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地市电视台的新闻报道节目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dt2530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市级电视台是最基层的媒体宣传单位。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台各级频道铺天盖地的重重覆盖,同时,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县市级电视台的生存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那么,作为县市级宣传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并立足、生存和发展,只有从新闻报道宣传的改革人手,从受众的需求出发,突出地方特色,对新闻节目不断创新、创优,才能赢得观众,才能锁定观众的眼光。
  
  一、更新观念,创新报道形式
  
  众所周知,县市级电视台一直以来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技术设备等都难以和上级台相比。另外县市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有很长一段时间是镜头围着领导转,缺少受众意识,这就逐渐形成了一种倾向,采编人员主观意志第一,受众需求第二。正是这种观念,不仅影响了地方电视台的形象,也使收视率逐年下降,生存的空间也越来越狭小。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要更新新闻宣传的报道观念,增强采编人员的受众意识,从以我为出发点变成以受众需求为出发点。新闻的对象是受众,新闻如果离开了受众,就将会失去“市场”、失去效应、失去意义,这已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知晓的道理。所以,我们要改变观念,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观众的角度去看问题。就拿会议报道为例,过去我们一直采取“长往届”报道,唯恐不全面、不具体,可是站在观众的角度去观察,有多少观众能静下心来去看去听这些“长往届”的会议报道呢?他们从中能获知的信息越少,而报道也就越没有意义。面对这种状况,就需要我们改革创新新闻宣传报道形式。
  创新,就是扬弃旧的,创造新的事物,就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东西。我们的宣传报道也是如此,要跳出陈旧的报道模式,要把鲜活的新闻奉献给观众。县市级电视台的新闻自办节目虽然受到很多因素和条件的限制,但也有着上级台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它处于最基层,往往最容易掌握第一手鲜活的资料,因此.县市级电视台在新闻报道改革上要立足于实际,“以小见大”,“把小做活”。
  
  二、立足地方特色,加强新闻策划
  
  作为县市级电视台,电视新闻节日就要为本地区的受众服务。因为,受众对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了解身边事情的愿望十分强烈。这就要求我们县市级电视台必须立足地方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节目。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县市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只有充分体现地域性特色,才能对观众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基于这一点,我们在新闻中曾开辟了《争做现代榆树人》、《走精品畜牧业之路》、《粮仓采风》等专栏,及时报道了全市各乡镇大力发展畜牧业,实施粮食转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做法和经验,激励人们发挥地方优势,做活“粮食文章”。同时,我们还根据我市农业人口比例大,农民需要掌握科学知识、致富信息的愿望,开辟了与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致富信息》栏目。这些栏目都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特点,充分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受众需求,因而赢得了观众的注意力。
  立足本地特色,加强新闻节目策划可以说是县市级电视台新闻宣传报道改革的根本之所在。新闻节目的策划是记者、编辑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对新闻报道的整体构思和传播目标与运筹规划。
  
  三、从受众需求出发,镜头对准基层
  
  受众可以说是我们新闻工作的“上帝”,是电视的主人。离开了电视观众,我们的新闻媒体便失去了感召力。县市级电视台地处基层,最大的有利条件就是具有地方性和接近性。它报道的范围直接是本地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变化,以及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它的受众群主要是当地的干部群众。正是县市级电视台所处的这一地位,决定了它所反映的内容更应是最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充分发挥这一有利优势来满足受众的需求呢?根据我台近几年的新闻改革工作初衷来看,在报道上,我们除了围绕地方市委市政府的一些较为重要的政治活动外,我们把群众关心的一些平民化新闻作为宣传报道的重点,把镜头直接对准基层。如,社会各个领域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农村种养业中的先进典型、致富经验以及老百姓关心的生存环境、生产资料、生活需求等。在去年栏目改版后特别设置《百姓生活》栏目,说百姓家事,唠百姓家常,反映了普通基层百姓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弘扬了人间的真善美。在新闻栏目中还开办了《人物风采》、《永葆党员先进性》等专栏,报道了一大批生活在群众身边的优秀人物,像“盲人——于胜湖”、“养鹅女”、“我们是党员”,还有几十年如一日为村民义务修路的七旬老人。这些发生在观众身边的人和事就是受众所关注的,因此这些鲜活生动的新闻人物和事件播出后都收到了较好的新闻效应。
  从这些新闻改革的实践中看,我们的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要以普通人的视角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把镜头对准这些基层百姓,那我们的电视新闻节目必然会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总之,县市级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唱响时代的主旋律,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满足观众的需求,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要围绕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愿望,只有把镜头更多地对准平民百姓的生活,及时准确地报道人民群众的呼声,才能使电视新闻与广大观众的关系更为密切,才能充分发挥好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改革和创新永远是我们县市级电视台的重要课题,只有站在观众的角度不断地探索和改革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源源不断地报道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鲜明个性的新闻,用这些特色来吸引观众,并为观众所用。我们的电视新闻才会永葆生命力,才会有可视性,我们的电视台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编校 杨彩霞
其他文献
核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已愈来愈被重视。能源的大力开发也伴随着一定的环境问题,目前,含铀废水的处理是备受关注的领域。杯[4]芳烃衍生物因其独特的结构特点以及易改性的位
尖晶石型锰酸锂(LiMn2O4)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放电平台、低廉的价格、对环境无污染和易合成等优点,成为当前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正极材料之一。然而,尖晶石锰酸锂的电化学循环性能较差,尤其是高温(55℃)循环性能,严重阻碍了它的工业化进程。本论文采用低共熔锂盐为锂源,通过便于工业化的固相法制备纯尖晶石锰酸锂及其铝掺杂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化学阻抗谱(EIS)、循环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