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械制图”是高等工科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学习。很多学生由于接触机械产品较少,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学习起来较困难,一般都安排了测绘实习来巩固所学制图与看图知识。根据多年的测绘实习教学实践,分析了目前测绘实习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达到提高测绘实习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制图测绘;徒手绘图;测绘实习
作者简介:赵汉雨(1975-),男,河南浚县人,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实验师;常粉玲(1971-),女,河南濮阳人,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助理实验师。(河南?郑州?450002)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081-02
“机械制图”是高等工科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一般由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两部分组成。画法几何是机械制图的投影理论基础,它应用投影的方法研究多面正投影图、轴测图、透视图和标高投影图的绘制原理,“机械制图”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零件及装配图的能力,涉及的知识较多,如零、部件的工艺结构知识、合理标注尺寸、尺寸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设计与制造中常用的标准等。由于大一新生接触机械产品较少,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学习起来较困难,一般都安排机械测绘实习。该实习项目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巩固所学制图与看图知识,培养学生机械制图的综合能力,而且在测绘实习过程中还学习到设备拆装及测绘知识,该实习项目实施是要完成在机械部件拆卸的基础上完成机械零件测绘和装配图的绘制。
“机械制图”测绘在设备维修、改造、仿制、技术资料完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还较低,引进吸收国外机械设备较多,因此,农业院校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一、“机械制图”测绘实习的目的及任务
所谓制图测绘,就是对现有的机器或零部件实物进行测量、并画出草图、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经过计算圆整、查有关设计手册,随后整理绘制零件图及装配图的过程。
1.实习项目实施的目的
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并在测绘中得到综合应用;认识常用拆装工具,初步掌握拆装方法及步骤;掌握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掌握徒手画图的要领,并能熟练测绘四大类零件中常见零件;掌握和运用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培养查阅有关手册、标准和资料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测绘的任务
拆卸、装配部件,绘制零件草图和装配示意图;绘制装配图;绘制零件图。
二、“机械制图”测绘实习存在的问题
1.课时少,没有留出单独的测绘时间
河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制图测绘主要采取用两个学时集中讲解部件测绘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分散到制图室或教室进行测绘,老师在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辅导和答疑,在其他课程如期进行的情况下,要求4周内独立完成。这样安排,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测绘进度不容易控制,由于学生分散,测绘过程不容易监控,这样导致一部分学生抄袭其他同学的制图,往往会出现先画出正式的零件图,再画装配图,最后才是草图的现象。
2.拆装、测绘工具量具应用不当
尽管理论教师用两个学时集中讲解了测绘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拆装步骤及测绘方法,但往往到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时,还是束手无策,不知用什么工具拆装和量具测量,会出现用钳子拧下所有的螺栓或螺母;对零件测量时,一把钢板尺测绘所有的零件,常见的工具和量具不认识或不会使用,等到了后续课程机床拆装时不会应用常见工具。
3.制图测绘指导书应用不当
我校的测绘指导书已放到校园内部网上,学生可在网上直接浏览或打印,在测绘之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但是,在测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抛弃指导书,凭着感觉进行测绘,对常见的零件测绘方法不当,更有甚者,一些学生根本没看过测绘指导书,测绘指导书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
4.测绘过程简化,徒手绘图能力得不到锻炼
学生在测绘过程中,往往未弄清楚零部件的工作原理、传动方式、装配关系、各组成零件的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就开始拆零部件,然后测量绘制零件图,而没有绘制零件草图,所有零件在没有零件草图的情况下,零件图就画完了,然后画装配图。这样做不仅测绘步骤错误,更重要的是没有达到联系徒手绘图的目的,因为徒手绘图能力在对设备改造、仿制、方案设计、现场设计加工及参观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相关专业知识不衔接
“机械制图”测绘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一的第二学期,这时学生还没有学习“金属工艺学”、“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艺”等课程,且还没有参加金工实习,在测绘的过程中,分不出重要尺寸和非重要尺寸,标注不合理,材料选择及热处理工艺不知道怎么去做,公差、表面粗糙度不会选择。
6.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不能体现学生测绘过程的动手能力
目前学生测绘成绩是按学生绘制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正确和规范程度,并参考零件草图和装配示意图表达的是否完整、清晰,把成绩划分为5、4、3、2、1这样的档次,5分为满分(相当于百分制的100分),3分为及格(相当于百分制的60分),低于3分为不及格。
三、提高机械制图测绘实习效果的建议
1.加强制图测绘实习场地建设,更好地服务实习教学
由于实习场地不足,学生不能集中进行测绘,教师指导工作量大,严重影响着制图测绘教学效果。为改变这种现状,应增加测绘实习场地,并在该场地内增加四大类典型零件及典型部件的实物照片及对应的工程图挂图,使学生在测绘的实习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参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选择合适的测绘对象,既锻炼测绘技能,又突出特色
作为农业院校中的工科专业基础课,除了达到普通工科院校制图测绘要求外,还应具有自己的特色,农业院校工科的最大特色在于“农”,通过测绘实习,不仅使学生达到机械制图测绘实习的要求外,还应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农业机械方面的知识,因此选择测绘对象时应突出“农”字。其具体做法为:测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零件测绘,按照轴套类、轮盘盖类、叉架类、箱壳类分别进行测绘,锻炼学生的测绘基本功,包括测量工具的使用、徒手绘图能力、工程绘图能力等方面的锻炼;第二部分为部件的测绘,除了锻炼学生的部件测繪能力外,注重突出一个“农”字,因此,部件选择小麦排种器、玉米排种器、移栽机等测绘部件而不选择普通工科院校测绘所选的减速机、台虎钳、千斤顶等部件。 3.认识和使用测绘、拆装工具,为今后的课程和工作打好基础
部件测绘不仅使学生学会使用测绘常用的测量工具,如,钢直尺、内外卡钳、游标卡尺、千分尺、半径规、螺距规、百分表及万能角度尺等,而且还使他们认识和使用常用拆装工具,如,单、双头呆扳手,单、双头梅花扳手,两用扳手,活扳手,手动套筒扳手,扭力扳手,内六角扳手,勾形扳手,尖嘴钳,钢丝钳,孔、轴挡圈钳,一字、十字螺丝刀,锤子,顶拔器等常用工具。为达到这一目的,实习场地提供以上所有工、量具,并配有使用说明,专业教师负责讲解和回答学生的提问,并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实验室没有的市场上最新的拆装及测绘工、量具,开阔学生视野。
4.注重实习教学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目前,制图测绘实习集中讲2个学时,然后分散测绘,有问题的学生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去问老师。老师没有参与学生测绘的全过程,通过制图测绘、机床拆装、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環节实践,笔者感到制图测绘全程辅导、参与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生进入大学后第一次进行大型实习,所有的测绘环节还不适应,往往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因此应加强老师指导、监督作用,笔者认为本次实习除了达到制图和看图能力的要求外,还应为学生今后的课程学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测绘模式应由原来的分散测绘实习,即4周内自由掌握进度,最后上交资料,改为大一第二学期最后两周停课集中测绘实习,老师参与到学生测绘实习的整个过程中,指导、监督学生的测绘过程,在指导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及时纠正测绘过程发生的问题,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别问题个别指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测绘过程、正确的零件拆装方法、典型零件的测量及绘制、徒手绘图能力,监督指导学生按照要求去测绘部件,培养良好的测绘习惯。
5.改革考核方式,注重测绘方法和动手能力的考核
老师全程参与学生的测绘过程,对学生的测绘过程非常熟悉,测绘成绩将不再仅凭上交的资料作为唯一的评分标准,其成绩将是上交资料(占60%,包括零件草图、装配草图、零件图、装配图、测绘实习报告)、测绘动手能力(占20%,指导老师在现场对学生的提问和观察)、测绘态度(占10%,指的是迟到、早退、旷课情况)、学生互评记录(占10%,这里10%的学生互评记录指的是,一个学生对另一个学生的测绘资料找出的错误或优点的记录,谁写记录,成绩算到谁的成绩上)等几部分的综合成绩。学生互评的具体做法是:测绘实习完成后,将测绘上交资料按同一学习程度的同学进行互审,找出错误,并做记录,并上交记录,这样做使学生可以在互相学习的同时,还可锻炼读图能力。
6.测绘实习贯穿整个大学阶段,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
在测绘实习过程中要用到好多门知识,仅凭“机械制图”是无法很好地完成该实习项目,因此本实习项目可按如下方式进行要求设计:“机械制图课”主要完成测量、绘图、读图的训练,“计算机绘图”完成计算机绘图任务,“机械材料与热处理”主要完成所需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的选择,“金属工艺学”主要完成加工方式及加工设备的选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主要完成加工精度、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的选择,“机械制造工艺”完成加工工艺设计。学生进入毕业设计选题时,只有上交“机械制图”测绘项目的所有资料后,才可进入毕业设计选题环节,进行毕业设计,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将大学学习的知识贯穿起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四、小结
总之,“机械制图”测绘实习是工科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次大型实习,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使其掌握基本的实习过程及实习要求,掌握测绘技术,必将对今后课程的学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福润,程晓新.机械制图测绘教学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6-68.
[2]贺才豪.重视机械制图测绘实习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3):68,83.
[3]郭墅.《机械制图》课零件测绘教学浅析[J].科技信息,2009,(18):164.
[4]叶晓平,胡小平.加强制图测绘周环节教学 培养学生工程素质[J].
2009,(5):108-111.
(责任编辑:宋秀丽)
关键词:制图测绘;徒手绘图;测绘实习
作者简介:赵汉雨(1975-),男,河南浚县人,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实验师;常粉玲(1971-),女,河南濮阳人,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助理实验师。(河南?郑州?450002)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081-02
“机械制图”是高等工科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一般由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两部分组成。画法几何是机械制图的投影理论基础,它应用投影的方法研究多面正投影图、轴测图、透视图和标高投影图的绘制原理,“机械制图”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零件及装配图的能力,涉及的知识较多,如零、部件的工艺结构知识、合理标注尺寸、尺寸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设计与制造中常用的标准等。由于大一新生接触机械产品较少,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学习起来较困难,一般都安排机械测绘实习。该实习项目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巩固所学制图与看图知识,培养学生机械制图的综合能力,而且在测绘实习过程中还学习到设备拆装及测绘知识,该实习项目实施是要完成在机械部件拆卸的基础上完成机械零件测绘和装配图的绘制。
“机械制图”测绘在设备维修、改造、仿制、技术资料完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还较低,引进吸收国外机械设备较多,因此,农业院校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一、“机械制图”测绘实习的目的及任务
所谓制图测绘,就是对现有的机器或零部件实物进行测量、并画出草图、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经过计算圆整、查有关设计手册,随后整理绘制零件图及装配图的过程。
1.实习项目实施的目的
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并在测绘中得到综合应用;认识常用拆装工具,初步掌握拆装方法及步骤;掌握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掌握徒手画图的要领,并能熟练测绘四大类零件中常见零件;掌握和运用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培养查阅有关手册、标准和资料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测绘的任务
拆卸、装配部件,绘制零件草图和装配示意图;绘制装配图;绘制零件图。
二、“机械制图”测绘实习存在的问题
1.课时少,没有留出单独的测绘时间
河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制图测绘主要采取用两个学时集中讲解部件测绘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分散到制图室或教室进行测绘,老师在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辅导和答疑,在其他课程如期进行的情况下,要求4周内独立完成。这样安排,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测绘进度不容易控制,由于学生分散,测绘过程不容易监控,这样导致一部分学生抄袭其他同学的制图,往往会出现先画出正式的零件图,再画装配图,最后才是草图的现象。
2.拆装、测绘工具量具应用不当
尽管理论教师用两个学时集中讲解了测绘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拆装步骤及测绘方法,但往往到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时,还是束手无策,不知用什么工具拆装和量具测量,会出现用钳子拧下所有的螺栓或螺母;对零件测量时,一把钢板尺测绘所有的零件,常见的工具和量具不认识或不会使用,等到了后续课程机床拆装时不会应用常见工具。
3.制图测绘指导书应用不当
我校的测绘指导书已放到校园内部网上,学生可在网上直接浏览或打印,在测绘之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但是,在测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抛弃指导书,凭着感觉进行测绘,对常见的零件测绘方法不当,更有甚者,一些学生根本没看过测绘指导书,测绘指导书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
4.测绘过程简化,徒手绘图能力得不到锻炼
学生在测绘过程中,往往未弄清楚零部件的工作原理、传动方式、装配关系、各组成零件的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就开始拆零部件,然后测量绘制零件图,而没有绘制零件草图,所有零件在没有零件草图的情况下,零件图就画完了,然后画装配图。这样做不仅测绘步骤错误,更重要的是没有达到联系徒手绘图的目的,因为徒手绘图能力在对设备改造、仿制、方案设计、现场设计加工及参观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相关专业知识不衔接
“机械制图”测绘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一的第二学期,这时学生还没有学习“金属工艺学”、“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艺”等课程,且还没有参加金工实习,在测绘的过程中,分不出重要尺寸和非重要尺寸,标注不合理,材料选择及热处理工艺不知道怎么去做,公差、表面粗糙度不会选择。
6.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不能体现学生测绘过程的动手能力
目前学生测绘成绩是按学生绘制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正确和规范程度,并参考零件草图和装配示意图表达的是否完整、清晰,把成绩划分为5、4、3、2、1这样的档次,5分为满分(相当于百分制的100分),3分为及格(相当于百分制的60分),低于3分为不及格。
三、提高机械制图测绘实习效果的建议
1.加强制图测绘实习场地建设,更好地服务实习教学
由于实习场地不足,学生不能集中进行测绘,教师指导工作量大,严重影响着制图测绘教学效果。为改变这种现状,应增加测绘实习场地,并在该场地内增加四大类典型零件及典型部件的实物照片及对应的工程图挂图,使学生在测绘的实习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参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选择合适的测绘对象,既锻炼测绘技能,又突出特色
作为农业院校中的工科专业基础课,除了达到普通工科院校制图测绘要求外,还应具有自己的特色,农业院校工科的最大特色在于“农”,通过测绘实习,不仅使学生达到机械制图测绘实习的要求外,还应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农业机械方面的知识,因此选择测绘对象时应突出“农”字。其具体做法为:测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零件测绘,按照轴套类、轮盘盖类、叉架类、箱壳类分别进行测绘,锻炼学生的测绘基本功,包括测量工具的使用、徒手绘图能力、工程绘图能力等方面的锻炼;第二部分为部件的测绘,除了锻炼学生的部件测繪能力外,注重突出一个“农”字,因此,部件选择小麦排种器、玉米排种器、移栽机等测绘部件而不选择普通工科院校测绘所选的减速机、台虎钳、千斤顶等部件。 3.认识和使用测绘、拆装工具,为今后的课程和工作打好基础
部件测绘不仅使学生学会使用测绘常用的测量工具,如,钢直尺、内外卡钳、游标卡尺、千分尺、半径规、螺距规、百分表及万能角度尺等,而且还使他们认识和使用常用拆装工具,如,单、双头呆扳手,单、双头梅花扳手,两用扳手,活扳手,手动套筒扳手,扭力扳手,内六角扳手,勾形扳手,尖嘴钳,钢丝钳,孔、轴挡圈钳,一字、十字螺丝刀,锤子,顶拔器等常用工具。为达到这一目的,实习场地提供以上所有工、量具,并配有使用说明,专业教师负责讲解和回答学生的提问,并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实验室没有的市场上最新的拆装及测绘工、量具,开阔学生视野。
4.注重实习教学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目前,制图测绘实习集中讲2个学时,然后分散测绘,有问题的学生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去问老师。老师没有参与学生测绘的全过程,通过制图测绘、机床拆装、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環节实践,笔者感到制图测绘全程辅导、参与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生进入大学后第一次进行大型实习,所有的测绘环节还不适应,往往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因此应加强老师指导、监督作用,笔者认为本次实习除了达到制图和看图能力的要求外,还应为学生今后的课程学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测绘模式应由原来的分散测绘实习,即4周内自由掌握进度,最后上交资料,改为大一第二学期最后两周停课集中测绘实习,老师参与到学生测绘实习的整个过程中,指导、监督学生的测绘过程,在指导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及时纠正测绘过程发生的问题,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别问题个别指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测绘过程、正确的零件拆装方法、典型零件的测量及绘制、徒手绘图能力,监督指导学生按照要求去测绘部件,培养良好的测绘习惯。
5.改革考核方式,注重测绘方法和动手能力的考核
老师全程参与学生的测绘过程,对学生的测绘过程非常熟悉,测绘成绩将不再仅凭上交的资料作为唯一的评分标准,其成绩将是上交资料(占60%,包括零件草图、装配草图、零件图、装配图、测绘实习报告)、测绘动手能力(占20%,指导老师在现场对学生的提问和观察)、测绘态度(占10%,指的是迟到、早退、旷课情况)、学生互评记录(占10%,这里10%的学生互评记录指的是,一个学生对另一个学生的测绘资料找出的错误或优点的记录,谁写记录,成绩算到谁的成绩上)等几部分的综合成绩。学生互评的具体做法是:测绘实习完成后,将测绘上交资料按同一学习程度的同学进行互审,找出错误,并做记录,并上交记录,这样做使学生可以在互相学习的同时,还可锻炼读图能力。
6.测绘实习贯穿整个大学阶段,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
在测绘实习过程中要用到好多门知识,仅凭“机械制图”是无法很好地完成该实习项目,因此本实习项目可按如下方式进行要求设计:“机械制图课”主要完成测量、绘图、读图的训练,“计算机绘图”完成计算机绘图任务,“机械材料与热处理”主要完成所需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的选择,“金属工艺学”主要完成加工方式及加工设备的选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主要完成加工精度、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的选择,“机械制造工艺”完成加工工艺设计。学生进入毕业设计选题时,只有上交“机械制图”测绘项目的所有资料后,才可进入毕业设计选题环节,进行毕业设计,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将大学学习的知识贯穿起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四、小结
总之,“机械制图”测绘实习是工科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次大型实习,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使其掌握基本的实习过程及实习要求,掌握测绘技术,必将对今后课程的学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福润,程晓新.机械制图测绘教学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6-68.
[2]贺才豪.重视机械制图测绘实习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3):68,83.
[3]郭墅.《机械制图》课零件测绘教学浅析[J].科技信息,2009,(18):164.
[4]叶晓平,胡小平.加强制图测绘周环节教学 培养学生工程素质[J].
2009,(5):108-111.
(责任编辑:宋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