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解析及其在教学中的培养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本文从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内涵及外在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入手对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进行了解析,并探讨了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问题,总结了影响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的常见因素,探讨了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旨在能够借此来为体育舞蹈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体育舞蹈 艺术表现力 概念解析 培养策略
  体育舞蹈作为一项集舞蹈、体育、音乐以及服饰等于一体的艺术类体育运动项目,因为自身所具备的独特魅力,深受高校学生的欢迎。然而,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却发现,目前,高校所开展的体育舞蹈教学活动,却普遍存在过分重视和关注学生的技巧展现,忽略了学生的艺术表现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但影响了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活动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而且对于学生体育舞蹈兴趣的培养和发展也有着消极不利的影响。因此,本文就从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内涵及外在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入手对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进行了解析,并探讨了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问题,旨在能够借此来发现影响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的各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一、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内涵及外在表现形式
  正确理解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内涵和外在表现形式,是有效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基础。艺术表现力,指的是人们将自身的情感,通过自身外在的形体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情感表达形式。通俗来讲,就是人类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形体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等,来表达和传递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能力。具体到体育舞蹈运动上,体育舞蹈艺术表现是内在气质与外在动作的协调统一,是舞者借助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等来诠释和表达音乐风格和自身情绪的一种能力。
  其在体育舞蹈中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体育舞蹈的形体表现力。体育舞蹈的形体表现力是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得以形成的先决条件,其指的是舞者通过躯干以及四肢部位的动作及配合所表现出的美的形态、造型以及表情等;二是,体育舞蹈的音乐表现力。音乐表现力是展示舞蹈意境的关键,在体育舞蹈中,不同曲风的音乐能够通过所创造的不同艺术意境来控制舞蹈的表达和展现;三是,体育舞蹈的造型表现力。舞蹈造型可以分为动态造型和静态造型两个大的类别,在体育舞蹈中舞者动、静造型的交相辉映是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
  二、体育舞蹈教学中影响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的常见因素
  首先,缺乏对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对学生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培养的重视不足。虽然说,在开展体育舞蹈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影响学生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培养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其中最为根本性的一点,就是任课教师缺乏对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并没有认识到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培养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至于在思想上就没有将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和发展重视起来,过分强调学生的体育舞蹈技能教学,相应的在所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也就很难实现学生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有效培养。
  其次,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有限,仍然有待进一步的提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熟练的动作技巧是学生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得以培养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在开展体育舞蹈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实现学生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有效培养,仅仅具备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熟练的动作技巧却是不够的,学生同时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然而,在对影响学生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时,却发现,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有限,甚至偏低,是目前影响学生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较为普遍性的问题。艺术素养,可以划分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舞蹈基础功底,这两部分主要的内容,然而这两部分内容,尤其是舞蹈基础功底,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欠缺的,以至于因此影响和局限了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有效培养。
  三、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对学生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重视和关注程度
  要实现学生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有效培养,其中最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转变任课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加深其对于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认识和对学生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让他们认识到,在开展体育舞蹈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成效,仅仅重视体育舞蹈技能教学,仅仅关注学生是否熟练的掌握了这门表演艺术的技巧是不够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艺术表现的教学和指导,要重视学生自身情感的表达,并引导学生将自身的情感通过相应的肢体动作表现出来,以此来促进学生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水平的逐步提升。
  (二)提高學生的艺术素养水平
  在开展体育舞蹈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水平得以发展和提升的关键。具体到所开展的体育舞蹈教学实践中,要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任课教师一方面应注意学生理解音乐的情感能力的培养,例如: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播放了不同的音乐之后,让各小组的学生分别说出对于所播放的音乐的感觉和理解或者是组织开展“听音乐换舞姿”的教学小游戏等等,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把握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还可以有计划、有目的的将芭蕾舞基础训练的相关内容引入教学之中,通过芭蕾舞基础训练的开展,来逐步的提升学生的舞蹈基础功底,为学生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裘鹏.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文化解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3.07.
  [2] 赵慧.影响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因素及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
  [3] 王雨宁.我国拉丁舞选手艺术表现力培养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2014.0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随着快节奏生活的渗透,社会群众相继参与健身活动。但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似乎更注重健身的实用化和功利化,使得健身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却忽视了健身活动的始基田径运动,使田径项目与健身逐渐相交,既影响了田径运动的科学性发展,也阻碍了健身活动的向前发展。因此,本文从田径的基本运动特点入手,探究健
摘 要: 日本文学史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也是高校日语专业的必修课程。但近年来,高校日本文学史教学面临诸多问题,急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就高校日语专业商务日语方向日本文学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文学比较、多媒体教学等行之有效的具体操作办法,以期为高校日本文学史教学提供一点改革思路。  关键词: 商务日语 日本文学史 课堂教学模式  1.引言  日本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已由理论研讨阶段进入到了实质性的实践尝试阶段。本文从课程指导思想、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理论课教学、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综合改革现状进行研究,对在改革过程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键词 高校体育 课程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在世界杯上,许多富有创意的技术第一次引入到了足球比赛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科技帮助球队对突发状况做出快速反应,还改良了比赛直播的信号传输,使我们可以看到更快、更流畅、更清晰、更真实的比赛场景,使球迷们更好的参与这场饕餮盛宴。  关键词 足球 世界杯 科技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足球是世界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者。因此,学生要想成为有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预习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之一,因为预习本身就是自学、主动的建构,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摘 要: 一套科学的实习实训质量评价体系,对中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评测和监控,是培养中职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抓手,是中职教育把握教学实际、获得反馈信息、进行科学决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实习实训 评价体系 电类专业 职业人  科学有效的实习实训质量评价体系,对中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评测和监控,是培养中职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抓手,是中职教育把握教学实际、获得反馈信息、进行科学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本文对现代足球比赛中4231阵型的基本配备与位置职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通过本研究明确4231阵型的整体配置与位置职能,有利于在青少年足球战术教学与训练中对自身位置的清晰定位。  关键词 4231阵型 足球 人员配置  一、前言  近年来,民间足球运动、校园足球运动蓬勃发展,但是大多数民间球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迅速推动手机产业发展,尤其智能手机的发展犹如雨后春笋般进入人们生活。如今手机不仅作为单一通话和收发信息通信工具,而且是集通讯、娱乐休闲、收集资料于一体的自媒体工具。手机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滋生如“手机依赖症”等行为成瘾问题,特别当代大学生是“手机依赖”重灾区,他们被称为“低头族”、“手机控”、“刷屏控”。“手机依赖症”是继网络成瘾问题后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学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