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房屋建筑工程典型质量通病的监控与治理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x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离不开工程建筑的贡献,而房屋的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安全稳定。建筑工程所能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一般都出现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所以,要想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监控,就要对施工的过程进行严格的把控,在问题出现的时刻进行及时的解决,防止因拖拉造成的工程损失。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质量;监控与治理
  引言:对建筑工程关注最多的就属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了,本文也针对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典型质量通病进行研究,进一步推出了相关的监控措施和治理办法,希望可以通过这些方法,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1、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现状研究
  一直让建筑企业头疼的就是建筑工程的房屋质量问题,即使在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问题,但是在房屋投入使用之后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例如,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墙体渗水,粉刷脱落等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大部分还是由于在施工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不过关导致的,有些建筑甚至在设计的阶段就存在不合理现象,建筑质量问题普遍出现的原因还与社会的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人们更多的关注的是建筑的经济使用价值,对它的质量问题很少关心,为了迎合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建筑企业在房屋的建设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渗漏或者防火系统等的不完善的情况,由于工程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加剧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材料使用标准下降和不合理施工造成的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这也逐渐形成了房屋建筑质量通病。虽然我国政府也加大了对这一方面的监管力度,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政策,但并不能从根本上降低建筑的质量通病,所以对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对质量通病的有效监督与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2、典型建筑质量通病的检测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对安全性与稳定性的要求,相对来讲比较高,所以在对其进行质量通病的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2.1能够产生质量问题的因素相对来讲比较多
  首先房屋建筑工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又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通病也就不同,在这些因素中,不仅包含着我们所能确定的固定影响因素,同时也包含着很多偶然、变化性的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可变的因素,很多建筑企业都对其进行放任,认为没有办法进行问题产生原因的确定,就没有办法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这就需要我们在监控的系统中加大多可变因素的关注度,以便在问题发生前,就能做好预测和防护措施。
  2.2项目目标的影响
  一般来讲每个建筑工程都有多个项目目标,而这些目标之间又是相对的,有时在某一程度上还能达到统一。相对来讲对他的确定就会比较复杂,例如我们在对项目的质量进行严格要求的同时,工程项目所需要完成的时间与材料的使用都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这就体现了目标的统一性[4],但是在消耗费用方面想要达到的都是降低工程的造价成本,这与工程质量的要求就会出现矛盾。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有任何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都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环节。
  2.3工程质量很难把握在一致的水平之上
  每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都是重頭开始的过程,没有办法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技术与机器的使用,以及生产线路、生产环境等进行统筹安排,每个因素的不同,都会影响到建筑的质量。
  3、对质量通病的监控治理措施
  根据房屋建筑工程中所面临的现状问题,结合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解决措施,以供建筑单位进行参考:
  3.1规范建筑流程
  建筑过程中的流程的规范,主要指的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按照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图纸的要求步骤进行施工,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项目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通病进行检测的过程,一般都是通过对所有建筑工程项目中出现的数据进行抽样的分析和统计,来检验是否出现了通病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建筑设计师合理规划建筑施工的步骤,进行合理化的安排,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
  3.2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的监控
  建筑工程中涉及的建筑工序相当的麻烦,不仅包括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材料与机器设备,更重要的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施工环境不同,采取的施工方法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1]。所以,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就要对这些不可控的因素进行有效的监管,确保所有建筑工序的正常运行,并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采取相应的应急方案,使建筑施工过程可以圆满的完成。
  3.3对项目工程的准备阶段进行严格的控制
  对建筑施工项目的监管不仅仅是停留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应该从源头上就行质量通病的预防,例如在建筑材料的购置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对材料的厂家作进一步的市场调研,了解它在社会经济中的口碑,并在购置的过程中,对材料进行质量的抽样检测[2],在运输达到建筑施工地点之后,还要逐一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查,确保每个材料都符合建筑工程的标准,一旦发现有不合格的,就需要马上进行退货处理。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图进行实时的监控,在审核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不合理的地方,一点要让设计师及时的进行改正,以便符合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图纸中应该对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机器设备的型号进行明确的标注,防止工程后期出现纠纷。
  3.4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控与治理是建筑监管工作的重点内容。建立严格的建筑质量管理制度,让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有章可循。同时,建立重点质量监控防治点,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关注,使建筑工程的质量保持在平稳的水平上[3]。并根据工程施工质量监控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质量监控分析图,对房屋建筑的整体结构进行监控与规划,确保项目工程可以在高标准、严要求下进行施工。
  3.5严格把控工程的验收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监控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略工程竣工时期的关键性监控工作。对竣工的房屋建筑启动试用实验,在试用的过程中,将建筑的各项指标进行有效的记录,并进行计算和整理,在数据合格之后才能宣布工程项目的竣工,一旦在试用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就要及时的让施工单位来进一步的处理,然后再继续进行试用,直到建筑工程的试用达到建筑使用的标准之后,才可以结束试用。
  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一定要控制好在房屋试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问题,再有就是检测队伍的专业性,以及是否具有明察建筑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等一系列的素质,确保验收工作的圆满完成。
  结束语: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不仅仅关系到居民的生命健康,也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所以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对建筑施工过程做好严格的监管,更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加大管理的力度,对建筑行业的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督,发挥政府的职能,共同打造科学化、合理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学海. 研究房屋建筑工程典型质量通病的监控与治理[J]. 绿色环保建材,2017(05):162.
  [2]王颢,鲁和祥. 房屋建筑工程典型质量通病的监控与治理[J]. 安徽建筑,2014,21(05):23-25.
  [3]贾勇. 刍议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通病及预防[J]. 科技创新导报,2014,11(07):63+65.
  [4]叶善图.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管窥[J].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06):120-123.
其他文献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所遇到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如何实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解决现实问题即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期刊
本文首次从大历史(即自宇宙起源始的万物的历史)而非宗教的视角阐述道德是如何发生的。宇宙间存在的大多数物质属于无机物,但自从最初的生命诞生之后不久,就出现了合作行为的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需要把握理论、语言、情感和需要四个维度。理论提升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支撑,语言沟通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础,情感共鸣是提高思想
大自然中有许多性质不同的复杂系统,比如物理的、生物的或文化的,这些复杂系统是周围日趋无序的大洋中的有序孤岛.能量是不断扩张的宇宙中此类复杂系统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的
人类生存离不开多种资源作为依靠,其中土地资源就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尽管一直以来我国对于土地的管理和保护都很重视,并且接连颁布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实
摘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管理制度和职责要求,以对社会和用户高度负责的精神,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管理作风,扎实推进工程建设全面质量管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维护用户利益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这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推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整体的发展的步伐。但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周期相对比较长,对施工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因此,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水平,必须从建筑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为主要的出发点,制定监理控制目标,积极的解决存在工程质量监督的问题,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本文将通过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当
在二十一世纪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间的人才竞争开始变得愈发激烈,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样得到了企业的广泛认可,而薪酬管理作为企业人才竞争的重要手段,自然也成为了
30年前的此时,即1985年5月的《青年文摘》刊载了一首题为《我,一个中国青年的性格》的现代诗,作者用激昂的格调、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一个热血青年军人报效祖国的人生理想,在当时引起了不小轰动。30年后的他不忘初心,如今已是声誉满载的书法名家,他就是中国书协理事、中国硬笔书协副主席丁谦。  毛笔—硬笔—毛笔的学书之路  丁谦自幼爱好书法:“最早接触的就是欧体,练了十多年的时间。”那个年代书本匮乏,父亲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