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视域下通感解读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398699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感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因此可从生理学、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三个方面对通感进行跨学科解读.从生理学角度看,大脑独特的结构和信息处理机制是通感产生的生理基础;从心理学角度看,客观世界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心理反应的相似性是通感产生的心理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通感和隐喻有相同的认知机制,两者都涉及映射过程,映射都呈单向性,且单向映射的成因大致相同.在语言翻译的过程中,不仅应注意通感在不同语言中的共同性,更应注意通感在不同语言中因地域文化、认知方式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性.
其他文献
基于2010—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合肥都市圈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通过超效率DEA模型测度巢湖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运用面板回归、门槛回归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合肥都市圈城镇化质量对巢湖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合肥都市圈城镇化质量总体水平较低,且区域差异性显著;2.合肥都市圈产业结构和农业种植不利于巢湖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科技进步对巢湖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作用不显著;3.合肥都市圈城镇化质量和巢湖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之间存在门槛效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