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嬗变

来源 :黑龙江史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k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毛泽东从主办工人夜学、创办自修大学到创办工农运动讲习所,其思想经历了从教育救国论到教育服务革命救国论的转变,其内容表现为人格主义的国民教育、平民主义教育和革命主义教育。形成了他教育服务革命、革命不离教育的职业革命生涯的特色。 From the time of hosting workers’ night studies, setting up self-study universities and setting up workshops for workers and peasants, Mao Zedong’s thinking has undergone a transformation from education to save the nation and education to serve the revolutionary salvation by nation. Its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nationalistic education, populism education and revolution of personalityism Education. Formed his education service revolution, the revolution is not far from education, professional revolutionary career characteristics.
其他文献
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从最初的亚里士多德的"城邦"理论,经由西塞罗、洛克、黑格尔的发展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的深化.都对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主要代表者.其思想对后世有很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孔子的人格修养学说进行了概括和论述.而且,这些观点对于解决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问题亦具有现实意
本文根据有关古代文献的记载、民间的传统.对女娲两大创新功德:造人和补天,做了全面而系统地论述.女娲由于感到大地上很荒凉、孤独.为了增加新生机和新气象,而萌发了造人的创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统一整体,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
本文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表现形式.
本文通过分析一篇优秀文章中闪光的内容为何长久不衰,分析作者及文章主人公的品质,看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谈到大学生就业、创业时应该怎样着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并把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为今后经济社会建设的重点.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发展被诠释为包括物质文明、精
草书是书法创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和人文环境中所产生的艺术成果,草书的创作和草书艺术的发展过程必然受到不同时期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本文试从公众人文素养、价值需求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开始全方位参与联合国的有关组织与行动.中国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认识和观察阶段、有选择的灵活参与
地域文化对人的性格思想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巴蜀文化作为中国一个较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对许多名人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考察巴蜀文化对邓小平品格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