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In(NO3)3,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纺丝前驱物,然后分别在500、600、700℃时烧结得到三种In2O3纳米纤维.通过X射线衍射(XRD)仪、热重差热分析(TG/DTA)、场发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结果得知,500℃时In2O3的晶相已经形成,且粒径为最小,约为24nm,纳米纤维呈介孔结构.将三种烧结温度的In2O3纤维制作成气敏元件,测试对比了三种元件对甲醛气体的敏感特性,结果表明,500℃烧结得到的In2O3纳米纤维在工作温度为240℃时响应最好,对浓度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