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自然杀伤T细胞体外活化特性研究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87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骨髓中自然杀伤T(NKT)细胞的数量以及体外活化后的功能状态.方法 将扩增活化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NKT细胞的培养体系分为2组:①加入α-半乳糖神经酰胺(α-galactosylceramide,α-Galcer)+rhIL-2;②加入α-Galcer+rhIL-2+rhGCSF.以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再障患者及正常对照组BMMNC中TCRVα24+Vβ11+细胞(NKT细胞)扩增前后的比率,同时测定NKT细胞活化后胞内IFN-γ、IL-4的表达.结果 再障患者组BMMNC中NKT细胞的比率为(0.19±0.09)%,NKT细胞在①、②培养体系中扩增活化7 d后,扩增倍数分别为79.91±40.56和67.45±29.42(P<0.05);活化后NKT细胞胞内IFN-γ阳性的比率分别为(62.31±14.67)%和(37.45±7.89)%(P<0.01);IL-4阳性的比率分别为(27.03±9.88)%和(55.11±12.13)%(P<0.01).正常对照组BMMNC中NKT细胞的比率为(0.25±0.12)%,较再障患者组显著升高(P<0.05),正常对照组NKT细胞在相应的①、②培养体系中的扩增倍数均高于再障患者组(P<0.05);活化后NKT细胞胞内IFN-γ的表达均低于再障患者组(P<0.05).结论 再障患者骨髓中NKT细胞较正常对照显著减少,扩增能力较正常对照降低,活化后IFN-γ的表达较正常对照升高.在rhG-CSF作用下,再障患者骨髓中NKT细胞经α-Galcer刺激后的扩增能力下降,表达IL-4的NKT2型细胞优势扩增,IL-4表达及分泌增加。

其他文献
患者,女,56岁.因"反复右下腹痛3个月余,血尿1个月"于2007年1月17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持续性钝痛,不放射他处,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便血、黑便。
期刊
本刊已正式启用稿件远程管理系统(登录网址:http://www.cma.org.cn/ywzx/ywzx.asp)。使用过程中具体注意事项如下:①第一次使用本系统进行投稿的作者,必须先注册,才能投稿。注册时各项信息请填写完整。作者自己设定用户名和密码,该用户名和密码长期有效。②已注册过的作者,请不要重复注册,否则将导致查询稿件时信息不完整。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组异质性疾病,不同恶性克隆来源的白血病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及预后因素,而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表达对ALL的精确诊断、分型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都有重要意义.5%~63%的ALL患者存在髓系抗原(MyAg)异常表达[1-4],但有关MyAg在ALL中的预后意义尚有争议[5-6].现将我院近5年收治的115例成人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MyA
期刊
目的 探讨血友病A伴抑制物的免疫耐受诱导(immune tolerance induction,ITI)治疗,提高血友病A伴抑制物患者的诊疗水平.方法对重型血友病A患者用APTT标准曲线一期法测定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FⅧ∶C);用Bethesda法定量测定FⅧ抗体;用长距离PCR方法检测内含子22倒位.结果经检测发现患者为FⅧ基因22内含子倒位;ITI治疗3个月后,患者FⅧ抑制物滴度下降为0,
患者,女,24岁,因上腹痛20d,加重伴恶心、呕吐、气促4d于2009年1月31日来我院就诊。检查示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CT检查示胰腺肿胀、模糊,以急性重型胰腺炎收入院。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目前急性髓系白血病中预后最好的一种亚型.约72%~90%的APL患者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单药诱导治疗可达到完全缓解(CR),但是其早期诱导过程中APL分化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早期死亡率仍较高[1]。
期刊
在我国广东、广西两省人群中α地中海贫血(α地贫)基因携带率约高达10%[1].其中东南亚型缺失(--SEA)、右向缺失(-α3.7)和左向缺失(-α4.2)占α地贫的96%以上[2-3].一些更复杂的交叉重组可能产生更复杂的异常基因型(如HKαα,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含有-α3.7及anti4.2不平衡交叉连接片段)。
期刊
目的 探讨成人Evans综合征的初始临床特征,各种治疗方法 的疗效及病程.方法 对84例成人Evans综合征患者(男20例,女64例)应用激素、丙种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多药联合治疗,中位随访17.5(0.03~140)个月,观察患者起病特征及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激素加或不加静脉丙种免疫球蛋白初始治疗.47例患者单用激素治疗,其中38例达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中位随访12个
目的 对比研究不同供者来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受累部位及受累器官数的分布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08年12月进行的289例亲缘关系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类型allo-HSCT后aGVHD的发生情况、受累部位的分布特征及受累器官数的分布.结果 289例患者中166例(57.4%)发生aGVHD;轻
目的 研究PI3K抑制剂LY294002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株ly1、ly8、ly10的化疗增敏作用.方法采用LY294002、阿霉素及两者联合、序贯使用分别作用于ly1、ly8、ly10细胞;采用Westernblot法观察LY294002处理后ly1、ly8、ly10细胞中磷酸化AKT/PKB(pAKT)的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结合Brdu法分析LY294002对细胞增殖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