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的社会,很多人都无法正确的理解智慧和幸福两个词语。大部分都觉得聪明就等于智慧,金钱就等于幸福。所以现在的教育就基本停留在这两方面。老师教课的水平仅仅在于学生考试的分数,老师对学生的教导停留在了为以后能找份好的工作和得到稳定的收入。这是让人很可怕的。
【关键词】智慧;幸福;教育
阅读了《低智商社会》这本书后,让我内心无法安定。现在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还是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的智商越来越低下。整个高中的课堂几乎围绕着理论考试展开,由此而来的高压力、高密度的学习让这一代的学生完全失去了奋斗的方向,也可以说所有人只是为了一个方向而努力,那就是考高分。所以大量的考试试卷、学习辅导书铺天盖地。而现在的老师,也仅仅是关注自己三米内的事情。他们只需把自己班级的孩子管好,给他们施加很大的压力,让他们埋头学习,让他们丢下自己的兴趣,不管兴趣是好是坏,在老师的眼里,学生只有学习才是出路,这样的出路也许是学生自己的出路,但我想更是老师自己的出路。
也许你教的班级里的孩子有的将来会是很优秀的政客,有的会是很优秀的演讲者,有的会是优秀的艺术家,有的会是优秀的技术人员,有的会是优秀的管理人员,还会有很多很多其他的人才。而现在的课堂却一直停留在老师讲课学生被动的接受上,那又请问这样的环境谈何智慧的课堂呢?
学生私下里的话很多很多,而一上讲台就无话可说,请问这是学生的错还是老师的教育问题?私下讲的再多那是废话。学生的成绩很好,各门功课都很优秀,但做实验或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时却无从下手,请问学的再好又能有多少建树?
老师讲错了话,或者学生心理对部分问题表示不满,却不敢表达出来,请问这样的学生即使到了社会上又能有多少贡献?我想这很多问题都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种畏惧感,而为什么又会有畏惧感呢?因为老师会用严厉的手段来增加的威信。而真正的智慧课堂又是怎样的呢?虽然我知道就目前的环境来说谈智慧的课堂不太切合实际,因为真正能够运用到的实在太少太少。没办法,因为这就是中国目前的教育。而在我眼中的智慧课堂,不是单纯的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而是能够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发展,并且能够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去奋斗,尤其强调一下,这里的目标不是为了考取高分,或者为了考取名牌大学,在我看来这些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目标。而如何达到这些?我的观点有以下几点。
一、作为老师,传授知识固然很重要,而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目标更重要,在此我举个小小的例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学生将来希望自己能成为外企高级主管,而另一位希望自己能够作为一名资深记者。而针对这两位不同的学生我们俨然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作为前者,可能更需要的是平时交流的英语,而后者不单单是交流这么简单,而且需要对英文的读写理解更深一层。而现在的教育可能就只有读写,因为考试主要看中你的读写能力,虽然老师和学生都得到了高分,但背后的价值却很有限。
二、作为老师,是否有足够的智慧来开创智慧的课堂。这点可能是最为紧迫的。几十年的教育体系下,也许大部分人都是从认真学习才能得到老师这份稳定的工作。而自己上任后想的更多的也许还是怎么去让学生努力学习考高分,还是固守以前的教育模式。一步步跟着大纲走,一步步学习前辈的经验。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网上就能下载现成的PPT,在图书馆里就能买到很多很多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而这些我真的无法相信老师的智商会高到哪去。
问题的出现就要想办法解决。我觉得高中的教育可以更精彩,高中的课堂可以更智慧。也许现在无法实现,也许这只是异想天开。
首先,智慧的课堂需要细化,不仅仅是细化到每个班级,而是从班级中细化到每个学生。老师必须花费很大的时间去和学生交流,去探寻他们所需要的,再根据他们的需求来独自制定不同的策略。就像我上面所说的不同的理想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就拿英语举例,对于以后梦想着要做记者的学生我们在平常的读写训练中要额外鼓励他去多阅读,多写作。
其次,智慧的课堂应该不再是老师的舞台,而应该成为学生自己施展才华的平台。中国学生有种现象。就是台下很多话,而真正让他上台说话时却慌张的一句话说不出口。中国的教育很欠缺这方面,因为在大学考核或者平常的考试中这方面没有任何的评比,所以老师自然放弃了这一块的训练,而往往这方面却是最为重要的。而这一切老师却完全忽略了。或者他们压根就没想过需要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即使他们能够想象到以前上学时的那种紧张,能够想象到找工作面试时的那种胆怯,能够想象到第一次领导听课时的手忙脚乱,那他们很自然的觉得那只是过去,时间长了就能够适应。但他们这样的思想可能为学生带来的代价是无法预料和评估的。
再来谈谈幸福的教育。首先我对自己有个提问,什么是幸福?有人说和家人在一起生活就是幸福,也有人觉得赚很多钱就是幸福,也有人感觉平平淡淡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而也有人认为健健康康过一辈子那也算是一种幸福。而这些幸福可以说是建立在个人主义上的。在我看来这样的幸福是自私的幸福,这样的幸福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幸福。而在我看来真正的幸福必须具备一种责任心,我们是不是应该经常问问自己:“我们的国家应该怎么发展?”“我们的学校应该朝着什么目标发展?”“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家庭幸福,怎么才能让身边的人幸福?”“怎么才能给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国家带来什么样的贡献?”归结起来就是我们是否对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国家有一份应有的责任心。
如何达到这样的幸福教育,我觉得根本在于老师本身。首先让老师知道自己做作为一位知识的传播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责任心。自己是为了工资为了生存来教学,还是为了传播知识,教育更多的学生成才而做的老师。我想为了工资做老师的应该占绝大多数吧。现在的老师给学生很多的激励方法就是:“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好好学习,如果能找到公务员的工作这一辈子都很轻松。”“好好学习,到了大学就没人管,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也许就是老师很多惯用的教育方法。
真正的幸福教育就应该从灌输老师的思想开始,只有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什么是幸福,他们就能创造出幸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低智商社会》作者:(日)大前研一,千太阳 译中信出版社
【关键词】智慧;幸福;教育
阅读了《低智商社会》这本书后,让我内心无法安定。现在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还是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的智商越来越低下。整个高中的课堂几乎围绕着理论考试展开,由此而来的高压力、高密度的学习让这一代的学生完全失去了奋斗的方向,也可以说所有人只是为了一个方向而努力,那就是考高分。所以大量的考试试卷、学习辅导书铺天盖地。而现在的老师,也仅仅是关注自己三米内的事情。他们只需把自己班级的孩子管好,给他们施加很大的压力,让他们埋头学习,让他们丢下自己的兴趣,不管兴趣是好是坏,在老师的眼里,学生只有学习才是出路,这样的出路也许是学生自己的出路,但我想更是老师自己的出路。
也许你教的班级里的孩子有的将来会是很优秀的政客,有的会是很优秀的演讲者,有的会是优秀的艺术家,有的会是优秀的技术人员,有的会是优秀的管理人员,还会有很多很多其他的人才。而现在的课堂却一直停留在老师讲课学生被动的接受上,那又请问这样的环境谈何智慧的课堂呢?
学生私下里的话很多很多,而一上讲台就无话可说,请问这是学生的错还是老师的教育问题?私下讲的再多那是废话。学生的成绩很好,各门功课都很优秀,但做实验或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时却无从下手,请问学的再好又能有多少建树?
老师讲错了话,或者学生心理对部分问题表示不满,却不敢表达出来,请问这样的学生即使到了社会上又能有多少贡献?我想这很多问题都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种畏惧感,而为什么又会有畏惧感呢?因为老师会用严厉的手段来增加的威信。而真正的智慧课堂又是怎样的呢?虽然我知道就目前的环境来说谈智慧的课堂不太切合实际,因为真正能够运用到的实在太少太少。没办法,因为这就是中国目前的教育。而在我眼中的智慧课堂,不是单纯的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而是能够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发展,并且能够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去奋斗,尤其强调一下,这里的目标不是为了考取高分,或者为了考取名牌大学,在我看来这些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目标。而如何达到这些?我的观点有以下几点。
一、作为老师,传授知识固然很重要,而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目标更重要,在此我举个小小的例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学生将来希望自己能成为外企高级主管,而另一位希望自己能够作为一名资深记者。而针对这两位不同的学生我们俨然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作为前者,可能更需要的是平时交流的英语,而后者不单单是交流这么简单,而且需要对英文的读写理解更深一层。而现在的教育可能就只有读写,因为考试主要看中你的读写能力,虽然老师和学生都得到了高分,但背后的价值却很有限。
二、作为老师,是否有足够的智慧来开创智慧的课堂。这点可能是最为紧迫的。几十年的教育体系下,也许大部分人都是从认真学习才能得到老师这份稳定的工作。而自己上任后想的更多的也许还是怎么去让学生努力学习考高分,还是固守以前的教育模式。一步步跟着大纲走,一步步学习前辈的经验。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网上就能下载现成的PPT,在图书馆里就能买到很多很多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而这些我真的无法相信老师的智商会高到哪去。
问题的出现就要想办法解决。我觉得高中的教育可以更精彩,高中的课堂可以更智慧。也许现在无法实现,也许这只是异想天开。
首先,智慧的课堂需要细化,不仅仅是细化到每个班级,而是从班级中细化到每个学生。老师必须花费很大的时间去和学生交流,去探寻他们所需要的,再根据他们的需求来独自制定不同的策略。就像我上面所说的不同的理想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就拿英语举例,对于以后梦想着要做记者的学生我们在平常的读写训练中要额外鼓励他去多阅读,多写作。
其次,智慧的课堂应该不再是老师的舞台,而应该成为学生自己施展才华的平台。中国学生有种现象。就是台下很多话,而真正让他上台说话时却慌张的一句话说不出口。中国的教育很欠缺这方面,因为在大学考核或者平常的考试中这方面没有任何的评比,所以老师自然放弃了这一块的训练,而往往这方面却是最为重要的。而这一切老师却完全忽略了。或者他们压根就没想过需要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即使他们能够想象到以前上学时的那种紧张,能够想象到找工作面试时的那种胆怯,能够想象到第一次领导听课时的手忙脚乱,那他们很自然的觉得那只是过去,时间长了就能够适应。但他们这样的思想可能为学生带来的代价是无法预料和评估的。
再来谈谈幸福的教育。首先我对自己有个提问,什么是幸福?有人说和家人在一起生活就是幸福,也有人觉得赚很多钱就是幸福,也有人感觉平平淡淡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而也有人认为健健康康过一辈子那也算是一种幸福。而这些幸福可以说是建立在个人主义上的。在我看来这样的幸福是自私的幸福,这样的幸福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幸福。而在我看来真正的幸福必须具备一种责任心,我们是不是应该经常问问自己:“我们的国家应该怎么发展?”“我们的学校应该朝着什么目标发展?”“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家庭幸福,怎么才能让身边的人幸福?”“怎么才能给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国家带来什么样的贡献?”归结起来就是我们是否对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国家有一份应有的责任心。
如何达到这样的幸福教育,我觉得根本在于老师本身。首先让老师知道自己做作为一位知识的传播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责任心。自己是为了工资为了生存来教学,还是为了传播知识,教育更多的学生成才而做的老师。我想为了工资做老师的应该占绝大多数吧。现在的老师给学生很多的激励方法就是:“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好好学习,如果能找到公务员的工作这一辈子都很轻松。”“好好学习,到了大学就没人管,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也许就是老师很多惯用的教育方法。
真正的幸福教育就应该从灌输老师的思想开始,只有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什么是幸福,他们就能创造出幸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低智商社会》作者:(日)大前研一,千太阳 译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