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的发生机制

来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dead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消化间期移行性腹合运动(MMC)发生机制。方法 应用胃十二指肠测压技术对35例MMC正常出现者的消化间期胃十二指肠运动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在检测过程中分别于MMC1、2、3期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胃动素(MTL)水平。结果 在MMC1期之后 最先出现收缩活动的部位是十二指肠中段和远端,收缩活动的起步点逐渐向胃窦方向转移,并伴随血浆MTL水平逐渐升高,当MMC3期出现时血浆MTL已达到峰值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泛昔洛维加拉米夫丁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对血清HBeAg血清转换的影响。方法 54例慢性乙型肝炎,根据治疗前血清ALT水平,分为A、B、C三组,各组随机分为两种用药模式:(1)联合用药(Ⅰ):泛昔洛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等与产细胞毒相关蛋白A幽门螺旋杆菌(CagA+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分为三组:即无症状对照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胃溃疡组,Hp感染以快
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研究进展姚桢姚秀文哈尔滨医科大学二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6肝癌之早期发现的实际目标与意义在于发现早期肝癌(earlylivercancer,ELC)。目前,尚无早期肝癌的明确定义。学界一般以瘤径
<正>生长抑素(Somatostatin,14肽)应用于多种临床疾病的治疗,如食管和胃静脉曲张出血、急性胰腺炎、消化系瘘管等,疗效确切.经人工结构改变后合成的八肽生长抑素奥曲肽(Octre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标准菌标NCTC11637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抗原变异。方法:利用血清学标定及菌溶免疫印迹研究HP LPS的抗原变异,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免疫印迹以鉴定NCTC11637及变异株的性质。结果 HP的
目的:克隆维甲酸诱导的人食管癌EC-109细胞分化相关基因。方法: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人食管癌EC-109细胞系分化的基础上,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DD)对EC-109细胞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前后的基因表达差异情况进
作者曾于2001年以精神性胃肠病的名称报告521例功能性胃肠病(FGIDs)诊治问题[1].从临床资料中可以得到一些启迪.兹探讨如下.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郭慧平柯美云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郑州450052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相关性基本被认可,但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即非溃疡性...
目前普遍认为,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对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行根除Hp治疗已成共识。我们自1993年-1998年6月采用铋剂为核心的“三联疗法”对胃镜室确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Hb)对肝硬化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57Co标记微球观察促红素长期治疗对肝硬化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应用荧光法测定大鼠血清NO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