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论视角下庞德《大学》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来源 :济宁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ians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经典《大学》思想博大精深,不同译者解读角度不同翻译结果亦不同,其译本呈现多样性特点。选取并分析庞德《大学》英译本——The Great Digest,以勒菲弗尔翻译学操纵论为视角,从翻译目的、翻译风格、翻译策略及修辞手法等几个方面探究庞德的译者主体性在该译本中的体现,并将其与马礼逊、理雅各及林语堂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以突出其特点。
其他文献
清代周桢、王图炜在注释《西昆酬唱集》时主要采用征引式注释方法,这既符合《西昆酬唱集》的内容特点,也便于表达注者自身感受。周、王二人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以及清代训诂学
动补结构是一种特殊句式,不少学者和语言学家从语料库、构式语法、小句分析、功能范畴、事件结构等视角对动补结构这一语言现象做出解释。不可否认,当前的研究既有一定的合理
促进党内关系正常化,对于锤炼党性、改进作风,重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长期致力于促进党内关系正常化的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卓越的成效。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