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索青蛤人工育苗技术,2001年7~8月,利用72 m3水体进行青蛤人工育苗试验.采用阴干5 h+流水3 h对亲贝刺激催产,以叉鞭金藻、扁藻为饵料,培育幼虫,以100目筛绢网筛出的细海沙
【机 构】
:
丹东市水产研究所,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青蛤人工育苗技术,2001年7~8月,利用72 m3水体进行青蛤人工育苗试验.采用阴干5 h+流水3 h对亲贝刺激催产,以叉鞭金藻、扁藻为饵料,培育幼虫,以100目筛绢网筛出的细海沙做附着基,自亲贝产卵起历时20 d,培育出壳长(318~487) μm的双管期稚贝9 250万粒,浮游幼虫培育成活率86.7%,底栖稚贝培育成活率平均85.6%.结果表明,试验中所采取的方法是简便可行的.
其他文献
本文从阐释以人为本的内涵入手,简要分析了医务人员思想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充分尊重员工、完善激励机制、创新教育手段和弘扬企业文化四项措施,来激发
对淡水鲨鱼的内、外部形态结构进行了描述,并绘制了外观、内部构造、上下颌、鳔、尿殖系统、消化道、肛门与尿殖孔的图谱;介绍了淡水鲨鱼的生态习性与病害防治技术.
在水温16~18 ℃的野外条件下,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水环境中碱度、pH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pH为7.0~8.5、盐度为0.18 g/L时,
为了确定池塘主养黄颡鱼的合理放养密度,选择3口池塘,鱼种规格为8.5 g/尾,采取相同饲养方法,分别按45000尾/hm2、60000尾/hm2、75000尾/hm2放养.黄颡鱼2号池的成活率为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