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猎手”张文宏:这个硬核医生令人上瘾

来源 :家庭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on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能欺负听话的老实人!”“连你都觉得闷,病毒也会被‘闷’死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海市医疗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金句频出。身为病毒专家的张医生敢医敢言,说话接地气。在新闻发布会上,他经常用冷幽默为紧张不安的同胞们宽心;治病救人的间隙,他坚持每天推送科普公众号文章,篇篇直抵人心,成了“全民防疫手册”。
  一时间,张文宏成为网络红人,被誉为“小钟南山”“医学界的李佳琦”,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旦关注,长期感染”。这个令人“上瘾”的医生到底是怎样的宝藏?

小镇走出的博士后成了感染科的“活招牌”


  瑞安是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1969年,张文宏出生在瑞安一个小镇的普通家庭里,他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便一直发奋读书。
  1986年,张文宏的论文《论温州模式》在华东地区“中学生政治论文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17岁的他第一次走出瑞安,赴上海领奖。面对那些来自大城市的优秀高中生,领奖台上的小镇少年张文宏有点紧张和自卑。他在心中暗暗立志,要考进大上海的高校!
  第二年,张文宏果然以优异的成绩被上海医科大学录取。他专修临床医学,选择8年本硕博连读,毕业后顺利进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工作。
  2003年“非典”来袭,上海出现第一例SARS病毒感染者,为此,他推迟了去哈佛进修的时间,主动请缨进入隔离病房。
  张文宏的老师翁心华是复旦大学的终身教授,时任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疫情防治组组长。“非典”期间,他们师生齐心,创造了“1700万人口仅8例感染”的奇迹。翁心华团队也由此被称为“中国感染科梦之队”。疫情过后,翁心华还与张文宏共著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这是国内第一部介绍SARS病毒的专业书籍。
  后来,张文宏又赴香港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做访问学者和攻读博士后。在美国时,哈佛医学院每周都有医学界的顶尖学者来演讲,讲座时间通常在中午,还提供免费餐饮。张文宏场场不落,如饥似渴地汲取最新的研究和观点,顺便还能省下一顿午餐的花销。
  优秀的人,往往比常人更加自律和刻苦。正是因为他在求学路上披星戴月地奔跑,才有了后来说“真话”的底气和资格。名师出高徒,学贯中西又继承了老师衣钵的张文宏,后来像翁心华一样,成了华山医院感染科的“活招牌”。
  从2013年的H7N9禽流感病毒,到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再到如今的新冠病毒,处处都有张文宏的身影。在他的带领下,华山医院感染科连续9年稳居中国感染病学科榜首。想要在传染科领域做先进带头人,要有过硬的知识储备,更要有常人没有的勇气,张文宏这样的人才,自然会受到同事和大家的敬重。
  但从令人敬重到令人喜爱,就需要一定的人格魅力了。网上有一段18分钟的张文宏演讲视频,流传很广。讲台上的他自信、幽默,侃侃而谈。他称试用药就像女朋友:“试验结果出来前不知是不是老婆。”超快的语速,代表他对所讲内容深谙于心;幽默通俗的表达,是他真的在意科普的意义——科普讲座的目的不是秀专业,而是向广大群众传递知识。许多平常听不懂的专业术语,他一说你就懂。
  张文宏称自己的职业是“病毒猎手”,别人追逐理想的时候,他们追逐现实。“现实就是病毒每年都在变异,一直与我们同在,虽然不知道下一次全球大爆发是什么时候,但它肯定会来,就像当年令人闻之色变的天花、霍乱一样,所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这是他在那段视频里说的话。“幸好,虽然世界是不确定的,但是預防措施是非常确定的。”张文宏继而给听众宽心,说按照目前中国的医疗科技水平,已知病毒可在几小时内找到是哪一种,未知病毒也可以通过恢复基因序列,找到原型。
  大家听了他精彩的演讲才明白,原来,正是无数个像张医生这样的人顶在前面,保护着我们,大家才得以岁月静好。

其他文献
当“吸猫撸狗”成为一种日常,我们身边有爱的“铲屎官”便越来越多。无论是朋友圈、微博還是各大社交网站,“猫奴狗主”们的晒宠照片以及养宠日记更是火力全开。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们之所以俘获了这么多人的心,除了擅长撒娇卖萌外,还能满足很多人的心理需求。但在享受萌宠陪伴的同时,有些隐形风险也不容忽视。比如宠物治病所需医药支出,宠物咬伤他人、损坏财物的赔偿……这些都要主人来承担。对理性的“铲屎官”们来说,可以转
哈里和杰米是一对兄弟,他们的父亲专门从事金银首饰加工。父亲的手艺很好,远近闻名,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达官贵人,只要加工金银首饰,都会来找他。父亲靠着收取加工费,使哈里和杰米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哈里和杰米从小耳濡目染,对金银首饰加工非常感兴趣,觉得其乐无穷。因此,父亲便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了他们。哈里和杰米都一心一意学手藝,后来又帮着父亲从事加工工作,没多久,他们的手艺就和父亲不相上下了。后继有人,父亲
“生活是很好玩的。”这是作家汪曾祺的一句名言。汪曾祺曾被下放到河北省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改造,可谓饱受生活之苦。他却能苦中作乐,在被要求画马铃薯图谱时也欣然接受,甚至为能品尝到多种口味的马铃薯而“沾沾自喜”,乐呵呵地说:“全国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种马铃薯的人,大概不多!”  豁达之人常有,像汪曾祺这样能让苦日子开出花儿来的却十分难得。他对一草一木、一虫一鱼皆有兴致,哪怕生活再窘迫,他都能体
清风山后山,山高林密,人迹罕至。  可是现在,明明是青天白日,但方圆十丈之内,却尘土翻腾,飞沙走石,连一丝阳光都透不进来!  恐怖的嘶叫声中,一条长三丈,成人腰身一般粗细的青色大蟒,正蛟龙般翻腾着,不时张开布满硕大毒牙的大嘴,攻向围在他四周的七个青衣人。  七个青衣人清一色的道袍,清一色的长剑,一看便是师出同门,只是年纪相差不少,大的已有四五十岁,而最小的一个,看上去顶多只有十三四岁。  再仔细看
南宋末年,在江南的童家村中,有一个名叫童林的秀才,虽然学问不高,但对斗蟋蟀却很有研究,多年来鲜有败绩。因此,人们送给他一个外号“蟋蟀统领”。当时,全国盛行斗蟋蟀,童林也成了大家眼中的名人。  不过,自从成家后,因为媳妇管得紧,童林也收敛了许多,不敢将蟋蟀养在家里,都偷偷存放在朋友的房中。  这天,同村的陈元道来找童林:“喂,‘蟋蟀统领’,我的一个朋友听说你是位高手,想和你约斗一下,你有兴趣吗?” 
李欣的故事  作为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我最盼望的,不是棒棒糖,不是小玩具,而是老师给我的笑容,那笑容,对孩子来说就像花儿那样的美。可是老师见到我,总是皱起眉头一脸的无奈。  我能理解老师,不知为什么,我控制不了自己的笔,字总写得歪歪斜斜,张牙舞爪。每次作业本交上去,老师都会皱起眉瞪着我:“注意书写。”我的脸会像着了火一样的烫,低下头,努力地搜寻着地上,看看有没有缝可以钻进去。  唉,我真的是努力地
一天,我整理单位资料时,发现队长个人履历表的“政治面貌”一栏中,居然填着两个让人触目挠笑穴的大字:“清白!”再往下看,在“婚姻状况”一栏,幽默地挤着“正常”二字!  要知道,我们队长虽然“官”职不大,但颇具特色,“威武”“肃静”“回避”这几个颇有复古风的词儿,可是他“出口率”较高的关键词。想想队长平时的凛然,再看看这白纸黑字,我顿时笑得前俯后仰,拿起手机,“咔嚓”一声,把这一纸欢乐拥堵的履历定格在
(1)  “丁丁当——丁丁当——”电话的音乐铃声响起,我极不情愿地从电脑前起身,去接电话。  “您好!”一个非常好听的小女孩的声音,“我可以跟你说会儿话吗?”  我的脑子里立刻冒出几个词组来:骗钱?推销?  “小寒,”对方竟然叫出了我的名字,“你就陪我说几句话吧,五分钟,就五分钟,可以吗?”  五分钟?我心里思忖了一下,以我的智商,不至于五分钟内,就上了一个小女孩的当吧。  “我给你打这个电话,就
那天一回到家,老许和老妈就围了过来,让我上网查查中老年人怎么保持身体健康。我依言搜索起来,一字一句念给他们听:“按时作息,不抽烟、不喝酒……”老妈说:“我就说你不该喝酒的,回头该把酒收起来……”一回头,老许的身影早没了。老妈一拍大腿,火急火燎地打开橱柜,里面的酒果然全没了。  老妈叉着腰吼道:“老许,把酒交出来!”片刻,老许抱着好几瓶酒出现在大门口,一只脚还在外面。他眼巴巴地瞧着我:“闺女,我不喝
女人总觉得衣柜里少了一件应季的衣服,尤其是换季的时候,穿单衣有些冷,加外套又显臃肿,真是令人头疼。一个周末,我约了好友阿紫、阿溪、李菲一起去逛街,想填补衣柜里那点缺憾。  阿紫是一家知名时装品牌的平面模特。她远远走来,就吸引了我们和众多人的目光:一身深咖啡色西装套装,内搭一件粉色紧身毛衣,斜挎肩包,双手插在裤兜里,脚下一双棕色马丁靴。柔中带刚,有点又雅又痞的劲儿,帅气又不失女人味。  “走路带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