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模式的研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on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同学来讲,学习作文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作文需要将学生的“口语”转化成“书面用语”,由于低年级小学生自身的说话及写作能力较弱, 所以无法顺利完成这一转化过程。“作文先导式”的教学模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利用一些写作活动,处理学生由低年级简单作文向中高年级复杂作文的过度问题。以下简要就起相关内容进行论述,仅供参考。
  一、“作文先导式”的概念
  学习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及表述能力,使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感受、思想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小学语文中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清晰的要求:使学生可以将看到的事物、内心的情感明确表达出来,利用平时的表述形式进行写作。作文先导式教学就是基于此环境中产生的。
  “作文先导式”教学是指以学生自身体验作为教学主体,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教学起点,利用说明文或作文作为载体,创建新的作文教学方法。“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冲破的以往写作教学的框架,激励学生在创建的氛围中进行主动探究,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自身观念,将写作内容与学生的真实情况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的模式
  (一)表述沟通的教学模式。在“作文先导式”教学中,表述沟通的教学模式流程包含以下内容:其一,为学生创建教学氛围;其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其三,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沟通观点;其四,进行写作练习;其五,欣赏优美范文;其六,对写作进行修改;其七,进行课外拓展阅读。通过不断的创建新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感受,完善学生的表述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对表述沟通的教学模式进行变形:其一,利用逐层递进的方法为学生创建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在逐渐深入的氛围中提高表达能力;其二,在写作后开展循环活动,使学生重复体验口语转化成书面用语的过程,从而巩固教学内容。在表述沟通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情感是由教师创建氛围激发形成的,而不是以往教学过程中老师机械性指导产生的,所以更具真实性。
  (二)拓展阅读的教学模式。在“作文先导式”教学中,拓展阅读的教学模式流程包含以下内容:其一,为学生创建教学氛围;其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其三,基于写作内容层面上阅读范文;其四,教师指导学生对范文进行评价;其五,开始写作。拓展阅读的教学模式是利用学生阅读文章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表述能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从而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拓展阅读的教学模式面向的对象一般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此阶段,学生已经具备简单的阅读能力,在特殊的教学氛围中,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进而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三、“作文先导式”教学的方法
  (一)换位思考。在语文课程讲解时,不是必须由教师授课的,学生也可以。对于部分较为简单的语文课程,老师可以预先选定一名学生在下一节课担当小“老师”,在讲台上为学生授课,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考验“老师”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担当“老师”的学生为了不被同学们的问题难倒,会更主动的掌握更多的知识,而提问的学生为了难住“老师”,也会做好深入预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当课程结束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针对当堂课的感悟、内容等进行谈论,学生可以很容易的完成,提高写作水平,为以后成长奠定基础。
  (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情景教学中比较幽默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为学生创建教学氛围,让学生依照课文内容扮演其中的人或物,从而使学生可以更深入的掌握相关语文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壁虎借尾巴》的课程时,就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一些小动物的面具,在课堂中分配给一些学生,让其进行分角色表演,从而更准确的把握文章的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后为学生布置一篇随笔练习,题目为《有趣的一课》,学生通过感受课堂氛围,参与角色扮演,可以更准确的把握文章的重点,描写也会更加生动、真实,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室外活动。最原始的课外活动是学校举办的春秋,当春游活动结束后,教师都会为学生布置一道描写春游的作文题目。然而,春游活动每年也就一两次,锻炼学生的机会很少。所以,教师应依据学生的爱好、兴趣、认知能力等,定期组织班级同学进行一些小范围的室外活动,从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习惯。另外,利用室外活动教学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防止学生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
  (四)对作文进行评价。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时,利用评价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写作存在的不足,进行改正。在教学时,教师先针对作文题目谈论一些自己的观点,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当学生写作结束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自己的习作,全班同学一起评价其中的优点和不足,指导学生进行改正,从而帮助学生完善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进行“作文先导式”教学时,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全面考虑学生爱玩、思想不集中等天性,利用换位思考、角色扮演、课外活动等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其他文献
在作文教学中,最令教师头疼的莫过于学生对作文的厌倦、排斥,逼一点写一点,写的作文不是如挤牙膏般断断续续,就是千篇一律,毫无自己的构想,自己的语言,针对这一情形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一、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写作兴趣  在习作中,只有当习作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才会对其感兴趣,兴趣是学生习作的主要内驱力,让学生为趣而动(调查、访问、观察、查寻),为趣而写(日记、摘抄),加强练笔,形成积累。学生对自
在众多教育方法中,激励教育是近年提出并在小学教育中提倡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和理念,这种教育方式充满人文关怀的全新教育理念。有的小学现在正在实行这种教育方法。我所实习的小学就是一个典型。因此,我对我对所在小学的老师进行了深度访谈,来了解当前小学教育中激励教育的运用现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来做进一步的研究,完善激励教育,让老师合理的运用激励教育,从而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一、实践中的关键:解构激励教育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兴味盎然地提到在童年时代曾带给他无限趣味的百草园,那里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大自然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它的美随处可见,那些随处可见的美好事物带给了童年的鲁迅多姿多彩的“视觉熏陶”,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得天独厚的拥有了鲁迅先生的“百草园”。我结合孩子们的爱好,以《我的菜园》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绘画主题的活动,引导孩子们以多种丰富多彩
教学反思,就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得失,以期在后继的教学实践中予以改进。翻开伴随身边的厚厚的反思录,回首走过的足迹,发现自身的成长是与所撰写的反思几乎同步向前的。从稚嫩的课后小结,到刻板严肃的教学设计意图说明,再到让人忍俊不禁的自我欣赏式反思,我走过了的是一条曲折的反思之路。反思绝不仅仅是回顾或者是记录,它必须伴随着思考,然而思考什么、怎样思考,即如何让思考更有价值,是我十年反思历程后
语文学习是在“言语形式——言语内容——言语形式”的循环往复中涵养语言,丰富情感。越是细节末梢处,越发可见作者对生活真实的细致观察与准确把握。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提出了“文本细读”的口号,所谓“文本细读”就是立足于文本的充分阅读。“新批评”后期代表人物克林斯·布鲁克斯提出的“adequate reading”,即“充分阅读”,就是要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的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通过
小学生较单纯,心里想什么,嘴上会说出来,荣誉感容易被调动,也容易获得满足感;小学生也很犟,生气了就爱哭,老师不容易进入他们童年的世界,老师问了半天,他们就是不说,急死老师;小学生的眼里世界是魔幻的,春夏秋冬就是一个万花筒,课外读物就是一个神奇的城堡。在小学生心中老师应该是《哈利波特》中的一个个神通广大的魔法师。一个有三十年教龄的我,一直都在读这部“童话世界”,一直也在续写这部“童话世界”。我笔下的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而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轻松地引导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所创设的氛围中来,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使课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注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成为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现象  根据观察与体会,许多语文教师在运用提问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时,还存在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古典文化修养:通过对古代人创造出来的经典文化(如:古典诗词、经典小说等)的吸取、学习,有了研究、分析、掌握的技能,可以独立思考、剖析、总结并得出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一种能力,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水平,且养成了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鉴于中国古典文化修养下的“诗意阅读”的行动研究: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富有情趣充满诗意的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在诗意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音乐的灵魂,是节奏把音乐各要素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如果没有节奏,音乐就会杂乱无章。因此,在音乐里节奏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达到掌握节奏的目的,音乐课堂中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循序渐进地进行节奏训练。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节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节奏。奥尔夫认为:一切音乐的开始和基础,便是节奏。他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本着奥尔夫与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我积极
《四季更替》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中的一课。本课编写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活动对地球公转及公转所引起的四季变化形成整体的、宏观的认识。  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探究既是小学科学教学的目的又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本课是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的很好的一个课例,很适合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但相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课内容很抽象,要达到教学目标,着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