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的动脉造影表现和介入治疗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r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的动脉造影表现并采用新的介入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方法观察7例KTS患肢动脉DSA的影像表现.采用经导管患肢动脉内注射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平阳霉素用量6~12 mg,超乳化碘油4~8ml)治疗.观察术后疗效、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动脉造影显示患肢少数动脉2、3级分支增粗,软组织内可见部分斑片状染色伴大小不等血窦显影(5例),引流静脉增粗(4例)和浅静脉迂曲扩张(5例).病变区碘油沉积良好者6例,1例碘油沉积欠佳.术后随访13~30个月,肢体肥大明显回缩者6例,大腿的周长接近正常肢体,1例病情无明显变化.1例于1年后局部轻度复发.主要术后反应:均有肢体中至重度肿胀和轻度发热,另外有一过性血清转氨酶升高2例和肢端麻木1例.并发症为局限性皮肤坏死1例,经治疗痊愈;另1例出现患侧足拇指背屈无力,治疗无效.结论患肢动脉造影可以显示KTS部分畸形血管.PLE动脉内灌注治疗KTS引起的患肢肥大具有较好疗效.由于本疗法可能有较严重的副反应和并发症,应慎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血液氧饱和水平检测(BOLD)技术在脑皮质运动区肿瘤神经导航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8例脑肿瘤随机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28例.肿瘤涉及第一运动区(PMA)18例;运动前区(PM)18例;第一运动感觉区(PMSA)11例;第一感觉区(PSA)9例;辅助运动区(SMA)2例.试验组运用手运动激发模式,行BOLD成像定位皮质运动区,并与MR的导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的脑血流变化,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及其机理.方法 6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前用TCD测定被动运动肘关节时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后,进行12周康复治疗.并在治疗前、治疗后6周和12周时用Fugl-Meyer量表评定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根据12周后运动功能评分,分为A组、B组及健康对照组(C组),分别与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进行比较.结果 A组和B组治疗前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手术前后外周血中MAGE-1、SSX1及CTp11基因mR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OLT手术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上述3种基因的表达,并对26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HCC患者术前PBMC中MA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体外增殖、分化为软骨样细胞的影响.方法24只兔等分为4组,抽取骨髓,分离基质干细胞,体外连续传代培养,A组为基础培养液,B、C、D组分别加入TGF-β1、b-FGF、TGF-β1和b-FGF,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特征,阿新蓝染色,Ⅱ型胶原mRNA表达情况.结果B组细胞形态变化、C组增殖
加强临床会诊管理是提高医疗诊治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回顾分析临床相关资料,发现临床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是专科医生受专业限制、病史资料搜集不全和过分依赖辅助检查及临床思维片面局限.提出加强临床会诊管理非常重要,它可以解决临床难题,提高诊断准确率;促进技术,提高抢救成功率;培养和提高年轻医生的诊治水平;保护患方利益,减少医疗纠纷.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执行会诊制度的几点措施:修订会诊标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