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部要实施信息技术课中“研究性学习”的纲要中列出了六条目标,其中有一条就是“学会分享与合作”。信息社会的学习应该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学会与他人协作,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是信息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可以为学习者进行协作学习提供合作的空间和支持手段,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们之间的协作学习,既可以增强互助意识,又可以培养协作技能。
一、协作学习的概念
协作学习就是由多个学习者,在交互与合作中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学习者根据合作主题,借助一些手段结成学习伙伴,协商设计合作方案,讨论探索,展开合作行动,最终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模式强调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培养学习者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增强团体意识。协作学习具有的特点为:自发性、合作性、高效性、交互性、多样性。它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组织协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协作学习的优点与特点
协作学习的核心是让学习者在互动与交流中“共同”去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协作学习能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对人的认识、情感、技能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协作学习的优点表现为:协作学习可以促进学习者认知过程的重建,提高学习者思维的自由性、灵活性;协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习者积极的情感,增强学习者的团队协作意识,对团体产生参与感,认同感,归属感;协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协作技巧、人际交往能力等。
三、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方法
1.有效、有序地组织课堂教学
在带领学生上第一节计算机课时,我并没有急于展开教学,而是首先分组,将两人分为一小组,6个同学组成一大组,并告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互相配合,“三人行必有我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进步,另外组与组之间还要进行“较量”,互相促进。例如,学生进行指法训练时,因为键盘指法是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功,也是小学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难点,所以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自主学,主动练。在综合训练时,我让同组的两个学生配合好,一个同学操作时,另一个同学帮助指正错误。在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训练的同时,挑选打得又快又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巡视检查其它同学的练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练习一阶段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好胜心,当然自觉性、自信心也随之增强,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因为对于一项集体活动,只有合作愉快了,才有可能获胜。
2.延伸课堂,提供协作的平台。
我任教学校三至五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我在我校进行了一项小研究。采取了以下一些步骤和方法:
首先,向学生说明我搞这个研究的目的。告诉他们我这样做:第一,可以拉近我们彼此间的距离。因为他们作为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孩子,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在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我并不了解,这样做既可以使我对他们有所了解,又可以使我们的师生关系变得更和谐,使我和孩子们更能体现“朋友”关系。第二,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让他们知道现在和未来与人协作学习,能够与别人愉快合作对他们终生是有益处的。
其次,布置任务。形式是:课前谈话五分钟(每次上课后的五分钟时间)。
方法是:①每次两~三人合作;②在课外利用各种途径(报刊、杂志、图书馆、上网等)查阅、搜集一些资料;③上课进行介绍、演示、操作、讲解。
内容是:①感兴趣的音乐、歌曲、游戏、网站;②社会上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及事件;③计算机使用上的一些小窍门、方法;④计算机领域的最新软件、硬件等。
最后,具体实施、操作。
学生在搜集材料时,事先定好两个人要讲什么,并分头去找可以找到的材料,然后把找到的材料汇总、整理,最后有条件的同学打出一份报告,没条件的同学写出一份报告。在最后阶段,有条件打出报告的同学能非常细心的给报告做些精巧的装饰;没条件的同学也会用美妙的画笔勾勒出与众不同的报告。每次上课时,两名或三名学生拿着他们已经做好的报告做“课前谈话”。别小看这短短的五分钟时间,课下学生不知花费了他们多少心血才完成的。
四、遇到的问题
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刚开始做课前谈话时,学生并不是这样,两个人上来说了,有的只讲一两句话就完了;有的两个人对着报告一个人念一句,根本谈不上协作、合作,把报告念完就算大功告成了;而且有时两个人分工不均,有时两个人中只有一个人除了要找材料,还要写报告,而另一个同学只管上课念念,虽然这也是合作,也完成了这项任务,但是这里面并没有体现出两个人的协作与合作,一个人付出过于多些,一个人几乎没有付出。
针对这些问题,我又向学生重申了搞这个研究的目的,然后把一些好的报告拿给大家看,并讲解让为什么他们去做这份报告,用了哪些方法做出了这份报告。在讲解好的报告过程中,我公平对待每一份报告,不去管这是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做的,是好学生还是后进生做的,只要他们做的报告好,有特点,我就在各班做展示,通过一段时间的改进,很快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们由开始不愿两个人合作由老师指定,到现在积极主动找同学做报告;由不知怎么合作,到现在配合默契;由开始一人忙,一人闲,到现在两人协商彼此应该做些什么,都充分可以看出学生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协作的好处,也可看出学生们已经开始逐渐愿意与人协作学习了。
现在许多地方正在进行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它的培训也是提倡协作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个人、两人或三人形式进行学习,达到协作学习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互相合作,互相讨论,培养协作精神,而我个人认为现在的信息技术课正是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一、协作学习的概念
协作学习就是由多个学习者,在交互与合作中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学习者根据合作主题,借助一些手段结成学习伙伴,协商设计合作方案,讨论探索,展开合作行动,最终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模式强调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培养学习者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增强团体意识。协作学习具有的特点为:自发性、合作性、高效性、交互性、多样性。它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组织协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协作学习的优点与特点
协作学习的核心是让学习者在互动与交流中“共同”去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协作学习能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对人的认识、情感、技能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协作学习的优点表现为:协作学习可以促进学习者认知过程的重建,提高学习者思维的自由性、灵活性;协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习者积极的情感,增强学习者的团队协作意识,对团体产生参与感,认同感,归属感;协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协作技巧、人际交往能力等。
三、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方法
1.有效、有序地组织课堂教学
在带领学生上第一节计算机课时,我并没有急于展开教学,而是首先分组,将两人分为一小组,6个同学组成一大组,并告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互相配合,“三人行必有我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进步,另外组与组之间还要进行“较量”,互相促进。例如,学生进行指法训练时,因为键盘指法是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功,也是小学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难点,所以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自主学,主动练。在综合训练时,我让同组的两个学生配合好,一个同学操作时,另一个同学帮助指正错误。在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训练的同时,挑选打得又快又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巡视检查其它同学的练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练习一阶段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好胜心,当然自觉性、自信心也随之增强,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因为对于一项集体活动,只有合作愉快了,才有可能获胜。
2.延伸课堂,提供协作的平台。
我任教学校三至五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我在我校进行了一项小研究。采取了以下一些步骤和方法:
首先,向学生说明我搞这个研究的目的。告诉他们我这样做:第一,可以拉近我们彼此间的距离。因为他们作为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孩子,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在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我并不了解,这样做既可以使我对他们有所了解,又可以使我们的师生关系变得更和谐,使我和孩子们更能体现“朋友”关系。第二,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让他们知道现在和未来与人协作学习,能够与别人愉快合作对他们终生是有益处的。
其次,布置任务。形式是:课前谈话五分钟(每次上课后的五分钟时间)。
方法是:①每次两~三人合作;②在课外利用各种途径(报刊、杂志、图书馆、上网等)查阅、搜集一些资料;③上课进行介绍、演示、操作、讲解。
内容是:①感兴趣的音乐、歌曲、游戏、网站;②社会上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及事件;③计算机使用上的一些小窍门、方法;④计算机领域的最新软件、硬件等。
最后,具体实施、操作。
学生在搜集材料时,事先定好两个人要讲什么,并分头去找可以找到的材料,然后把找到的材料汇总、整理,最后有条件的同学打出一份报告,没条件的同学写出一份报告。在最后阶段,有条件打出报告的同学能非常细心的给报告做些精巧的装饰;没条件的同学也会用美妙的画笔勾勒出与众不同的报告。每次上课时,两名或三名学生拿着他们已经做好的报告做“课前谈话”。别小看这短短的五分钟时间,课下学生不知花费了他们多少心血才完成的。
四、遇到的问题
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刚开始做课前谈话时,学生并不是这样,两个人上来说了,有的只讲一两句话就完了;有的两个人对着报告一个人念一句,根本谈不上协作、合作,把报告念完就算大功告成了;而且有时两个人分工不均,有时两个人中只有一个人除了要找材料,还要写报告,而另一个同学只管上课念念,虽然这也是合作,也完成了这项任务,但是这里面并没有体现出两个人的协作与合作,一个人付出过于多些,一个人几乎没有付出。
针对这些问题,我又向学生重申了搞这个研究的目的,然后把一些好的报告拿给大家看,并讲解让为什么他们去做这份报告,用了哪些方法做出了这份报告。在讲解好的报告过程中,我公平对待每一份报告,不去管这是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做的,是好学生还是后进生做的,只要他们做的报告好,有特点,我就在各班做展示,通过一段时间的改进,很快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们由开始不愿两个人合作由老师指定,到现在积极主动找同学做报告;由不知怎么合作,到现在配合默契;由开始一人忙,一人闲,到现在两人协商彼此应该做些什么,都充分可以看出学生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协作的好处,也可看出学生们已经开始逐渐愿意与人协作学习了。
现在许多地方正在进行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它的培训也是提倡协作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个人、两人或三人形式进行学习,达到协作学习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互相合作,互相讨论,培养协作精神,而我个人认为现在的信息技术课正是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