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角膜屈光手术围手术期干眼诊疗专家共识(2021年)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yua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角膜屈光手术的数量逐年递增,手术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呈现出多元化、规范化的趋势。干眼仍然是各种角膜屈光手术前后较为常见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角膜屈光手术的围手术期对干眼进行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眼科医疗质量控制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此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与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学组、屈光手术学组携手,针对角膜屈光手术前后干眼的发病机制、术前评估和处理、术后护理和治疗等,结合国内外研究结果和我国临床实际情况,经过充分、认真讨论形成专家共识意见,以供眼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644-650)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基于预康复理念的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肺康复体系对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和避免相关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432例术前住院7天行直视心脏手术的成年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肺康复组(198例)和对照组(234例)。比较两组整体结局指标(包括早期拔管率、ICU停留时间、拔管后高级氧疗支持等)和肺部结局指标(包括肺部并发症、胸腔引流、二次插管等)。结果两组
1例主诉为右眼上睑肿物切除术后4年、眼睑肿胀伴上睑下垂3个月患者就诊眼科。经眼眶CT、MRI检查后临床诊断为右眼眶囊性病变伴出血,行右眼眶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中华眼科杂志,2021,57:696-698)
近年来临床涌现出大量以微创、非滤过泡依赖性等为特点的新型抗青光眼手术,在引进和开展这些新型手术的过程中出现了盲目追求新技术和微创而忽视手术适应证的现象。本文在阐述新型微创抗青光眼手术具有更为严格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强调临床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必要性,指出应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并规范手术操作,才能发挥新型微创抗青光眼手术的作用,促进青光眼临床治疗水平提高。(中华眼科杂志,2021,57:641-643
期刊
期刊
目的总结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患儿的近中期生存质量,为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多学科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手术治疗的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分析近中期生存质量。结果62例患儿中,16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45例纳入近期随访。Gross分型Ⅲa 35例,Ⅲb 10例,长段型5例,44例一期手术治愈,1例延期手术治愈,二次手术9例。术后近期并发症:吻合口
目的评估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主动脉瓣修复手术后近中期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54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主动脉瓣修复手术。男25例,女29例,年龄(50.61±13.29)岁。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1例(57.4%),单纯主动脉瓣狭窄2例(3.7%),复合病变21例(38.9%);同期合并二尖瓣手术43例(80.0%),三尖瓣手术36例(66.7%),房颤射频消融术2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又称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儿童最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肉病,表现为对称性、进行性肌无力,运动功能的丧失是其核心症状。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愈的方法,康复治疗对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至关重要。本文对近年来DMD的康复评估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