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实现路径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23z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国之间的较量日益激烈,各个国之重器的诞生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离不开大国工匠的“匠人精神”。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之中,能够让技能人才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有所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在推动人才全面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就弘扬工匠精神与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我国正处于制造业由规模型向质量型转变,因此需要一大批工匠专业人士的支撑,促进我国从建设期向成熟期的顺利迈进。高职院校是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级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坚持不懈的进行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我国经济转型、建设转型提供智力支持。“工匠精神”中所崇尚的敬业、创新、精益求精等精神,是在这一各种思潮汇聚、人心浮躁的年代不可缺少的优良品质。因此,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成为当代高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这既是多样化的社会岗位需求和职业竞争的呼唤,也是国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一、“工匠精神”理论及其作用
  “工匠精神”是指一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对产品品质和服务对象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和职业品德,是体现个人坚守、坚持、认真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追求[1]。“工匠精神”不仅仅要求自身具备较高的责任感,可以更为敬业负责,往往还需要体现出精益求精的意识,要求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胜任力,在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上予以不断优化。
  “工匠精神”推崇的敬业、求精、创新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内容密切相关,更是技术继承、创新发展和职业素养的外在体现。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与“工匠精神”相融合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对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强化高职院校精神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用“工匠精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及教育理念
  继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和生产力成为我国的重点发展对象,长期以来收获了良好的成果。但是,由于现代科技和社会经济的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价值体系,“工匠精神”渐渐被社会淡忘。究其原因,是大家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过于片面和浅显,并没有深入探究“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
  为了将“工匠精神”更好的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中,高职思政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多关注新时代背景下的“工匠精神”,了解其实际案例,体会其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并利用信息科技的力量丰富自身的认知,并且从自身角度出发,潜移默化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实质等进行了解,保证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促使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最终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拓宽思政教育体系,营造“工匠精神”渗透环境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增加该课程的课时,课程内容也愈加丰富,但尽管如此,课程中涉及工匠精神的篇幅却很有限,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相关内容的机会较少,这一现象造成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理解较浅,多数学生仍然认为“工匠精神”涉及的仅仅是职业范畴,没有理解到工匠精神的普遍适用性[2]。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适当的拓宽思政教育体系,营造工匠精神渗透环境,通过多种途径打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带头作用,促进工匠精神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融合,一要考虑到思政教育与时代发展的关系,将理论知识与科技进步实际成果、如何有效推动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结合,将“工匠精神”的相关内容编入思政课程的指定教材,增加相关内容的学习章节,以此保证能够将工匠精神的知识内涵通过与学生学习和生活贴近案例传达给学生,深化工匠精神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二要尊重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充分挖掘思政校本课程资源,对其中含有“工匠精神”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凸显教育价值。且在工匠精神和学科知识融合的过程中,凸显出人文性、思想性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觉接收思想、人文、价值的熏陶,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品质,引导学生坚守学生的职业操守,既要传授给学生“工匠精神”的知识还要传授给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质,促使工匠精神教学过程专业化、体系化、综合化、科学化,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选择和需求[3]。三要利用思政学科具有的社会实践性,加强课堂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课堂讨论、设计竞赛、社会调查、社区治理等实践渠道,引导学生从校园实践走向社会实践,积极和社会,市场,国际接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共同体意识等,让学生做到学思用一致,知信行統一,逐渐提高学生的社会发展能力。
  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建设校园文化,将培养工匠精神和校园文化活动有效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建出更加适合的培育氛围。同时,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不断丰富校园活动的组织形式,净化校园环境,拓展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课下生活,使其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形成良好职业精神。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增强自身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激发创新能力,能够成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新时代高素质型人才,在此过程中,工匠精神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教师要力求从多个角度探讨培养路径和方法,进而促使学生具备更高工匠精神,使其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拥有专业技术能力,也具备现时企业人才需求的“工匠精神“品质,为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唐欣然,张季云,阚志霞. 新时代“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0):76-77.
  [2] 靖国华.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制约因素及路径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21(27):18-20.
  [3] 于冠华,张力展.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与课程思政改革实践[J].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1,15(2):61-65.
  作者简介:王珊珊,女(1984.7—),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管理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终末期肾病(LN-ESRD)患者肾移植的时机、疗效及术后狼疮活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LN-ESRD患者,女性14例,男性2例.年龄20~47岁,平均34.4岁.术前、术后狼疮活动指数(SLEDAI),移植时机,移植后免疫抑制剂使用,人/肾存活情况.结果 16例患者术后10 d内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内发生急性排斥3例(18.8%),用甲泼尼龙(MP)冲击治疗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和PBC合并干燥综合征(SS)3组患者抗60 000 SSA多倍体寡肽抗原表位(MAPs)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方法 人工合成60 000 SSA的MAPs,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BC、pSS和PBC合并SS 3组患者的抗MAPs抗体,比较各组抗MAPs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并分析各抗MAPs抗体与临床症状的关系.采用x2检验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始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上大量使用大数据,大数据的使用无处不在。本文介绍了大数据技术的基本概念,详细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计算机;大数据;应用  引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数据技术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大数据的出现推动了生活各个领域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创造了大量与教学
目的 对中国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基因前B淋巴细胞白血病转录因子(PBXl)3’端非翻译区的结构变异进行分析及功能研究。方法利用焦磷酸测序技术(Ryrosequencing)对273名正常人,633例狼疮患者标本进行rs3185695基因分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Pyrosequencing以及报告基因活性测定等方法进行等位基因特异性基因表达研究,分析P
期刊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为一累及多系统、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病,治疗上一直没有新的突破.而最近几年出现的基于SLE发病机制中不同环节的特异靶向治疗已发展成为治疗SLE的新趋势。
期刊
期刊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教育事业出现了明显的改变,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教师角色重塑,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对新媒体环境下教育教学发生的改变、教师角色的定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做好教师角色重塑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教师;角色重塑  新媒体是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为依托而产生的媒体新形式,包括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移动电视、触摸媒体、桌面视窗
目的 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滑液中存在的大量细胞亲环素A(CypA)是否可以上调RA滑液中细胞膜表面高表达CD147分子的单核/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及活性,并确定这一调节是否需要CDl47分子信号通路的参与。方法重组人CyPA(200ng/mL)刺激人单核细胞系THP-l细胞24h。进行实时定量RT-PCR及明胶酶谱分析MMP-2和MMP-9mRNA表达及酶活性
期刊
例1 女,20岁,因“多关节酸痛3个月,咳嗽、咳痰1个月”入院,查尿蛋白(+++)、潜血(+++),抗核抗体斑点型、胞质型(+)>1∶1000,抗双链DNA(dsDNA)抗体(+),多浆膜腔积液,眼底动静脉炎,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28分.肺部CT提示双肺片状浸润影,血红蛋白79 g/L,髓过氧
期刊
目的 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Foxp3的表达水平,以及Foxp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探讨其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5例RA患者和10名健康对照,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Foxp3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Fo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