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利弊分析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nge_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有利于我国引进外国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可能因企业规模扩大形成垄断、挤兑民族品牌。本文指出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正反两方面效应是由事物的两面性决定的,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它的正面效应,遏制其负面效应。
  关键词外资并购 国有企业 民族品牌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114-01
  
  跨国并购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迅猛发展,已成为目前外商直接投资的最主要表现方式。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世界投资报告》统计,我国跨国并购额2004年为67.6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606.3亿美元的11%。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
  一、 外资并购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政府对跨国并购国有企业的态度经历了从绝对禁止的冰冻期、相对开放的复苏期到目前的鼓励但有所限制的时期。
  商务部表示,在产业政策导向上,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及节能环保等领域,支持外包服务业发展,禁止投向“三高”(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领域;在投资地域上,鼓励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加快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的优势互补。中国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规定,对部分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和敏感性行业,持谨慎开放的态度,适当调整相关条目,限制外资进入或增加股比限制。
  现阶段中国政府关于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政策主要是由《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为核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构成的。
  另一方面,从外国投资者(主要是跨国公司)方面来看,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的趋势是:不惜代价并购中国的优势企业,形成行业垄断,而对发展潜力不大的国有企业则采取尽量压低价格。一位企业并购的专业人士称:“并购国有企业很容易,并购上市很难。”
  二、 外资并购国企为国有企业带来的福音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1996年底,国有资产持续亏损,国有资产流失已达6000多亿元,平均每天流失的国有资产达到1亿之巨。从1996年到2002年,我国就有5000家国有企业关闭和破产,还有2800家国有企业以破产或并购方式退出市场。大量的国有企业技术落后,效益不好,亏损严重,急需吸收外国投资来进行改造。而实践证明,许多国有企业利用外资重组后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世界排名第一的建材生产商法国拉法基集团,重组了已经停产一年多的重庆水泥厂,使这家累计亏损超过4亿元的企业起死回生。
  技术设备落后、技改资金不足是长期制约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一般拥有垄断性的专利和技术,这类无形资产的特点是生产成本很高,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为我们带来外国的专利、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我国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利用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促进我国经济与国际早日接轨,促使我国经济国际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曾经说过:“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大公司,几乎没有一家不是在某个时候以某种方式通过并购发展起来的。”
  三、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带来的负面效应
  虽然外资并购给国有企业带来了不少生机,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相关法律监督也不健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给我国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多方面的。
  第一,外国投资者在选择东道国和投资行业时总是以其利益最大化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往往忽略了东道国利益,甚至以损害东道国利益的手段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有经济学家指出:“本轮外资并购,跨国公司采取的手法往往是掠夺式和廉价式的,必须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未来收益必须超过15%,这三点成为跨国公司目前在中国收购活动的基本要求。”
  第二,资产评估机制不健全给急功近利的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中国政府的外资管理政策和体制缺乏具体法律法规的约束,存在很多漏洞,地方政府在利益的驱使下往往也随意执行。一些地方政府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在吸引外资过程中急功近利,盲目降低条件,增加优惠政策。甚至给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不平等竞争。一些地方政府把外资并购中国企业作为重大政绩,并出台相互攀比的优惠政策促进外资并购,在同等条件下宁可让外资并购,也不让国内资本进入。
  第三,在并购中无形资产的流失也让人非常痛惜。在外资并购国企的过程中,许多民族品牌慢慢消失了。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一个成功品牌的塑造和形成,往往需要几代人努力,一旦流失,再想形成一个品牌则是极其不易的。在外资并购国企的过程中,不少国有企业为了引进资金和技术,不仅将企业拱手相让,甚至低价或无偿出让品牌、商业信誉、原材料供货渠道、商品销售网络等无形资产。不仅如此,在并购国有企业后,有的外方利用中方品牌的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推出自己的品牌,逐步减少直至停止使用中方商标。据统计,我国现有的二十万家合资企业中,有90%以上的企业使用外国品牌。外资并购时往往要求以外国品牌代替民族品牌,如著名的民族品牌“洁花”被“海飞丝”、“飘柔”所取代,上海家化的“美加净”被美国的“庄臣”取代。在众多并购案件中,外方买断或许可独占中方品牌后,并不积极使用而是将其束之高阁。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起又一起的跨国并购浪潮,跨国公司已经在各国的经济生活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在给我国国有企业带来很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更多挑战。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跨国并购国有企业的正面效应并有效利用之,又要警惕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所以存在负面效应,是由事物的两面性所决定的。我们不可能消灭它,但可以努力把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在这个经济大潮流中既充分利用外资又不丧失自己的民族品牌。
  
  参考文献:
  [1]吴伟央,贺亮,邸智源.跨国公司并购法律实务.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史建三,石育斌.中国并购法报告.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赵炳贤.资本运营论.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4]王红茹.跨国巨头中国展开廉价掠夺式并购.中国经济周刊.2006(2).
  [5]王靖,蔡永民.跨国并购对中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08(6).
  [6]孙效敏.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评估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及最终结果的评价,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水平。本文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金融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质量的测评,希望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金融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质量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金融学;双语教学    近年来,金融行业对国际化人才需求旺盛,同时金融行业也是国际化程度较
There is more to Xu Dongdong’s compositions than first meets the eye Xu Dongdong’s daily routine is littl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his cohorts.He said that he
期刊
当今社会,悬赏广告已日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但由于我国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对其进行规范,以致司法实践中执法不一,问题丛生,给立法和法律理论研究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
商标权与在先权的冲突现象危害严重,应予重视,但在先权的概念与特征尚未明晰,保护在先权的效果差强人意。本文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找出解决商标权与在先权冲突的原则与对策。
The recent broadcasting of the four-episode documentary Brightness and Haze—Retrospect on World War II by Germany and Japan on China’s national broadcaster CC
期刊
Seventy years after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WWII), many people outside China remain uninformed about the country’s role in the conflict and the sacrifices its people made in resisting Japanese invade
期刊
患者,女,40岁。因呼吸困难伴声嘶4个月,加重3d就诊。4个月前感冒后出现憋气、声嘶,逐渐发展为呼吸困难,无咳嗽及咯血痰史。在外院以“支气管哮喘”给予“氨茶碱、青霉素”等
所有人都一样,在没有遭遇爱情时把爱情想象成美好的蓝图,一旦触及,却是铁马冰河,这一点,潘恩就有深刻体会。1潘恩记得第一次看到苏小苏是在古老苏州春天的某个瞬间。他确定自
期刊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文中就如何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