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乐视网的隐形资产了吗?

来源 :股市动态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jie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与土豆网达成合作意向之后,乐视网日前获得农行10亿元授信额度,为后续的版权储备提供资金支持。
  一直以来,乐视网秉承“正版 付费”的盈利模式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2008-2010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05.92%、46.98%、57.63%,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更是同比上涨72.98%。与之相反的是,优酷、土豆等视频霸主却挣扎在连续亏损的泥淖,并试图转变以免费为主的经营模式。
  正如本刊在42期《乐视网:“正版 付费”双驱动》一文所述,尽管国内视频服务市场远未达到饱和的程度,但由于绝大多数服务商尚未找到成熟的经营模式,进而造成“滞涨”现象,因此以乐视网为代表的网络视频服务商才屡遭诟病。但我们认为,国内网络视频服务领域起步相对较晚,加上网络视频用户的消费习惯有待培养,该行业难免要经历一段阵痛期。此外,我们也注意到,在免费模式占据网络视频绝对地位的背景下,乐视网近乎拓荒似的开辟了收费战场,并最终赢得了用户与资本市场的认可。乐视网的发展轨迹为行业提供了一个颇具借鉴价值的标杆,立足于中长期而言,“乐视网模式”或可升格为行业标准。
  
  版权是第一生产力
  对于网络视频而言,流量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坎,任何视频服务商如果忽略流量,其盈利能力将羸弱不堪,因此,长时间以来,增加流量便成了视频服务商的第一要务。尽管大环境如此,但乐视网的市场定位始终清晰如一: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正版视频。
  坚持正版就意味着要购买版权,而国内影视剧集的售价几乎从未跌过,短短数年间,从单集几千元直线上升至近30万元,面对这样巨大的成本,并非每一个视频服务商都敢于大举介入。乐视网的账面资金也并不多,自去年上市以来,乐视网近7亿元的募集资金目前仅剩不到1亿元,其中近两亿元资金是直接用来购买版权的,由此被部分人士解读为“烧钱”,而近期乐视网从农行获得10亿元的授信额度恐怕会加重这种在乐视网看来并不正确的解读。
  其实,稍作分析便不难得知,乐视网所谓的“烧钱”并不是部分视频网站所采用的买流量、砸广告,而是对未来版权的一种提前储备行为。正是凭借这几年的“烧钱”,乐视网基本上可以覆盖今年70%的热门网络版权以及2012-2013年分别50%、40%的网络版权,这是一笔价值不菲的隐形资产。
  乐视网不惜顶着“资金饥渴症”的质疑大手笔购置网络版权,正是基于战略考虑所致。就其自身发展历程而言,正版版权确实为乐视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而从网络视频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版权也将成为引领行业的制胜砝码,优酷、土豆近来也在高调购买版权,亦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不过,虽然优酷等服务商在悄然转型,但其核心模式依然是以免费为主,因此客观上造成了某种“短视现象”,即部分人士认为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免费模式仍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至于付费模式未来能否被市场接纳尚是未知之数。在盗版横行的视频领域,这种理解有一定的根据,但结论未必站得住脚。优酷等服务商推行“用户创造内容”,致使大量缺乏版权保护的视频充斥于网络,尤其是一些小网站为了增加浏览量,甚至主动提供盗版视频,导致视频服务行业极为混乱。近年来,酷六、56网、土豆及优酷等公司无不深受其害,尤其是优酷上市前后连续亏损,传统模式已出现了严重的瓶颈,正版将是行业的大势所趋。
  现在看来,乐视网在发展初期避开与优酷、土豆的直接碰撞而采取正版付费模式是极为明智的,虽然目前上网用户仍倾向于免费观看视频,但数据显示,付费用户数在迅速增加。需要指出的是,乐视网坚持正版但并不拘泥于购买形式,乐视网创造性的采取了版权分销的形式,将优质影视剧版权的部分成本转嫁给其它视频服务商。有意思的是,个别人士将版权分销错误的理解成了乐视网采取6折的方式将内容分销给地方电信公司,更是罔顾事实的指出乐视网暂无移动电视牌照。
  
  收费是主要盈利模式
  由于国内主要的视频服务商自始至终均定位于“分享平台”,因此,用户便成为了主要的内容提供者,视频网站只是负责维护。而乐视网倡导主动提供高品质内容,用户可付费观看。在这样的格局下,不同视频网站的盈利模式本来一目了然,但是乐视网却莫名其妙的被扣上了“过分依赖广告”的帽子。
  一组刻意针对于乐视网的数据显示,乐视网2009-2010年分别有近80%及70%的营业收入来自于广告,这种情况或将持续至2014年。对此,乐视网相关工作人员对本刊表示,公司的历次定期报告以及公开信息等内容,从未提及过广告收入占营业收于的比重为70%,且在2010年年报中,也明确披露了公司各项主营收入在当年的具体数据。
  事实上,乐视网2009-2010年的视频平台广告发布收入分别为3700万元、6737万元,分别占当年营业收入的25.39%、28.28%;今年上半年,广告收入为4546万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20.37%。乐视网每年超过七成的营业收入来自于收费视频项目和版权分销,并不存在依赖广告收入的情况,更谈不上被广告绑架。
  真正被广告绑架的其实是优酷、土豆等免费视频服务商。优酷首席财务官刘德乐曾表示,优酷2010年的主要收入是由品牌广告拉动的,换言之,广告收入是优酷等公司的主业,却是乐视网的副业。当然,我们并不排除乐视网后期或将适当向广告业务倾斜的可能性,但到目前为止,通过正版视频向用户收费是乐视网的主要盈利模式。
  尽管乐视网的流量不及优酷、土豆,但是乐视网有一大批较为忠实的付费用户,随着乐视网不断购置热播剧集,用户粘性将会越来越大,而当整个行业都向收费模式倾斜的时候,用户的消费习惯也会随之改变。乐视网与土豆的合作就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对于土豆而言,可充分借鉴乐视网相对成熟的收费模式;对于乐视网而言,土豆的浏览量具备较大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乐视网的收费模式在视频服务领域本来就是特立独行,与土豆合作更是将这种差异化竞争发挥到了极致。
  
  上市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在国内主要视频网站中,乐视网成立于2004年,土豆与56网成立于2005年,酷6网与优酷成立于2006年,相对于新浪、搜狐等综合网站而言,视频网站的发展历程普遍较短,但是发展速度却极为迅猛。除56网之外,前述四家视频网站均已实现上市,其中乐视网是A股唯一的视频网站。
  提及上市之前的知名度,乐视网明显占下风,由于乐视网自成立之初就坚守正版付费模式,因此网站流量未能像土豆、优酷那样直线上升,在网民中的反响不够强烈。不过,乐视网却始终在盈利,与优酷等网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乐视网凭借坚实的业绩基础及良好的发展前景成功登陆A股,而优酷则是借助于庞大的用户群勉强闯进以“宽进宽出”著称的纳斯达克市场。
  上市之前的三年(2007-2009年),乐视网的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4.04%,上市之后的2010年及今年前三季度,乐视网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7.63%、72.98%。上市前后,乐视网一直保持50%以上的净利润增长率,绝不是所谓的“在质疑声中上市”,更不是“先上市、后发展”。从乐视网的募投项目及超募项目来看,上市为乐视网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融资渠道,但并未改变公司的既有方针。真正艰难上市的是土豆,而暂停IPO的迅雷则显得更为艰难。
  付费模式让乐视网显得很低调,但并非是名不见经传,凭借卓越的盈利能力,乐视网在上市前后吸引了大批投资机构介入。上市前,乐视网即获得了著名PE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机构的投资。上市的当年(2010年),乐视网又获得了招商中小盘、交银施罗德稳健配置、华商动态阿尔法灵活配置等多只基金的申购。截至今年9月末,乐视网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依然有近半数的基金,绝不是极个别人所说的无人问津。
其他文献
传闻:ST安彩(600207)今年摘帽。  记者连线:ST安彩证券部工作人员称,虽然今年2月25号就已经向证监会递交了摘帽申请,但是截至目前还没有收到证监会的批文。同时期的ST上市公司有拿到批文,但是并不代表本公司能拿到,公司目前转型做光伏玻璃,但是整个光伏行业发展并不好,所以政府现在对公司这块的业务还处于谨慎观察期。  ST安彩曾经一度拥有A股市场“CRT”霸主之称,自2008年起,公司开始寻求
传闻:沈阳机床(000410)大企业订单情况不错,虽然加息使得中小企业订单萎缩,但大企业反而在积极签订合同。  记者连线:沈阳机床证券部工作人员称,公司全年的订单情况超过去年同期,公司一切经营正常。至于网上传言的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订单情况,由于并未接触业务,所以对此并不知情。  沈阳机床上半年净利润直降43%,主要原因是政府补贴的大幅减少,2010年上半年,公司收到政府补贴1.89亿元,而今年同期却
在经济下滑态势明显,新股发行仍无减速背景下,A股调整态势未改,本周上证指数创出2302点的近期新低,2300点岌岌可危。同时由于欧债危机仍未有改观迹象,市场虽对中央放松货币政策有所预期,但在下周中央经济会议召开前夕,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大盘仍处于调整通道当中,部分股民损失较重。   从本周市场表现看,虽多数股票呈下跌走势,但仍有部分板块逆市上涨。国家不断采取扶持政策的文化传媒板块和未来有成长业绩支撑
A股是个神奇的地方。近两三年沪指持续下跌不止,但据中登公司统计,全国投资人开立证券帐户数在几年前就已经超过了一个亿。在股票供给方面,去年A股集资额(含沪深两市)已经突破一万亿元人民币,雄踞全球股市融资老大的位置,今年再破万亿元应无悬念。  企业发行股票融资本身应该不是坏事。关键是融资要对企业、市场和投资人都有利,形成多赢局面。但是这几年证监会拼命甚至疯狂核准发股票,市场下跌不止,熊冠全球,投资人严
日前登陆创业板的珠海和佳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和佳股份”,代码300273)是肿瘤微创综合治疗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公司三大业务中,在肿瘤微创治疗领域独创发展了综合解决方案概念,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并且该市场有望随着基层医疗市场的快速扩容而实现高增长,公司有望在其中受益;同时公司的医用分子筛中心制氧设备业务也有望在基层医院的供氧设备更新换代业务中获得高速发展,这两块业务主要提供的是稳定增长。  
据媒体披露,高盛计划于近期出售工行24亿股H股。加之上个月美国银行减持建行的消息,上述消息使得市场重新担忧中国银行股是否被高估。不过,随着前几周汇金象征性的增持了2亿元银行股,似乎表明四大国有银行股价存在政策支持。  然而,我们的态度是谨慎和忧虑的。要回答中国银行业是否高估的问题,还需要从最近三年的中国经济增长谈起。过去三年,为了刺激经济早日恢复,中国和全球央行开动印钞机,尤其是中国加大了投资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