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轻松写作做铺路石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o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进入到小学中高年级后会对写作犯愁,害怕写作文。如何提前为学生做好准备,为他们搭建通往写作的桥梁,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此,笔者认为二年级写话训练应该从口头表达训练和即兴说话培养,在这当中加入发散思维训练;在书面表达训练中设置仿写、看图写话、命题式写作三个阶段进行训练;在评价体系上由自己、同学、老师三个阶段构成。通过以上几点,学生能在这些铺路石上顺利通往写作的彼岸。
  【关键词】学生;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侧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即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识字认字能力。而要写出一篇好文章就一定要具备上述所有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是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认真做好写话训练的培养,才能够让学生尽早进入角色,为进入三年级的写作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笔者将就这个问题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口头表达训练与即兴说话的培养
  口头表达能力是指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的一种能力。从婴儿时期牙牙学语开始,就已经是在做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简单而言,即把想要表达的事情表达清楚。关于说的这方面作为小学阶段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可以适当训练。比如开展课前说短话的训练:要求内容不限,自由发言。刚开始学生有些不知所措,扭扭捏捏上台,满脸通红,半天憋不出一句话,几次推辞后想了想,最后鼓起勇气问我,老师,能不能自我介绍。我欣然答应。就这样,学生从最简单的说话开始,有了信心,更有了说话的内容。从本来害怕被老师点到名字上台说,到后面就成了渴望上台发言。这样训练的效果是明显的,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较大、较快的提高,为今后写作打下重要基础。即兴说话训练在这里指的是由教师出示 3—4个毫无关联的词,让学生迅速组织语言,把这些词连成一段有意义的话。这个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此,即兴说话是二年级学生发散思维较为恰当的训练方式中的一种。例如一开始我出示了“北京城”“ 海洋”“的”“ 灯”“整个”“变成了”这些词,学生很容易就能连起来,“整个北京城变成了灯的海洋。”这是比较简单的,用在一般的分析课文里。而在写作训练课上,我就会让学生看着老师出示的词,经过短时间的思考(1—2分钟左右),将这些词连成一段话。例如“妈妈、办公室、水龙头”这三个词,学生经过思考,可以说出“今天,妈妈在办公室里发现水龙头坏了,忙打电话叫人来修理。”也有学生说“办公室里的水龙头坏了,阿姨通知妈妈不用上班,在家休息。”甚至还可以说出更长的一段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词不同的学生可以发散思维,变成不同的内容。这对今后的写作甚至是创新写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书面表达的训练
  如果说口头表达训练、即兴说话训练是通往写作彼岸的准备,那么书面表达训练则是通往彼岸的垫脚石。
  (一)仿写训练
  或许学生在座位上甚至到讲台上可以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但是当拿起笔来,看到作文题目的时候,又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来,不知该如何是好。
  在刚开始,我们可以让学生采用“抄”的方法,这对初学者并没有什么不好。冰心说过,“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別人的好句子”。就像做我们做数学题都是从例题开始入手,再解同类的题,最后解相似的题目。写作也是同样道理。要让学生尽快熟悉写作过程,认真把握好思路。这对将来构思一篇完整的文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还要学会掌握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学生能够在仿写的过程中,收集写作素材,对今后自己写作有所帮助。当学生看到自己仿写出来的文章,发现还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内心会比较开心,有一定的成就感。今后就会从心理上去真正喜欢上写作。而兴趣则是一位很重要的老师。
  (二)看图写话训练
  在这里我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接着让学生自己来说,告诉大家上面都有什么。我择机将学生说的词写在黑板上,在这过程中,我还适当提醒学生加入一些修饰性的词。这样下来,经过大家共同思考后,黑板上出现了最重要的“关键词”。这样课后学生写起来也就容易多了。最重要的是我们既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也将他们引到我们想要走的路上来。
  (三)命题式写作训练
  这也是在二年级写作训练中的一个新、高台阶。要求学生要先学会审题,把握出题意图。在结合自己学过的内容,通过大脑认真思考,把它有条理写下来。对于二年级的部分学生来说,有些难度。我们应该适当给些点拨,鼓励他们大胆写作,多些包容,少些批评。这样学生就慢慢走上写作这个台阶。
  三、评价体系的改变
  对于二年级学生的作文评价,我们应以把握主线引导,鼓励为主的评价。
  (一)学生完成写作后自我反思
  学生可以自己寻找出这段话中的闪光点,这既可以是课文中优美句子的灵活运用,也可以是自己的原创。这样学生就能记住这些句子,为今后的写作做积累。
  (二)小组内同学互评
  学生直接互相交流后能够学习到对方许多的闪光点和发现不足的地方。由于学生的年龄相仿思考问题的角度或许会更加接近,发现问题的眼睛也会非常犀利。所以在这样的活动中他们能够提高许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总评
  所有的程序进行完后,都要将作业收齐交到教师手里进行总评。老师的任务是把习作分类,将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收集起来,选择有代表性的词句通过幻灯片的方式播放给学生看。另外总结在这次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告知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后再遇到此类问题可以应对。
  过渡期总是会让人感到紧张,作为学生学习写作路上的引导者,我们应该耐心引导,细心为他们搭建桥梁,在新学年三年级到来的时候,能有足底气在踏上垫脚石顺利通往写作的彼岸。
  作者简介:纪培旋,女,1977年生,广东汕头人,本科,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研究小学低部年级语言表达能力(包含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为进入中高部年级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大脑聪明”就是记忆力超群。就像计算机的存储能力决定了它的使用范围一样。本文从肯定“背诵”、感知“背诵”、实践“背诵”、发展“背诵”几方面加以阐述,思考和探索小学生背诵学习方式的实效性。在实践中,我引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环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上做文章,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科学背诵,让课堂充满生机,使学生亲近母语,享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
【考情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何永康教授强调:大多数高中学生,都内蕴着写好记叙文的潜力。他们有独特的少年视角、敏感的情思,只要自自然然地落实到试卷上,就会有股子动人心弦的力量,就可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这是那种解说“提示语”的议论性作文无法比拟的。  写记叙文,自然离不开塑造人物形象;而要创造出血肉丰满的形象,必须借助于生动的细节描写。  【技法指导】  细节描写不能单独存在,它总是依附在其他各种描写
大德歌·春  [元]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关汉卿的大德歌分别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以一位闺中女子的口吻抒发其久久盼望离人归来,而屡屡失望的相思之苦。这首是写春季的,以春季而人未归,抒写女主人公的哀怨情愫。  此曲首二句“子规啼,不如归”,既写景,又写时。意为:春天的杜鹃叫了,好像在说“不如归去”。声声响在少妇耳旁
时常有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今天我就晒出来与大家共享。  我的第一个梦想:考上理想的学校。  不要说我自私,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都有点儿“自私”。我的短期目标就是考上我心仪已久的一中。平时,就是课间那比金子还难得的一点儿闲暇,我也常常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一中如画的校园里,度过我快乐而温馨的高中时代,这将为我考上理想的大学搭设一个很好的台阶。  我的第二个梦想:找一份好的工作。  大学毕业后的我步入
新近收到了一册名为“中学生课外美文美读”的样书,那淡雅的封面设计顿然深深吸引了我。简明而美观的画面洋溢着别致的情趣。忙打开书,没料到一股子墨香扑面而来。久违了,书香!似乎有好长时间没嗅到这种浓浓的墨香了。还没来得及一览书中的美文呢,就先是被书香给熏醉了。我闭上眼,嗅了再嗅,脉脉的书香漾起了我心灵的涟漪。  那是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面对刚发下来的崭新的《语文》和《算术》课本,我爱不释手。一页一页地揭
工匠造房盖屋,往往都是先筹划“何处建厅,何方开户”,胸中有了构图才运斤挥斧,正式开工。同理,出色的议论文也会加强结构意识,恰当地安排结构形式,令人击节。一般来说,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即“纵式”,这种结构包括层层深入式、起承转合式等。二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即“横式”,这种结构比较丰富,主要包括: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等。【设题举隅】  1.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摘要】《琵琶行》以描写音乐为主,但对于高中生而言,如果从音乐的角度入手,他们应该嚼之无味,对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恐怕也难以着手,不如从梳理作者的情感出发,让情感来贯穿全诗,再以讲解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段为辅,这样同学们在读懂了诗歌的同时,艺术手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琵琶行》、白居易、情感  白居易的诗中往往有着浓厚的情感融入其中,如《卖炭翁》中,通过老翁的视角来观察社会,痛斥社会的阴暗面,
一看“孙大圣”这绰号,你就能猜到我这同学的长相了。  没错,孙彬彬同学身体瘦瘦的,个子不高不矮,脸蛋长而尖,下巴有点往上翘,但一双眼睛特别圆特别亮,转起来骨碌骨碌的,活脱脱一副“猴相”。再加上他下课总爱表演孙悟空的招牌动作——手搭凉棚,眺望远方;高兴起来还捏支铅笔当金箍棒舞来摆去,同学们于是异口同声称他为“孙大圣”。  不过,如果仅仅长得像猴子,会玩个手搭凉棚什么的,就叫“孙大圣”,那多少有点名不
一、题目设喻,点明主旨  2018年日照市一考生紧扣“大凡笑着生活的人,他们都不曾因为苦而放弃”这一句立意,拟题“踮起脚尖,去爱这个世界”,以比喻拟题,以“爱”为线索,展现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扣题紧,立意新,个性鲜明。还如“为了心中的那片油彩”(山东省济宁市一考生)、“那些值得用心咀嚼的小事”(山东省临沂市一考生)、“我是一个稻草人”(山东省淄博市一考生)、“适时转身”(山东省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林景熙(1242—1310),宋末诗人。字德阳,一作德,号霁山,温州平阳(今浙江)人。历任泉州教官、礼部架阁、从政郎。宋亡不仕。元朝西藏僧人杨琏真伽挖掘宋帝陵墓时,林景熙收拾遗骨,葬于兰亭,植冬青树为标志,作《冬青花》以抒忠愤。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因而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