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探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S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运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重视。通过信息技术,的建立一个完整的控制体系,对于工程管理工作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从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两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为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关键词】工程管理;信息化;内涵;外延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在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工程管理工作,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对工程管理现实有效控制的管理体系。传统意义的工程管理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被逐步淘汰,在经济市场稳定发展和供求关系的刺激下,大量的工程开发和工程建设项目被提出,此时,信息化的工程管理模式应运而生。采用信息化管理的工程项目,除了具备更高的质量和效率外,还能保障更加稳定的经济利益。工程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它还包括整个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和信息系统构建。相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信息化管理在整个工程周期中都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
  1.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工程管理信息化由工程、管理和信息化三个词语构成。所以工程管理信息化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信息化的领域范围,二是工程管理的管理方法。信息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同时包括了以技术为基础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工程管理信息化作为经济管理信息化的一部分,如何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保障信息安全和经济效益是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1运营管理
  在整个工程周期中,运营管理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运营系统和管理系统。运营系统作为工程项目顺利施工和达标的基本保障,具备了远端控制、筹划调度以及硬件维护等功能,运营系统除了支持日常运营的工作外,对规范体系、稳定制度也有着重要作用。管理系统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对人力资源、财务状况和市场环境的有效掌控。单一的运营系统存在着功能不健全等弊端,为了消除这种弊端,在很多工程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中,一般会使用多套运营系统,在保证数据交互的同时实现了资源共享,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因此,运营管理在整个信息化的工程管理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1.2 伙伴协作
  伙伴协作是整个工程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部分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如果不进行合作与分享,就会由于项目本身的局限导致项目的停滞或失败。除此之外,部分工程项目在不同阶段和进度对于资源的利用方式都不相同,如果不进行合作与分享,对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效率就会非常低。此时,建立一个资源共享的信息管理平台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够实现伙伴协同,提高资源配置和资源使用率,而且有效的保障了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信息沟通平台一般由工程的管理人员创建,是实现管理全面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手段。
  1.3 公众服务
  从工程项目建设的角度来看,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服务公众,造福社会,因此,完善的公众服务平台的建立就非常有必要。公众服务平台能够加强工程管理者与群众间的交流与联系,能够及时的知晓公众对工程项目开发和建设的看法和意见,这对于完善工程项目、提高工程的服务质量都起到非常好的平台作用。在平台管理中,管理者可以在公众平台公开工程管理的相关信息,这样能有效提高公众对工程的监督力度,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后期服务的达标度。比如建设小区公共平台,能提升小区管理质量,加强小区治安管理,同时小区居民的生活状况也会显著提高。
  1.4 集成创新
  集成创新是以集成思想作为基础的创新理念,它将原有的产品或技术作为蓝本,通过创新或集成的手段得到新的产品或技术。每一种工程的存在都不是独立的,它需要同其他工程进行有效关联,在工程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既参考借鉴了其他工程的优点,也总结了其他工程项目中的失败教训。同时,该工程本身也会被作为学习分享的例子为其他工程项目参考借鉴。在互相分享和不断改进的过程中,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带来了更大化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被开拓,在共享资源的平台上融入人工智能是未来信息化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研究方向。
  2.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2.1单一阶段管理向多个阶段管理转变
  在未来的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中,必将是单个阶段管理向多个阶段管理转变的过程。单一的阶段管理和全过程联系不紧密,容易遗漏大部分细节,而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全过程管理的模式将逐步被提倡。规模化的管理方式能够统筹全局,对整个工程进行统一分配和规划,是未来工程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
  2.2单一管理平台向多管理平台转变
  随着众多工程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单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很难满足更多群众的需求,所以平台基数的转变将成为趋势。通过单一平台的管理逐步过渡到多平台的融合,能够加大管理力度、扩充服务对象基数。在信息化的工程管理发展进程中,只有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才能更好的提高工程质量和社会效益。
  2.3单一技术平台向集成化平台转变
  对信息资源和管理系统的配置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在未来发展趋势中,信息化的工程管理需要打破传统特定技术平台的束缚,逐步向有特色、集成化的平台方向发展,这样才能跟随时代的步伐。
  3.总结
  随着越来越多工程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信息化的工程管理必将是提高管理效率、及时解决问题的重要管理模式。为了加快信息化工程管理的发展,各工程企业应该加强基础技术知识的学习,创建全面有效的管理平台,从而逐步发挥出信息化管理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人怀,孙凯.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9:1-4.
  [2]孙军锋.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探讨[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231-232.
  [3]周启碧.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及外延探究[J]. 科技与创新,2015,09:49-50.
  作者简介:
  冯春华(32068419810302391X);男、1981.03;汉;江苏南通;本科;中级工程师;工程管理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罗马千泉宫(埃斯特庄园)中喷泉的巧妙规划与设计,其中最著名的有“管风琴喷泉”、“椭圆形喷泉”、“猫头鹰与小鸟喷泉”、“水剧场”及“百泉路”等。它堪称世界园林
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气候变化结果导致了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生态恶化和极端天气频发等,直接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碳汇林业是一项重
期刊
杨虎林自1984年从事粮食工作以来,始终凭着对粮食工作的热爱、对企业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对职工的满腔热忱,一步一个脚印,执着追求着粮食事业.从普通职工到企业领导,无论
【摘要】在我国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精神文明的需要,建筑行业如雨后春笋飞速地发展起来。随着建筑业的兴起,建筑安全管理问题客观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近几年来由于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的重大案件,导致人们的生命安全与国家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事件数不胜数,因此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迫在眉睫。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对策,希望对今后的建
当中国金融业开始清理多年计划经济留下的沉疴时 ,一个巨大的历史机遇逐渐展现。目前 ,华融等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开始面向国内外投资者公开出售1.4万多亿元不良资产。消息传
徐学勤始终把实现自己的理想与公司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一心一意谋发展,凡事身先士卒,在海拔3000多米的海北藏族自治州,为民族地区粮食供应工作奉献着青春和梦想.rn徐学勤带领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层建筑逐渐成为了城市建筑的主体。为切实保障高层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需要充分做好建筑工程测绘工作。测绘技术贯彻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周期,是优化工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