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化疗期间血流感染情况分析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08611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首次诱导化疗期间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2009年8月至2015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确诊的204例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血流感染的病原、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并症以及预后情况。组间比较应用χ2 检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204例患儿中男116例、女88例,年龄8(1~14)岁。其中接受MAE方案(依托泊苷+米托蒽醌+阿糖胞苷)诱导患儿170例,接受IAE方案(伊达比星+阿糖胞苷+依托泊苷)诱导患儿25例,接受预激方案[阿克拉霉素或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诱导患儿9例。共有28例患儿发生血流感染,发生率为13.7%,其中26例患儿发生1次血流感染,2例患儿发生2次血流感染。病原谱中革兰阳性菌占53.3%(16/30),革兰阴性菌占40.0%(12/30),真菌占6.7%(2/30)。最常见的病原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6.7%,8/30),然后依次是链球菌属(13.3%,4/30)和大肠杆菌(13.3%,4/30)。12例革兰阴性菌中有3例为碳青霉烯耐药阴性菌,有2例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共有8例患儿(28.6%,8/28)因血流感染死亡,其中6例感染病原为耐药革兰阴性菌或真菌。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患儿血流感染发生率高于无严重粒细胞缺乏患儿[16.6%(25/151)比5.7%(3/53), χ²=3.933, P=0.047]。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热时伴随严重的中性粒细胞缺乏(OR=4.258,95%CI 1.097~16.524,P=0.036)是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

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首次诱导化疗过程中,血流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耐药菌感染预后差,严重粒细胞缺乏是显著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结缔组织病相关临界肺高血压(CTD-BPH)是指部分结缔组织病患者虽未达到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高于正常的肺血管压力。这部分人群未来发展为肺高血压的风险高,且与临床恶化和显著增加的死亡风险相关。本文主要就SSc相关临界肺高血压(SSc-BPH)的定义、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展开综述。
Background::There have been few real-life dose-comparing studies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ecukinumab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plaque psoriasis. We conduct
目的探讨表情识别能力不同的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对于基本表情识别的眼动注视特征及其与社交损伤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中山大学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发育研究中心2019年7—12月招募的42例6~9岁高功能ASD患儿,同时选取23名同年龄段的正常发育儿童。根据表情命名任务中的表现将高功能ASD患儿分为ASD-1组(能够正确命名高兴、恐惧表情)和ASD-2组(能正确命名高兴、不能
目的抗合成酶综合征(ASS)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病,本研究目的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漏诊率。方法回顾分析8例原诊断为pSS后筛查抗合成酶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全部病例诊断pSS符合2002年美欧共识小组提出的SS欧洲标准修订版或2016年ACR/EULAR SS分类标准,诊断ASS符合2010年Conners或2011年Solomon分类标准。临床事件中8例(
RA是一种可导致关节破坏、畸形及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病,T细胞在RA的发病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糖代谢的正常为T细胞供能在RA的发生中至关重要,因此,作者对近年T细胞的糖代谢在RA的发病机制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RA的治疗寻找新的途径。
白塞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系统性血管炎,以口腔、生殖器溃疡、眼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可累及神经系统、血管及胃肠道等。肠道累及通常发生于肠外表现之后,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是白塞病进展过程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肠白塞病诊断无特异实验室指标,鉴别诊断困难,易造成误诊误治。本研究通过回顾近年肠白塞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文献,总结其对肠白塞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期刊
目的总结干扰素调节因子2结合蛋白样(IRF2BPL)基因变异相关的癫痫患儿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6例IRF2BPL基因变异癫痫患儿的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表型和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儿中男1例、女5例,均以癫痫发作起病,起病年龄为3.5~7.0月龄;均有痉挛发作,1例兼有强直发作和强直-痉挛发作,1例有局灶性发作;均有发
痛风是尿酸盐晶体沉积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发病率逐渐升高,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还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急性痛风关节炎区别于其他关节炎有一个典型的临床特点,即部分急性痛风关节炎可以不经过药物干预,关节炎炎症可自发缓解。由此,本文将对急性痛风关节炎自发缓解机制作一综述,以期对痛风的自发缓解机制有进一步认识,对痛风的诊断及靶向治疗等有一定帮助。
RA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前就已经出现了自身免疫异常,临床关节炎实际上是一系列病理改变的顶峰。提前发现临床前期RA的蛛丝马迹是预防RA的核心,因此对早期RA自身免疫异常的识别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回顾临床前期RA发展的研究,对临床前RA生物标志物进综述,并讨论目前对临床前RA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