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和CIN患者血浆APC和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的意义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wan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和子宫颈上皮内癌变 (CIN) 患者血浆APC和RASSF1 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检测的意义。

方法

收集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18例子宫颈癌和CIN患者[包括CINⅠ34例 (低级别组) 、CINⅡ和CINⅢ43例 (高级别组) 、子宫颈癌41例 (宫颈癌组) ]以及25例同期健康妇女 (对照组) 的血浆,其中31例患者 (包括低级别组6例、高级别组10例和宫颈癌组10例、对照组5例) 同时收集其子宫颈组织标本。采用自行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 (q MSP) 技术检测各组患者血浆APC和RASSF1 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评价其对子宫颈癌和CIN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结果

31例同时检测血浆与组织标本的患者中,血浆与组织对应标本中APC基因甲基化阳性符合率为3/5,阴性符合率为100% (26/26) ;RASSF1 A基因甲基化阳性符合率为7/9,阴性符合率为100% (22/22) 。低级别组和对照组患者 (合并后共59例) 中APC和 (或) RASSF1A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3% (2/59),宫颈癌组和高级别组患者 (合并后共84例) 为48% (40/8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APC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47.6%,特异度为96.6%。APC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与子宫颈癌患者的年龄、HPV感染型别、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状态无关 (P>0.05),而RASSF1 A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与子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 (P<0.05) 。

结论

血浆APC和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在子宫颈癌和CIN的诊断以及衡量疾病严重程度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妊娠期多重代谢异常聚集及妊娠期代谢综合征 (GMS) 的诊断标准,并对GMS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定期产科检查并住院分娩的309例单胎妊娠、子痫前期孕妇为子痫前期组,627例妊娠期糖尿病 (GDM) 孕妇为GDM组,1245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记录各组孕妇年龄、孕周、基础血压、入组血压、身高、孕前体质量、孕前体质指数 (BMI),
期刊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2000年1月至2012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产科共收治妊娠合并肥厚型心肌病患者28例,对患者的疾病诊断、心功能分级、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围产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 28例妊娠合并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孕前明确诊断14例 (50%),孕期首次诊断14例 (50%) 。 (2) 28例患者病种的分类中梗阻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估江苏省40~ 65岁妇女的自然绝经年龄与绝经相关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以在江苏省13个城市参加健康体检、年龄40~ 65岁的20 275例妇女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妇女的绝经年龄、一般健康状况及相关流行病学因素,并用Kupperman评分对绝经相关症状进行评估。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法及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别分析影响妇女绝经年龄和绝经相关症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胎盘基底板中玻连蛋白 (VN) 的表达及其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12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7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16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为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另选同期孕34周以前的15例健康孕妇为早期对照组 (因胎儿心脏发育畸形等原因引产者),孕34周以后的15例健康孕妇为晚期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