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海绵状血管瘤10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u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纵隔海绵状血管瘤(CHM)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至2014年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例纵隔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

结果

10例患者就诊时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可见纵隔囊性肿块,但术前不能确诊。通过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病理确诊为CHM。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复发、死亡,最长随访时间为12年。

结论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极易误诊。如CT发现纵隔低密度肿物或肿物内有钙化,应警惕CHM可能。手术中肿瘤典型的外观特点结合穿刺和冰冻病理可明确诊断。手术完整切除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儿童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致病基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121例应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粪便中艰难梭菌致病基因tcdA、tcdB、tcdC、tcdD、tcdE、cdtA、cdtB,并对目标产物进行测序分析,任一致病基因检测阳性者设为CDAD组,致病基因均阴性者设为非CDAD
目的了解浙南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基因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LRTI)病情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连续5个流行年度浙南地区3家三甲医院5岁以下因LRTI住院患儿的鼻咽部分泌物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RSV抗原;每个流行年度随机抽取RSV阳性标本200份提取RNA,RT–PCR法检测RSV亚型,扩增G蛋白全基因序列并测序,同时收集RSV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AHI)≤5且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1、最低血氧饱和度<0.92的习惯性打鼾儿童的夜间血氧饱和度、睡眠结构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因习惯性打鼾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就诊的267例2~16岁儿童的全夜多导睡眠图(PSG),将病例分为原发性打鼾(PS)组(OAHI≤1)、临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
目的探讨《中华儿科杂志》2005至2014年载文基本情况。方法通过万方医学网数据库检索2005至2014年《中华儿科杂志》所有载文,对各年度载文总数及被引频次、载文作者分析、载文机构分析、单篇载文被引、网络下载频次、栏目及重点号分析、基金分析及主题词分析等进行分析,检索时间截至2015年1月。结果2005至2014年,《中华儿科杂志》共载文2 842篇,每年发表论文235~380篇,其中被引论文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3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结核和耐药肺结核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用SNaPshot技术,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新疆喀什地区肺科医院收治的250例新疆维吾尔族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病例组)和同期25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IL–23受体基因全部外显子及部分邻近内含子区的1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分析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