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英语高效教学的案例分析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cher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新课标对英语教学的全新要求,在教学规划上应当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提高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本文从情景设置、创新能力、评价方法三个维度,分析了高效的英语教学案例。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策略,旨在提升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一、新课标对英语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
  根据新课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文件精神。英语教学应对注重实现课程功能的转换,也就是提升学生的口语对话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而《人教新课标英语(必修)》中,也明确指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实质性的教学质量。在课程结构的设计上,课程内容应当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在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尤其在评价与考试制度上,应当以实际的教学效果为依托,切实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英语应用能力。
  二、新课标背景下英语高效教学的案例分析
  (一)创建教学情景
  创建教学情景是吸引学生语言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在新课标背景下,高效的英语教学模式应当注重创造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让学生在英语语言环境中得到有效训练,提高英语水平。教学情景创设可以从课程开始之初进行设计,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以真实的语言环境为基础,引导学生在课程中完成对话练习或者写作练习等。在语法练习中,教师通过表情、动作、以及体态语言讲解英语知识,可以模拟真实的对话场景,进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案例1:在学习have、has gone、has been等词汇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讲解语法的时态问题。那么如果教師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或者真实情景引导学生练习语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进而在其语言环境中思考问题。例如让学生回办公室取教学工具,在到教室的时候,向所有同学提问Where is he?而学生可以回答He has gone to the teacher’ s office。
  教学案例分析: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has gone to+地名”的实际用法,进而提高英语时态的语法应用能力。教师设置这样的教学情景,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在练习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应用口语能力,依托教学情景掌握英语词汇的用法和语法时态的应用技巧,对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的完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语言环境的设置过程中,抽象的时态问题可以转换为具体的表达方式,更加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师应当注重语言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引导学生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答案,并提高英语实际的应用水平。
  (二)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标提出的英语教学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英语课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也就是能够举一反三,将英语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2:在学习access、inaccessible、accessible三个词汇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与词汇向关联的句型,如Computers are so cheap that almost everyone can access them;The mountain village are inaccessible to traffic;The books are easily accessible as all the shelves are open.
  教学案例分析:在特殊句型中引导学生观察近义词汇的使用方法,进而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并以创造性思维运用词汇的使用方式,进行造句联想和口语联想,以便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改善评价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传统的评价方式过于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将英语课程设计为具备统一答案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英语联系实际较为不利。正视学生的英语能力,需要从实用性的角度上分析,在日常练习中多与学生口语对话,并在练习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计划出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方案。并通过鼓励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案例3:在everyday English的英语课程中,教师可以设置daily report等类似问题,如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Who is on duty today;Can you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your weekend.
  教学案例分析:在一系列问题中,引导学生自行寻找答案,并用英语句式进行表达和阐述,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在回答教师提问时,可能出现反应不及时或者词汇用法不得当等情况,然而教师应当以鼓励学生的自信为前提,无论学生做出何种回答,都可以进行一定的鼓励,如果存在严重的语法问题,教师也可以进行引导。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也可以针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以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进而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三、结语
  通过以上教学案例分析,结合新课标对英语教学的全新要求,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创建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练习词汇和语法的具体应用。其次,在同义词练习中根据特殊句型,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使用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在评价方法上,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其学习情况,从而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罗金,谢邦秀.基于学生充分预习和自主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第一次课(阅读课)课堂教学案例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3):16-18.
  [2]方毅慧,潘春雷.新课标视角下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和途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05):42-44.
  作者简介:
  邓青恩(1986.06—),女,汉,贯籍: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本科,中学十二级,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单位:广西灵山县灵城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前理论界,关于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定位具有特殊的意义。作为“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唯物辩证法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具有重大意义。在理论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和思想特质,在现实上涉及马克思主义体系对当代发展所起的动力作用,更重要的是,从实践上出发决定了我们观察中国和世界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唯物论;世界观;辩证法精
地方文献工作是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市县图书馆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文章通过对地方文献诸因素的回顾,对地方文献工作馆员素质及其地方文献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麻醉及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可高达20%~80%.不但增加病人的痛苦,还可导致患者脱水、碱中毒和电解质失调等内环境紊乱,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和增加医
摘 要: 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到高中阶段,由于高考阅读占分比重大,阅读能力的培养则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不高。本文分析了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高中英语阅读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阅读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习得语言的一种重要方式
期刊
3月27日,首届国际领袖产区大赛金奖品鉴晚宴暨2013国际领袖产区葡萄酒质量大赛(昌黎葡萄酒节)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大赛主办方发布了2013年领袖产区大赛的相关细则。今年的大赛将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决赛仍将于今年8月份在昌黎国际葡萄酒节期间进行。  大赛的主办方之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果酒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强在发布会上表示,2012年首届大赛的成功举办,为行业树立了一个新的质量标杆,使得整个行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不可移动文物重要组成部分,“四有”建设是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中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扎实做好此项工作,对文物保护、研究、利用提供了保证。仅对七台河
摘 要: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与美学是相通的,培养学生发现语言美、认识语言美、感受语言魅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它能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开发自身潜力,强化英语学习效果。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语言 魅力 感受美  英语教学活动本身就是艺术,它潜藏于教态教法、语音表达、板书书法之中。一位出色的英语教师总是努力将教学艺术化,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使学生感受语言魅力,培养学生的
摘 要: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有效组织学生解读诗词,提升学生鉴赏能力。  关键词:意象;合作探究;诵读  一、教学设想  《李清照词两首》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篇目,这一单元选编的是宋词,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分别选取了豪放派与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作品。作为婉约词宗李清照的代表作品《醉花阴》与《声声慢》放在最后,属略读篇目,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两
目的探讨HN-97金属烤瓷外源性着色剂的烧结温度范围,最佳上色温度和匹配的瓷粉品牌。方法采rn用烧结温度预试验及与各种品牌瓷粉的不同温度烧结。结果(1)本着色剂烧结温度为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