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 :文艺新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hang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代以来,学院批评逐渐成为当代文学批评的主流。但随着学院批评的日益壮大和成熟,这种批评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像不读作品的空头批评,专在外围作战的迂回批评,大帽子底下开小差的宏大批评,缺少经验和感悟的纯理性批评,以新闻、广告为手段的炒作批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1]有批评家在批判和反思这些无效批评的基础上,提出要重视和增强文学批评的有效性,重建一个文学批评的时代。有效批评的方法有哪些?或许我们可以列出一大串,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实证分析是所有有效批评的基石。正是出于对当前文学批评的忧虑和思考,李遇春先生推出了他的专著《走向实证的文学批评》(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版),为当代文学批评指出了一种思路和方向。
  《走向实证的文学批评》是一部论文合集,收录了作者十多年的文学批评文章20余篇。一般说来,大凡论文集很难摆脱一种通病,即每篇文章的批评对象不同,运用的批评方法不同,即使单篇各各精彩,但合在一起也像是一锅五味俱全的大杂烩,味道很足,但终觉不够纯正。《走向实证的文学批评》也容易给人这样一种印象,但如果细心地读下去就会发现,看似散漫的评论文章始终有一条红线贯穿其中,这就是作者一贯坚持的批评方法——实证批评。
  什么是实证批评?它不同于人们习惯理解的考据式分析,而是一种在“充分吸纳传统中国学术和现代西方学术中的相关理论资源”(除非特别指出,引文均出自李遇春《走向实证的文学批评》)的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方法。这种批评方法在中外文学批评史上早已存在,成功的实证批评也不乏其例,作者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进一步把实证分为三种类型或方式,即“形证”、“史证”和“心证”。“所谓形证,即从文学形式的角度切入文学文本或文学现象,批评家通过精微细致的艺术分析,发现文学自身所包蕴的真理,即作品独特的思想创造、作家独特的精神形态以及文学思潮或现象的独特意义。”离开了“形证”,批评可能是哲学批评、政治批评、文化批评、语言学批评,但就不是“文学”批评。“所谓史证,用西方文论的概念说就是社会历史批评,用中国古人的话说就是‘知人论世’。” 离开了“史证”,文学批评就变成了就事论事,没有文学史的坐标和参照系,作家和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将无从谈起。“所谓心证,即中国人所说的‘以意逆志’,至于西方文论中所对应的概念或批评流派,则远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所能涵盖。它主要是指以心理或精神为中心的对作家、作品或文学思潮、文学现象所做的心理批评或精神批判。”离开了“心证”,作者和作品便失去了联系,批评会陷入纯粹的形式主义。当然,作者所倡导的实证,是形证、史证和心证的三位合一,三者彼此融合,又互相渗透。《走向实证的文学批评》所收录的论文,便是作者多年来坚持实证批评的结晶,也是实证批评的成功典范。
  该著共分四大版块,每个版块各有侧重,也各具特色。“文学史新观察”版块侧重于对当代文学史的重新考量,即偏重“史证”。如《符号的行旅——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土地话语演变的一个历史轮廓》一文,借用了西方的符号学理论,把土地作为一种符号,通过对半个多世纪来关于土地文本的深刻解读,从1950-1970年代的土地政治符号化,到1980年代的土地经济、文化符号化,再到1990年代以后土地的精神和消费符号化,全面展现了土地叙事话语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演变历程。文章以小见大,举重若轻,通过土地叙事话语的演变来透视当代农村叙事的演变,而农村叙事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最丰富和发达的创作题材,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因此该文既是一种当代农村叙事研究,也是一种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侧面研究。该文虽然强调的是土地叙事对于当代文学史的意义,但作者的论述始终从具体的文本出发,并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变化来透视一个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变迁,体现了实证的批评方法和原则。
  《六十年代初历史小说中的杜甫形象》选取的是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横断面,以1960年代初的五部杜甫题材历史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五部小说叙事策略的分析,展示了不同作家在那个时代的各异心态,从中发现时代话语对作家们的规训,以及作家为迎合或者逃离这种规训所做的努力。该文既对1960年代初期的文坛现状做了整体性的描述,又选择五部杜甫题材历史小说做个案分析,既注重对文本的细致研读,敏锐把握和捕捉小说的特点和具有意义深度的细节,又不是仅仅拘泥、局限于文本解读,而是通过对历史文化语境中的作家心态的合理追踪和深度剖析,探讨作家的创作困境背后深藏着的某些复杂的因素。宏观揭示与微观分析、整体概括与个案讨论的有机结合,使整篇文章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革命年代的文学蜕变”版块,侧重于对延安文学的深度解读,在实证分析中更倾向“心证”。作者选择了丁玲、何其芳、贺敬之等几位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家,其典型性在于,他们都曾是具有一定叛逆精神和艺术才华的小资产阶级,来到延安后,随着身份的转变,他们的创作也迅速向“左”的方向发展。但创作上的转变并不像身份的转变那么轻松,以前的生活经历和固有艺术旨趣早已成为他们思想和创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他们实现 “脱胎换骨”的阻力,表现在创作上,就是丁玲延安时期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当时基本定型的红色文艺生产规范的藩篱,同时也烙上了红色话语权力运作的深刻印痕,但丁玲运用自我投射、体验“他者”和忏悔仪式三种话语防御策略,对当时主流文学话语规范的制约和压抑构成了一种冲决,从而使她的作品也涌动着五四知识分子的“灰色”的启蒙情绪。何其芳比丁玲小八岁,尽管也面临如何融入红色话语系统的折磨和痛苦,但生活经历的相对简单也预示着他的转变不像丁玲那么艰难。他主要运用了一种双重性的忏悔话语策略,以此来认同和超越当时已基本定型的革命文艺话语秩序。何其芳的心理困境,折射了当时面临创作转换的革命作家的普遍文化困境。相比于丁玲与何其芳,更年轻的贺敬之进入延安时(16岁)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没有成形,他的转变也最为轻松和彻底。虽然他早期走的是“批判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之路,有些作品还带有一种小资产阶级情调,但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他迅速完成从“批判现实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转型。建国初期他也有过“现实主义深化”的艺术探索,但1956年后他开始全面走向“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学主流。三代作家,一条道路,目的相同,过程迥异。他们的创作表明,愈是风格定型的作家,实现创作上的转型愈艰难。作者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均建立在具体文本、创作现象、作家文化心态的细致分析和清理之上,恰当中肯,不时有卓见流出,令人拍案叫绝。   “变革年代的文学突围”版块,聚焦于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热点问题,在批评方法上运用的是“形证”、“史证”和“心证”的合一。收录的几篇文章,题材广泛,视阈开阔,既有轰动一时后来沉默的老作家张一弓,又有1990年代热衷叙事艺术的中年作家格非,还有新世纪崛起的70后青年女作家乔叶;既有历史题材小说,又有关注现实的文本;既有乡村叙事,又有都市书写。一位作家代表一种类型,组合在一起可大致反映1990年代以来的当代文学发展的全貌。这些批评,由于能及时地跟踪、反映作家的创作动向和作品的艺术信息,因此具有与创作几乎同等的时效性。
  作为一名湖北籍的批评家,作者一直关注湖北作家的创作现状,“聚焦文学鄂军”版块,又显示出作者批评的另一个方面的特征。由于作者对湖北水土和湖北作家有着更深的知和爱,因此这些批评具有了一种情理交融的风格,无论褒贬都有强烈的感情,指点评说皆源于真切的感受。这种抽象化的抒情,赋予了评论以情感的温度,因而具有一股感人的力量。
  如前所述,该著是一部论文合集,收录了作者十多年的文学批评文章,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文学批评家成长历程的见证。作者虽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和《新华文摘》等权威刊物上发表文章十余篇,但并没有因此而鄙弃自己早期的“习作”,甚或有一点敝帚自珍的心态。《一个“联对梦”小说文本》、《入城·围城·突围》和《破碎的英雄与英雄的破碎》便是作者读硕士研究生时写作和发表的作品。这些批评以对作家、作品的阐释为主,侧重于对作品的主观感受,显示出作者极高的的文学批评研究的天赋和起点。新世纪前十年是作者批评的井喷期,该著入选了九篇。这一时期的批评仍以作家论、作品论为主,但实证分析已成为作者的一种自觉,批评的广度和深度也大大加强。2010年以来的批评可以看作是第三个时期,该著入选了十一篇文章(加上卷首和卷尾),几乎占了整部著作的一半,足见作者对这一时期批评的偏爱。作者的偏爱是有理由的,作为读者,我也最喜欢他这一时期的文章,不仅因为作者的研究视野更开阔,文笔更老练,而且没有了前十年批评的书卷气,对理论的运用进入了一种化境,语言也开始走向平淡,表现出一种大家的气度和风范。如果给该著加一个副标题的话,我的建议是:批评家是如何炼成的。
  总之,该著是对近年来文学批评无效性的一种反思和反拨,当代文学批评要摆脱“失语”或“缺席”的状态,必需注意和寻找学理上的依据,即批评的尺度、标准和方法手段等,重建文学批评的科学性,实证批评即有效批评的代表,它的价值和意义将在未来的文学批评中得到验证。
  李遇春先生刚过不惑之年,但在当代文学批评领域已“不惑”多年,如此年轻就已经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我们有理由相信,一颗文学批评大家之星正在升起。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
  [1] 於可训:《漫议文学批评的有效性问题》,《文艺报》2012年7月25日。
其他文献
中国的独立纪录片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从其开创之初就建立了底层叙事的传统。它以一种独立于体制之外的精神打破了传统纪录片的宏大叙事模式,将镜头聚焦在一批被主流意识形态遮蔽的底层小人物身上,以鲜明的草根情结和底层视角纪录在中国社会的急遽变革中他们的生存境遇和精神诉求,体现了对个体生命的理解与尊重:独立纪录片的开山之作《流浪北京》(吴文光)聚焦于一群漂流在北京的艺术“盲流”,展现他们坚持不懈的追求及理
期刊
农民肉体和精神的困苦、农民的“沉默”与知识分子的审视贯穿了百年来中国乡土小说的叙事。而作家如何审视农民的沉默、为其发声以助其走出沉默,也成为当前城市化进程亟需面临的问题。  作家晓苏以其深处农村的内视眼光与作为城市知识分子的外视眼光创作了大量以油菜坡为主要背景的农村题材小说,这些小说以敏锐而兼容的视角,反映了几个历史时期以来农村变革和城市变革之下底层农民不断变化的身体精神境遇与对历史、现实、土地、
期刊
从根本上说, 女性主义乃是一种反霸权意识形态,一种反边缘话语,抑或说,一种女性叙事的政治策略。毋庸置疑,历史上存在过女性主义思潮,甚而女权主义运动,然而,有人说存在一种女性艺术,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虽然女性批评家露西·利帕德(Lucy Lippard)早在1973年便归纳出女性艺术的图像志:“一个统一的密度,一种往往在感觉上既可触知又可重复的整体肌理结构、圆形的形式和中心点的凸出(中心点有时与
期刊
自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漂民事件出兵台湾开始,在长达七十一年的时间里,日本对中国先后发动了十一次侵略战争,在华夏大地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给中华民族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痕。尤其是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字投降的这十四年间,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联合各派政治军事力量的全面抗日战争。中国抗战电影记录了这段满目疮痍的历史,描绘了中国人民饱受欺凌的生活,讴歌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精
期刊
“爱如我的反叛”,这是借来的一个题目。它原是时代华纳公司出品的纪录片《温布利——足球回家之路》中一支曲子的名字。温布利在伦敦,是枪手阿森那的主场,“足球回家之路”从这里通向慕尼黑。拜仁慕尼黑用反叛的爱征服了温布利,把2012-13赛季的欧洲冠军杯带回自己的故乡。在读望见蓉作品的过程中,它那撼人心魄的旋律不时地在我的脑海里回荡。我确信,蕴含在望见蓉爱情小说里面的,正是“爱如我的反叛”。也许更贴切的译
期刊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余有幸生于江城武汉,又结缘古城襄阳四十载,朝夕与汉水为伴,意切情深,遂藉丹青长卷一抒胸臆。襄阳的碧水青山,优游其间,其乐融融也,故继《诗画襄阳》百幅山水之后,复穷三年之力,挥毫染翰, 赋予《襄阳图卷》矣。《襄阳图卷》是襄阳市政府重点文艺创作作品扶持项目,虽数易其稿,仍未尽得襄阳山川之妙。——胸中之襄阳,非眼中之襄阳;纸上之襄阳,亦非胸中之襄阳也。  三年前,与著名作家凡夫先生合
期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艾青用他深情的笔触书写着自己内心对土地的热忱与挚爱时,叶炜的《后土》则表达一种经久不衰的乡土魂,那是对土地的崇尚和乡土回归的一种情怀,不管经历多少春秋雪雨,仍铭刻于心头的对土地浓浓的眷恋。透过作者笔下的麻庄,我看到的是人们对土地的深情、崇尚和执着,是自立自强,是积极进取,是在城乡文明冲击中的自我坚持,是魂牵梦绕散不去的浓浓乡情。虽然麻庄人也在
期刊
评论界不少人用“苦难叙事”来描述陈应松关于底层人生存状态的叙事姿态,并笼统地将其归入新世纪底层创作的一种惯常模式——“由人文关怀引出的道德义愤使叙述底层被简化为苦难叙事或控诉文学,城乡对立成为叙述底层的整体逻辑构架”[1]。 在这里,“苦难叙事”变成了一种不太招人喜欢的叙事方式,并常常被误解成是对底层人民生活的一种歪曲和戏谑。某些评论者则指出陈应松文本中充满了“苦难情结”和“苦难叙事的欲望化倾向”
期刊
竟陵派文学,是指中国明代晚期以竟陵(今湖北天门)人钟惺(1574-1625)、谭元春(1586-1637)为代表的文学派别。本文试图以较新的视角,把竟陵派文学放在世界文学的背景下进行论述,从而体现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的初衷。  (一)对世界古代诗集的简要回顾  西方文集的编纂开始于古希腊晚期,即亚历山大时代(相当于我国战国时期齐威王至秦惠文王年间),品达罗斯的颂歌是在作者去世以后编纂的,按
期刊
从2000年10月广东电视台推出国内首档电视真人秀节目《生存大挑战》开始,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国内迅速崛起。其节目数量日益增加、收视率日益增高,已经成为国内电视节目的主流形态。  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国内尚没有很明确、很规范的定义,能被大众普遍认同的概念是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的观点,他认为“电视真人秀作为一种电视节目,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真实记录和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