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表示,中国能够容忍经济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定程度的通胀,货币政策显效需要一定的时间。此外,中国货币政策并不具备瞄准“低通胀”的单一政策目标的条件,由此不能仅仅依赖价格型工具,而要在需要时使用数量型工具。
货币政策显效需时间
周小川表示,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受翘尾因素影响而推高,而在通胀的控制上,货币政策需要时间显现效果。
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都面临通胀压力,尽管有国际因素影响,但本国因素仍是主导。周小川认为,现在大众广泛关注的是CPI同比数据,事实上货币政策依据季节因素调整后的CPI环比年率化数据更为直观,否则有较大的基数效应。我国习惯于以同比数据为主,该数据难以更好地反映物价变动趋势。
周小川在谈到“零下界利率”这个问题时表示,现在全球都在探讨应对“零下界”的政策。现在有很多央行利率接近于零,涉及流动性陷阱。利率降到零以下时,通常陷入囤积现金和惜贷的情况。零下界利率是货币工具有效性降低的原因之一。
周小川表示,我国货币政策的四个目标为保持较低的通胀率、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及国际收支平衡。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有时与价格型工具一样有效,有时优于价格型工具。在具体的政策使用上,要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及数量型工具。
周小川还指出,中小企业资金短缺主要依靠经济结构调整来解决,央行货币政策是针对货币总量的,而不是针对结构性资金短缺。目前,中小企业呼吁融资难其实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此外,一些国家为市场注入过剩的流动性,致使新兴市场国家必须关注资本流入,对资本进出进行管理和控制。但有时很难区别短期性投机资本和长期资本。
中国不具备实施单一货币政策目标的条件
周小川表示,中国货币政策并不具备瞄准“低通胀”的单一政策目标的条件,由此不能仅仅依赖价格型工具,而要在需要时使用数量型工具。
过去经济学界比较认同央行瞄准“低通胀”这一单一货币政策目标,因为这可以避免其他政治因素影响货币政策。在本次危机前,全球许多央行都实施了单一货币政策目标,特别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结果他们大多在过去十年内享受了低通胀。但有一种看法认为,新兴市场的低通胀很可能是受到了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影响。
中国非常慎重地考虑过货币政策目标的问题,最终决定不能采用单一政策目标,而是瞄准四大政策目标:低通胀、增长、就业与国际收支账户平衡(含汇率政策)。
周小川表示,单一政策目标发挥积极作用,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顺畅的,即央行调整政策利率,会传导至长期利率,会刺激或抑制投资,最终影响增长和就业。但这一传导机制是受各种条件制约的。
其二,是国际收支账户无需央行干预。但在中国,当国际收支账户出现巨额顺差时,“我们就得用基础货币来干预外汇市场,以达到收支基本平衡。”然而顺差又是贸易政策、经济政策及汇率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并不具备这两个条件,中国难以采用单一货币政策目标。同样出于这两个原因,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中国还不能仅仅依赖价格工具;相反,数量型工具往往必要、甚至在某些场合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货币政策显效需时间
周小川表示,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受翘尾因素影响而推高,而在通胀的控制上,货币政策需要时间显现效果。
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都面临通胀压力,尽管有国际因素影响,但本国因素仍是主导。周小川认为,现在大众广泛关注的是CPI同比数据,事实上货币政策依据季节因素调整后的CPI环比年率化数据更为直观,否则有较大的基数效应。我国习惯于以同比数据为主,该数据难以更好地反映物价变动趋势。
周小川在谈到“零下界利率”这个问题时表示,现在全球都在探讨应对“零下界”的政策。现在有很多央行利率接近于零,涉及流动性陷阱。利率降到零以下时,通常陷入囤积现金和惜贷的情况。零下界利率是货币工具有效性降低的原因之一。
周小川表示,我国货币政策的四个目标为保持较低的通胀率、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及国际收支平衡。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有时与价格型工具一样有效,有时优于价格型工具。在具体的政策使用上,要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及数量型工具。
周小川还指出,中小企业资金短缺主要依靠经济结构调整来解决,央行货币政策是针对货币总量的,而不是针对结构性资金短缺。目前,中小企业呼吁融资难其实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此外,一些国家为市场注入过剩的流动性,致使新兴市场国家必须关注资本流入,对资本进出进行管理和控制。但有时很难区别短期性投机资本和长期资本。
中国不具备实施单一货币政策目标的条件
周小川表示,中国货币政策并不具备瞄准“低通胀”的单一政策目标的条件,由此不能仅仅依赖价格型工具,而要在需要时使用数量型工具。
过去经济学界比较认同央行瞄准“低通胀”这一单一货币政策目标,因为这可以避免其他政治因素影响货币政策。在本次危机前,全球许多央行都实施了单一货币政策目标,特别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结果他们大多在过去十年内享受了低通胀。但有一种看法认为,新兴市场的低通胀很可能是受到了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影响。
中国非常慎重地考虑过货币政策目标的问题,最终决定不能采用单一政策目标,而是瞄准四大政策目标:低通胀、增长、就业与国际收支账户平衡(含汇率政策)。
周小川表示,单一政策目标发挥积极作用,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顺畅的,即央行调整政策利率,会传导至长期利率,会刺激或抑制投资,最终影响增长和就业。但这一传导机制是受各种条件制约的。
其二,是国际收支账户无需央行干预。但在中国,当国际收支账户出现巨额顺差时,“我们就得用基础货币来干预外汇市场,以达到收支基本平衡。”然而顺差又是贸易政策、经济政策及汇率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并不具备这两个条件,中国难以采用单一货币政策目标。同样出于这两个原因,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中国还不能仅仅依赖价格工具;相反,数量型工具往往必要、甚至在某些场合会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