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可多元,立意有深浅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bbbccc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年,广东的高考作文题型“稳中有变”,从2012年之前的话题作文、命题作文转变为现在“材料引”题型,题型的变化较大,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纵观近几年广东高考作文命题,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日趋稳定的特征,那就是命题材料往往会提供几个看似相反的写作角度,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定的对比关系,引导考生对某个现象、问题展开思考,从而进行审题立意。笔者在此把此类作文类型统称为“观点对比型”。从一元思维向多元思维的变化并日趋稳定,这反映了广东高考命题的日趋成熟。而其实,对对比题型的关注与青睐并非广东的首创,作为课改的实验区,上海的高考作文题型在此方面已作过有益的探索,并形成了一些成熟的经验。如2011年关于“一切都会过去”和“一切都不会过去”的思考,对比色彩非常浓厚,而2013年关于“重要的事情”和“更重要的事”的对比思考,其实依然延续着这样的命题风格。而这样的命题风格又不仅仅限于上海、广东,如2013年湖南卷关于“我愿意”的两种生活状态的对比,2013年安徽卷关于“为什么会这样?”和“为什么不能这样?”的思考对比,均属于“观点对比型”。
  从命题的特点来看,对比型的作文试题往往选取相异的行为、名言警句作为命题材料,提供两个看似完全相反的对立面引导考生展开思考,而这样的思考往往不是是与非、对与错的判断,而是对某种现象、主题的多元解读。应该说,这样的命题是社会多元价值取向的一个折射,社会存在本身就不是一个一元的单面体,而是错综复杂的多面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比型的作文题型应运而生。而在2013年的《广东高考年报》中即有这样的表述:“基本的写作角度通过三个家庭的态度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处理,在开放性与限制性上取得平衡,既保证了对材料的多元理解,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切入角度的任意扩散。这是很值得肯定的做法。”“对材料的多元理解”自然就应该包括对对比关系的接纳,而从命题来看,2012年的关于“生活在哪个时代?”的选择不就包含着过去与现在的选择吗?2013年关于“如何面对富翁的捐助?”不就包含着拒绝和接受的选择吗?所以,如何提高“观点对比型”作文立意的思辨能力,理应成为高考作文复习的一个重点。
  思辨能力,指的是思考与辨析的能力,而对比型的题目往往就涉及到对不同现象、行为、观点的思考与辨析,这样的思考与辨析往往不是非此即彼的对错选择,而是对某种现象、行为、观点的多元理解。那么,如何提高“观点对比型”作文立意的思辨性,主要有下面四个层次:
  一、初级层次。二选一,合理阐释。对于对比型的作文,题目往往会提供两个相反的观点供考生选取,因此在立意上,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任选其一即可,但是在行文中需对所选取的角度作具体而合理的阐释,要把看似抽象的概念、理论具体为对某个事例、现象的叙述分析,也就是化抽象为具体。试看下面2014年上海杨浦区一模关于“儒家强调积极进取,道家主张看淡放下”的作文片段:
  曼德拉放下怨恨,把怨恨留在身后的同时,也解放了自己。当年,曼德拉因反对种族压迫而入狱,饱受摧残。当他出狱当上总统之后,在就职典礼上,却恭敬地向当年虐待他的看守致敬,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曼德拉的举动令所有在场的人为之动容,其充满人生智慧的言语更令那些执迷不悟的人豁然开朗。确实,放下怨恨,看似是对他人的宽容,其实更是对自身的解放。
  本文段选取“道家主张看淡放下”的角度立意,通过举例论述放下的重要性,行文的关键是把“放下”这个概念具体为“曼德拉放下怨恨”这一例子,如全文均能紧扣“放下”这个角度展开行文,举例得当,分析有理,那也不失为一篇中上水平的考场作文。但正如陈妙云教授在多个场合提及“角度有优劣之分,不要放纵学生乱选角度”,面对对比型作文,简单的二选一,固然不能说不行,但仅仅只执一端,而罔顾其他,则如何也不能算是上上之策。且分析论证仅仅停留在呈现现象本身,而缺乏对现象的纵深分析,这样的具体阐释在思维上也显得不足,因此在思辨能力上,仅是初级层次。
  二、进阶层次。角度无优劣,立意有深浅。对比型的作文,所提供的角度往往不存在优劣之分,命题者仅是呈现了对某种现象、行为、观点的不同的理解和诠释,从立意来看,是给考生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间,但是考生要注意的是,尽管角度无优劣,但立意往往是有深浅之分的。同一个角度,有的考生仅仅停留在现象本身,而有的考生能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有的考生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呈现上,而有的考生能探求现象产生的原因,这其实就是立意深浅的分水岭。如2011年上海卷不管是选取“一切都会过去”的角度还是“一切都不会过去”的角度,立意的关键点均在对为什么的追问,而不是仅仅呈现“一切都会过去”或者“一切都不会过去的”事例。试看2014佛山一模关于“拆除报刊亭该不该”的作文片段:
  报刊亭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与重要性。它是部分市民工作的小窝,是他们留恋并赖以生存的“圣地”。他们并无年轻人的朝气与力量,也无文化人的思维与能力,他们有的只是让报刊传递社会的心以及他们挣钱养家的愿。报刊亭拆除后,他们的心,他们的工作,又将何去何从?况且,报刊亭可谓城市文化的驿站,报刊零售也可谓是城市的一份事业。拆除报刊亭,这种事业便若涸辙之鱼,奄奄一息。城市的文化也便失去了一块重要的拼图,显得残缺。当然,光临报刊亭亦是一些常年奔波忙碌的白领人士了解社会,体验人世的惯用渠道,若失之,便若失去心的一方皈依。故此,报刊亭之于城市,确实不可或缺。
  在“拆除报刊亭该不该”的选择上,作者认为不应该拆除,但文段并没有停留在不该拆除报刊亭的现象叙述上,而是往纵深思考,追问“为什么不能拆除”的原因,显得富于思辨色彩,这样的思考显然要比简单的呈现现象要深刻得多。
  三、高级层次。体现时代价值,彰显时代精神。一道优秀的作文题总是折射现实、反映时代,对比型的题目也不例外。因而面对不同角度的选择,从立意上看尽管任意一个角度皆可,但是总有一个角度会体现时代价值,彰显时代精神,考生在选取角度的时候要思考一下,哪个角度更有现实针对性?哪个角度能反映当下的时代困境?“文章合为时而著”,好的角度总是解决时代的困境,发出时代的声音。如2012年江西卷对于“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和“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这两个角度的选取,结合当下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这样的社会现实,选取前一个角度进行立意,则会更佳。试看2014年上海嘉定区一模“我们到底是快点还是慢点?”的作文片段:
  我们已然进入了一个快节奏的生活年代,好像什么都要强调速度,讲究一个“快”字,难道不是吗?你看大街上那些脚步匆匆的路人,还有各幼教培训机构挂在门前的写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横幅,还有各种古典文学作品的精华浓缩版,最好能让人一个晚上遍读四大名著。在强调效率的今天,“快”显得如此重要而突出,以致我们总是不断地奔跑,最终上气不接下气。我们总是匆匆,总是匆匆,但匆匆之后,蓦然回首,却发现身后一片狼藉。因为快,我们只顾着赶路,无暇顾及自己的健康,不断地加班,不断地竞争,以致不少白领年纪轻轻就是“亚健康”;因为快,为了比邻居家的孩子快人一步,我们过早地失去了欢快的童年;因为快,我们只是匆匆地一瞥,以致错失了多少次走进经典的机会。一路上,我们走得太快,身边的美景无暇顾及,身边的幸福无暇消受,朋友们,请慢一点吧,风景这边独好!
  我们到底是快点还是慢点?面对这样的对立关系,显然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选择,只要言之有理,考生任选其一展开分析论述都是符合题意的。但是如能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生存现状进行角度选取,则更佳,如果还是一味地强调“快点”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因为当下的时代缺乏的不是“快点”的效率意识,而是“慢点”的生活态度,所以面对对比型的作文,在选择观点角度时,能结合时代特征、生存状态合理选择,则更富有思辨色彩。
  四、综合层次。辩证思考,合理融合。辩证,指的是看问题的眼光全面,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而对立统一则无疑是辩证思维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论。因为,看似对立的两方面,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甚至可以融合在一起的,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一元选择。如2012年广州二模关于“改变世界和改变自己”思考,从辩证的角度考虑,这看似对立的角度其实是可以统一的,因为在某种条件下,改变自己其实也可以改变世界。再如2013广州一模面对对手是要“竞争还是赞美”的角度选择时,其实两者是可以融合兼顾的,竞争中不忘赞美对手或者赞美对手不忘竞争意识,这样的立意显然要比只执一端更有思辨色彩。试看2014广州一模“校服涂画该不该”的高分作文片段:
  诚然,校服涂画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审美需求,学生的涂画现象可以被理解,无可厚非。但是,机器猫和明星签名等等涂画内容必须使我们警惕。虽然学生具备了审美能力,但似乎学生们的心理尚未成熟,尚未对美和个性有恰当合适的理解,倘若学生对个性的理解仅限于喜爱动漫和歌手明星,这种审美认识难免有些肤浅鄙陋。
  本文标题为《校服涂画中的个性与审美》,从题目来看,显然是站在校服涂画是可以的角度立意,并且从“为什么”的角度进行纵深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在校服上涂画,是因为有个性与审美的追求,而作者在纵深思考的基础上思维也不失辩证,一个“诚然”,一个“但是”,辩证地看待校服涂画现象。这样的思考与辨析能力明显地胜人一筹,高分自然就是意料之中。
  所以,面对“观点对比型”的作文题型,备考有妙招,立意有方法,思辨层次更有高低之分,只有深刻地理解“观点对比型”作文题型与立意技巧,才能在考场上快马加鞭、一骑绝尘,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广东省化州市官桥中学)
  责任编校彭琳
  
其他文献
2019年9月21日,由李光洁主演的反映我国核工业发展历程的电视剧《激情的岁月》,在央视一套首播。而三个月前的6月29日,李光洁和美女演员隋雨蒙在北京领证结婚。7月3日,他在微博里晒出与妻子结婚的合照,并配文:“早安,我的太太!”  李光洁是演技派男星,主演了《杜拉拉升职记》《和平饭店》《流浪地球》等热播戏,荣膺第4届亚洲“彩虹奖”优秀电视剧男主角奖。隋雨蒙也是演艺圈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琅琊榜
常常远常宝华三十年后再同台  2018年12月21日,著名喜剧演员常远主演的影片《天气预爆》,在全国各大院线隆重公映,亿万观众见证了“美男子”常远的风采和演技。  常远出身相声世家,其爷爷是相声大师常宝华。2018年9月7日,88岁的常宝华因哮喘病在京离世。他曾经最大的心愿,是孙子能继承他的衣钵,因此他对常远细心栽培。那么常远为何会违逆爷爷的心愿,走上喜剧演员之路?祖孙俩又走过了怎样相杀相爱的温暖
2017年3月,河南省新乡市姑娘刘芸从医学院毕业后,追随恋人,入职新乡市一家牙科诊所。  谁知,在这家黑幕重重的黑诊所里,良知在沦陷,爱情也在沦陷……追随爱情:入职黑诊所  2017年3月,我刚从医学院毕业不久,22岁的我对未来充满向往。男友陆飞是我同校的师哥,他早我一年毕业,在市里一家口腔医院做医生。  说是医院,其实是家私人诊所,老板干了很多年了,也做出了名堂,两层楼面,内部五脏俱全。陆飞说:
2017年7月,上海市普陀区一栋居民楼里发生了一幕悲剧:该楼一居民家的男主人余强被携刀上门的前亲家冉长根捅刺多刀,当场身亡。曾经结成姻亲的两位老人,为何拔刀相向呢?  2018年3月,随着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二分院对该案提起公诉,案件背后的隐情得以披露——小儿女随性结婚生子,温馨小家长辈燕子衔泥  2012年初,冉骁和余雯燕这对不被父母看好的恋人分别向各自的家长宣布:“我们还是准备结婚。”这突然的消息
2018到2019年,腾讯视频推出大型素人类相亲节目《心动的信号》,点击率极高。由此,这种最新相亲方式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一二线城市也相继出现了此类相亲场所。  爱的信号小屋一般选址城市郊区的独栋住宅,设施一应俱全。单身男女报名后,经前期审核,条件适宜的8至10人,可同时入住小屋。这种相亲方式不同于以往的网聊见光死,或是快餐式的见面尬聊,它为都市男女提供了最自在舒适的接触方式,情愫持续发酵……201
三年苦恋一个孩子:还是没能在一起  2002年7月的一天中午,正在长沙一家物流公司上班的何力强,忽然接到一个陌生手机号码打来的电话,一个熟悉的女声带着哭腔说:“强哥吗?我是马婉丽,你能来一趟广州吗?芬芬病了,很危险……”  马婉丽是何力强的前女友,“芬芬”是两人的女儿。听说女儿病了,何力强立即向单位请了5天假,跟同居女友魏玲打了一声招呼,就买了火车票赶往广州。坐定,喘气,一声汽笛,拉开了岁月的回忆
他常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群众却给予这么深厚的褒奖,对此,唯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2019年1月23日的清晨,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声响,激荡在送行村民们的心上,隆隆如厚重的洪钟,抒发着村民们的感激之情,咚咚如山间的细雨,诉说着即将别离的不舍。这一天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派驻贵州省锦屏县罗丹村“第一书记”杨端明离任的日子。  天蒙蒙亮,锦屏县罗丹村委会的门前就聚集了许多村民,身着盛装
失恋的东北女孩林琳去埃及自由行,找了曹姐伴游。旅途结束时,曹姐托她带点草药回国。没想到,因这草药,林琳一下飞机就被抓进看守所……热情有毒:异国陪游求带货  林琳,1992年出生于贵州省黔西南地区的一个小镇,大学毕业后,她进入省会一家国企工作。2015年秋,与她相恋3年的男朋友提出了分手。为了收拾心情重新开始,林琳向单位请了假,办好了去埃及一个人自由行的签证。  林琳的闺蜜贝贝听说后,给林琳推荐了她
2016年6月9日,浙江湖州,太湖之畔。天,格外的蓝;风,特别的温柔。新鲜的空气里,飘着幸福的味道。  当天,湖州成了全国媒体聚焦之地。包括著名足球教练徐根宝、前国脚成耀东等在内的300余名大腕云集于该市,见证了47岁的范志毅与30岁的芭蕾舞演员张梦瑾的婚礼。  范志毅与张梦瑾年龄相差足足17岁,且有过两段失败的婚姻,还是一个单亲爸爸。他是如何突破心灵枷锁,鼓足勇气,俘获“小天鹅”芳心的?带着这一
2017年11月25日晚,上海市浦东区花旗银行大楼的巨型LED显示屏上,滚出了一条条告白:“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运”,“你愿意娶我吗”……游客纷纷驻足观望,有人大声回应:“娶她,娶她!”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在全世界面前勇敢地向男生告白的女孩顾菲菲,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系的博士生。6年前,一场大病,夺走了她近半只肺,其父不堪压力而精神性瘫痪,而她也因为服用激素药物过多,从一个身材曼妙的女孩变成了一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