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语言实践 彰显文本育人价值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on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品质,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心所在。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和培养,课堂教学应顺势而为,真正依托教材,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进行转变,体现学生的语文实践。把握语文核心素养的深刻内涵和目标指向,充分发挥教材的教学价值与育人功能,让学生经历真实的语文学习过程,已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据此,通过不断地分析教材、研究目标、选择教法和学法,很多教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路。下面结合统编语文一年级下册《彩虹》一课的教学,谈谈如何在课堂中体现学生语言实践的过程。
  引导识字
  从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先出示漫画故事《虹》,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虹”字的演变过程,并带着这种好奇心去学习;然后,教师再相机引导,学生便很快就能了解到“虹”为什么是虫字旁。依“虹”而行,渗透字理识字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虫字旁”的字的特点,初步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另外,还应关注文本生字的特点,引导归类识字,比如三点水的字、四点底的字,以及认识新偏旁“衣”,动画演示“衣字旁”的变化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关注学情,通过游戏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偏旁的特点,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进行有效的拓展训练,巩固和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
  指导朗读
  在目标设定上,教师既要关注到文本的人文内涵,还要关注语文要素的呈现。在识字写字教学的基础上,依托文本的特点,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将朗读指导的目标定位为“读好反问句、掌握长句中的停顿”,并且在朗读的基础上关注人文情怀,读出童真童趣和对家人的关爱之情。
  针对一些长句子,教师可以采取游戏“词语穿衣服”的方式,降低难度,帮助学生学会读。比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的一句:“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针对这句话中逐次出现“水壶”“浇花用的水壶”“那把浇花用的水壶”,教师可以最后出示“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步步引导,使教学目标的呈现方式变得浅显易学,以一带多,将本文中出现的其他问句及长句适时加以训练,体现了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那么,紧接着一系列的动词句式,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边做动作边想象,然后通过游戏读、教师范读、分层次读等方式,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长句的朗读技巧,并能在相似句型中加以运用,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读好长句子,无疑助推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及语感的培养。
  体会内涵
  激发学生想象这一教学方式特别适合于小学低段教学,利用想象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及逻辑的递进,随着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目标体系的逐级递进,学生的想象力也会逐步提升。
  《彩虹》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作者用富有童趣的語言,写了“我”看到雨停后天空中美丽的彩虹,从而把它想象成一座彩虹桥,通过儿童化的想象及语言描述了与家人生活的情景,体现了对家人的关爱之情。这些想象是孩子幼小心灵的美好夙愿。“我”希望在彩虹桥上替爸爸浇田,希望拿着妈妈的镜子照着妈妈梳头,希望将哥哥做的秋千挂在彩虹桥上,荡来荡去。三段内容的结尾都是“你高兴吗?”,体现了小姑娘希望家人高兴,并且使我们感受到了家人之间的和睦及相互关爱之情。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人文内涵的提炼时,可以采取以读代讲的方式,边读、边听、边思考:“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你有过这样的想法吗?”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教材了解如何进行合理的想象。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及情境表演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加深感知了小姑娘对家人的关爱之情,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品格。这种品格不仅是外显的人格的形成,而且蕴含着语文学习中良好的言语品质,进一步体现了学科的育人价值。
  迁移运用
  小学低段教学的重点为识字、写字。在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用“高”字作为指导重点,通过编口诀“一点一横长,扁口下面藏”来了解汉字的书写规律,引导学生发现“高”字的特点,识记“高”字的写法,并相机进行练写。这一环节不仅使学生感受到发现的喜悦,培养了写字兴趣,还在课堂上进行书写训练,当堂评改,提高了书写能力。另外,走进教材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走出教材,落实于运用。所以,结合本课中“如果……不就……”的句式,教师不仅引导学生读出儿童想象的语气来,还能够结合生活仿说句子,做到了有效的迁移运用,培养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江苏省特级教师、小学语文名师薛法根曾说:语文核心素养聚焦于“语言建构与运用”,旨在通过丰富的言语实践,实现“语言与思维、审美与文化”的同构共生,体现了语文课程鲜明的“言语性”。它超越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二元思维,指向语文课程的价值目标,即培养“运用与创造语言”的现代公民。本着这一理念,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如何发挥教材的最大功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一节课不足以完全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精髓,但足以打破教师传统教学的思维。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课例研究已然在路上,让我们不断努力,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其他文献
公路要跨越沟谷、小型河流、人工渠道等就必须修建一些用途不同的构造物,最常见的排水构造物就是小桥涵。就个体而言,小桥涵数量少,工程不大,费用低,但对一条公路而言则数量多、分
通过开展施工标准化活动的实施,将标准化要求贯穿工程施工各个环节,主要目的是建设优质高速公路工程。不仅要保证工程的内在质量,对桥梁的外观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近几
有效教学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焦点问题。现今教育界对于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社会、学校、家庭等宏观层面对学生语文学习行为的培养、学习积极性的提高的影响,而在微观方面如学生脑的功能、脑的工作原理等方面解读不够。因此,大部分教育工作者不依据大脑的规律来设计和实施教学,导致出现教学效能低下的现象。本文力求从教育神经科学视角解读学生语文学习机制,以教育神经科学为切入点探究一条适合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高填方路基病害的原因分析在进行公路勘测设计时.未对高填方路基地带的地质情况作详细调查,对工程地质不良地段的填方基底没有特殊的处理方案.有的甚至将填方直接填筑在土壤密度
摘要:教育督导是推进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教育督导工作在发挥其监督、指导、评估、反馈功能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针对性制定相关督导评估方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教育督导;提升路径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教育督导工作的落实,是确保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有序提升的关键环节。立足小学教育现状,
选择桥梁桥型应该结合当地地形、地物、周围环境等.同时顾及到形势的发展变化.原有的桥梁结构已不能满足目前的需要.因此要不断探索和采用新的结构。结合桥梁的选型原则.对于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