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血管生成素-1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af_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血管生成素-1(Ang-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AML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54例初发AML患者(观察组)、20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血清MIP-1α、IP-10、Ang-1的含量。

结果

观察组MIP-1α、IP-10、Ang-1的含量[(198.813±53.923)pg/mL、(2.332±0.745)ng/mL、(1.593±0.447)ng/m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53.309±44.475)pg/mL、(1.569±0.485)ng/mL、(0.838±0.333)ng/mL](t=3.369、5.133、6.856,均P<0.05)。亚组分析,在预后良好组、预后中等组、预后不良组中,MIP-1α的含量分别为(141.524±27.510)pg/mL、(196.370±31.966)pg/mL、(269.892±54.795)pg/mL,IP-10的含量分别为(2.085±0.332)ng/mL、(2.307±0.696)ng/mL、(2.685±0.348)ng/mL,Ang-1的含量分别为(1.248±0.454)ng/mL、(1.599 9±0.386)ng/mL、(1.951±0.359)ng/mL。预后良好组MIP-1α、Ang-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中等组和预后不良组(q=6.100、11.438、3.603,5.742,均P<0.05)。但IP-10的含量与NCCN预后分组无相关性(q=1.225、2.643、2.016,均P>0.05)。观察组血清MIP-1α、Ang-1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324,P<0.05)。

结论

初发AML患者血清MIP-1α、IP-10、Ang-1的含量在不同预后分组中存在差异,提示其可能对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对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PECL)患者微生物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6例(36颗)牙周源性PECL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正常正畸拔除者36例(36颗)作为对照组。采集样本的牙周袋、根管标本,检测标本中微生物感染情况,并分析牙周源性PECL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23颗患牙标本检出微生物,检出率为63.9%,以奈瑟菌属、棒状杆菌属、放线菌属、弯曲
目的分析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假阳性结果的原因,以期提高宫颈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病例20 353例,统计分析细胞学诊断结果,阳性结果的病例对比分析其组织学诊断结果,对其中160例细胞学诊断为阳性而组织学未检出肿瘤性病变的病例复习原细胞学片。结果20 353例中,637例细胞学筛查为阳性,阳性病例中388例有组织学对照,其中228例组织学诊断有异常改变,包括: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
目的评价宫颈环扎术治疗孕妇宫颈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因宫颈功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孕妇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25例宫颈功能不全孕妇中22例新生儿存活,3例流产,手术成功率为88.0%。结论宫颈环扎术治疗孕妇宫颈功能不全疗效肯定,手术时机宜选择在孕14~18周进行。
目的探讨新生儿锁骨骨折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 025例活产婴儿,发生锁骨骨折新生儿47例,对新生儿体质量、分娩方式、产妇年龄、产次、孕周、第二产程时间、宫高+腹围、脐带绕颈等潜在锁骨骨折危险因素实施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总结危险因素。结果3 025例活产婴儿,其中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47例,锁骨骨折发生率为1.55%;单因素结果提示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第二产程时间、产妇年龄、
目的探讨分析肺动脉(MAPD)/升主动脉(MAD)直径比对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COPD继发肺动脉高血压患者,设为研究组;再选取60例肺动脉压力正常的COPD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肺动脉与升主动脉直径之比来判断该值对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提示作用。结果研究组MAPD与MAD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1.04±0.01)与(0.83±0.02),t=12.572,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