一定程度才开始介入干预。网络舆情在语言表达上具有口语化、通俗化等网络语言的特点,问题探讨不够深入,很多仅停留在交流、传播层面,跟帖者从众现象明显。一些好事之人在论坛发表煽动性、蛊惑性消息时,往往采用耸动人心的标题,在辅之夸张的描述,使不明真相的人难辨真伪,很容易淹没在网络暴力的漩涡当中。
  (3)高校对网络舆情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由于宽松的政治环境带来了高度自由的网络环境,使得现在每一个网民不论何时、何地,不论其身份、地位、政治背景,都可以不受过多限制的对某些事件自由地发表看法和观点,诉求其利益。而当某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看法在网络上得到部分网民的认同时,则会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开来。
  3 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探讨
  (1)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预案的构建。高校校园网络中的学生个体信息如果得不到重视及妥善解决,容易使个体信息发展为群体信息。因此,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需要构建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预案。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预案即通过对网上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判断,增强准确把握师生思想动态的能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避免群体事件的发生。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要求制定周密的应对网络舆情的预案,做好预案的实战演练,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战性、严密性、可操作性和高效性,并在日常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中反复修改,常备不懈,防患未然,为可能发生的网络监控舆情走向做好充分的准备[4]
  (2)第一时间掌握校园网络舆情动态。在校园网络舆情发生前最好有比较充分的准备,也就是要及时掌握校园网络正在传播或议论的各种信息。把握网络舆情动态的走向,才能有效进行网络舆论引导。对网络舆情,横向和纵向全方位立体监测,准确把握校园网络舆情的脉搏,及时迅速地反应,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网民,主动把握舆情导向,防止虚假信息迷惑或者混淆视听。常规监测主要关注日常校园网络舆情动态,敏锐地捕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把握网络舆情的主动权,针对具体舆情有的放矢。做到网络舆情源头掌控、动态把握、应急处置三者密切结合,并积极构建三者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创新机制,最大限度地使突发事件不蔓延、不升级,使校园矛盾不激化、不积累。
  (3)完善高校网络舆情应急机制。高校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应该包含两个基本方面的含义:首先,在高校内部应该成立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做好应对突发舆情事件的准备,提高学校的整体响应时间。另一方便,应急机制应该包括有重大突发事件和特殊敏感问题网络引导的应急预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流程,明确各自部门的主要职责,了解必要的处理方法,当网络突发事情发生时,就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
  (4)尽可能建立校园BBS实名登录制度。我国信息网络的物质基础较为薄弱,管理与技术手段的实施还不尽完善,加上公共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和管理者观念相对落后,信息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和水平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5]。建立实名登录制度,对于发布虚假言论的初犯者,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其认识虚假言论对校园稳定、个人发展的危害;而对于经常散播虚假言论且屡教不改者,可以封锁其校园网登录账号,剥夺其参与校园BBS讨论的权利。在服务器安装相应软件过滤不良信息、实行校园网实名登录制度、约谈违纪学生乃至封停违纪账号都是校园网络监管的必要举措,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防止校园网成为不良信息蔓延的土壤和网络违纪行为滋生的温床。
  (5)应在相关课程中增设内容,提升大学生明辨网络是非的能力。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但社会阅历尚浅,有提升媒介素养的必要。在一些欧美媒介发达国家,政府都对学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或在有关学科中增加媒介素养教育内容[6]。相对而言,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开展较晚。通过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可以向学生系统讲解信息时代网络舆情的内涵及其积极、消极影响,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增强学生对网络舆情的认识与了解,深刻领悟网络舆情对自身、学校、国家发展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7]
  参考文献:
  [1] 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J].前沿論坛,2007(1).
  [2] 张耀文.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教育[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 邓燕.论网络舆情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影响[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4] 吴勇,王玉良.不确定视域下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J].学术论坛,2009(7):186-187,201.
  [5] 范立国,王红斌.网络虚拟社会的现实化管理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36-40.
  [6] 荣珊珊.安徽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其教育实践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7(12).
  [7] 刘飞.信息时代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实思考[J].职大学报,2011(6):123.
其他文献
臀肌挛缩症是青少年及儿童期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步行呈外八字状,下蹲困难,久站感觉疲劳,部分患者两下肢不等长.步行左右摇摆等,所表现的症状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我院从1993
德国的成人教育历史悠久,且专业化程度较高。本文主要从成人教育专业化保障制度、成人教育专业化理论研究、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建设、成人教育专业组织、成人教育机构的专业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减少代以脂防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以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及全血细胞
植物幼胚离体培养技术,是一种克服远缘杂交不实性的有效手段.1990年我们初次采用此法进行了水稻不同基因型及胚龄对幼胚离体培养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
1989~1999年我们引进了蚕豆双行靠种植技术,先后在隆德县陈靳乡的4个扶贫村示范150亩,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蚕豆双行靠也称宽窄行,就是连种二行空一
当前世界金融业发展呈现出了混业化、电子化、微观化、工程化和国际化等多种新趋势,其对高校金融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适应新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结合国外高校金融
<正>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yipennis Motschulsky)是我国主要林木蛀干害虫。它危害杨、柳、榆、沙枣、梨、苹果等多种树木,林木受害后长势明显衰弱、枝梢干枯或整株死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发病年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特点。结果青年脑卒中患者
关于色彩,藏族人民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审美心理。藏族艺术家们把客观的色彩与主管的色彩结合起来,创造出了绚烂多姿而又别具一格的色彩文化特点。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髋膝关节置换术,髋膝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矫正畸形,重建一个接近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