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美国AECT主持实施的FutureMinds项目从项目的历史必然性到项目的实施精要和基础架构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提出此项目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启示,即要从系统论、教育生态学、教育未来学和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论证实施教育范式转型。
关键词 FutureMinds;范式转型;系统论;教育生态学;教育未来学;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9-0006-02
Enlightenment to China Education Imformationization from American Project FutureMinds//Wang Zaijun, Wang Jing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explored the American Project FutureMinds implementation presided by AECT, from the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basic essence of architecture and the framework. And then draw the Enlightenment to China Education Imformationization that we should demonstrate and implement the Educational Paradigm Shift in perspective of the System Theory, Education Ecology, Education Futurology, the Concep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so on.
Key words FutureMinds;Paradigm shift;System Theory;Education Ecology;Education Futurology;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uthor’s address
1 Education College of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2
2 Xindianzi Senior High School, Zunhua, Hebei 064202
1 FutureMinds项目缘起
2.5 FutureMinds项目的运作共分成5个阶段18个步骤(图2)。5个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Prepare)、设想规划阶段(Envision)、范式转化阶段(Transform)、持续巩固阶段(Sustain)、反思评价阶段(Evaluate)。18个步骤为评价和改进转化过程;建立和保持政策上的支持;保持动力;发展和维护适当的领导;建立和保持信任;理念和文化的演变;定期安全的必要资源;发展系统思维的技能;定期适当分配的必要资源;发展集团进程和团队建设技巧;建立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自我披露;进行反思;发展设计技能;与股东建立双向沟通;建立和发展共同体;促进组织学习;建立组织记录。
3 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3.1 用系统论的方法去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教育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内部构成非常复杂,包括教育决策子系统、教学子系统、教育评价子系统等。其中教学子系统又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方法等要素。要想提高教育质量,仅改变教育子系统或是其中一两个构成要素是远远不够的。系统的惯性往往使这些零碎的改革又被拉回改革之前的初始点,因此要以系统论的方法审视未来的教育,此为其一。其二,只有以系统论的观点来纠正教育流程中上游的偏误,才能破除“错误的累积效应”,正如FutureMinds报告中所讲,一个在小学接受不恰当教育的学生,几乎很难在以后的中学教育中得以改正。
所以,我国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必须要以系统论眼光来审视。当前在各地建立相当数量的国家、省、市三级现代教育技术级实验校,但这些实验校往往是此地一个高中阶段的国家级实验校,彼地一个小学的省级实验校,在同一地区中往往不能兼顾。这就使得即使某个小学阶段的教育技术实验工作搞得再好,可学生到了中学阶段又不得不再接受传统的教育,使以前所掌握的信息化学习方法不能施展。这也正是美国这次选择“学区”作为实验实施基本单位的原因所在。要在整个学区从小学到高中整个系统进行全线改革,以期探求未来的知识型社会的学习方式。这点对我国的启示作用非常大,我国也应从一个地区的教育子系统整体考虑,在原有基础上建立从小学到高中各层次的教育技术实验校,并得到电化教育馆的支持和指导,来探求最适合信息时代的教育方式。
3.2 用教育未来学眼光审视教育范式重构在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教育改革时还要有教育未来学的眼光。所谓教育未来学,主要是研究未来教育的模式,包括未来教育的方针、结构、规模、管理、内容和方式等。
FutureMinds项目正是一个教育未来学项目,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要求来重构当今的教育范式。教育改革应该从满足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2个方面的需要来进行,只有这样才真正发挥教育系统的功用。从这个方面讲,一定要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的教育方式有所扬弃,在此基础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建立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文明。
Intel公司发起的“Intel未来教育”在此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Intel未来教育模式中,学生围绕教师制定的专题研究计划展开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被动变为参与,由课堂教学为主变为以专题学习为主,强调学生在做中学,一切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智力为宗旨与归宿”[3]。但是当前我国的课程设置是分学科设置的,这种以“项目/活动”为主要方式的综合课程真正实施起来尚有一定的难度。也就是说,要从整个教育系统上去转型,从教材的编制、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唯其如此,才能使教育真正从工业时代转型到信息时代。
3.3 从教育生态学角度审视教育范式转型从教育生态角度审视教育范式转型,指的是既要考虑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的协调联动,也要考虑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物质和信息的良性交换。要利用协同学原理综合考虑设计教育中的各种子系统与要素。当前的教育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综合考虑,进行协同性发展。这方面已经开始有益的尝试,如把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天文馆等免费向学生开放。这有利于良性和谐教育生态构建。
3.4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信息化建设,生成信息化教育建设信息时代的和谐教育生态,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教育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为教育系统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从受教育者角度而言,进行学习的时间具有不可逆性,所以教育的改革就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来进行教育范式转型——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整个教育系统内部与外部的协调发展,教育历史阶段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全面重新建构和信息文化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这种重构是彻底的、全面的,包括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这种重构也必须是在综合考虑信息文化对课程因素影响基础之上的重构。因此,我们可以把其概括为信息文化视野下的课程重构。”[4]在对美国AECT主持的FutureMinds进行探究后,再来思考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要以系统论、组织理论、教育未来学、教育生态学和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论证实施信息时代的教育范式转型。
参考文献
[1]Reigeluth C M
关键词 FutureMinds;范式转型;系统论;教育生态学;教育未来学;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9-0006-02
Enlightenment to China Education Imformationization from American Project FutureMinds//Wang Zaijun, Wang Jing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explored the American Project FutureMinds implementation presided by AECT, from the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basic essence of architecture and the framework. And then draw the Enlightenment to China Education Imformationization that we should demonstrate and implement the Educational Paradigm Shift in perspective of the System Theory, Education Ecology, Education Futurology, the Concep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so on.
Key words FutureMinds;Paradigm shift;System Theory;Education Ecology;Education Futurology;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uthor’s address
1 Education College of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2
2 Xindianzi Senior High School, Zunhua, Hebei 064202
1 FutureMinds项目缘起

2.5 FutureMinds项目的运作共分成5个阶段18个步骤(图2)。5个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Prepare)、设想规划阶段(Envision)、范式转化阶段(Transform)、持续巩固阶段(Sustain)、反思评价阶段(Evaluate)。18个步骤为评价和改进转化过程;建立和保持政策上的支持;保持动力;发展和维护适当的领导;建立和保持信任;理念和文化的演变;定期安全的必要资源;发展系统思维的技能;定期适当分配的必要资源;发展集团进程和团队建设技巧;建立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自我披露;进行反思;发展设计技能;与股东建立双向沟通;建立和发展共同体;促进组织学习;建立组织记录。
3 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3.1 用系统论的方法去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教育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内部构成非常复杂,包括教育决策子系统、教学子系统、教育评价子系统等。其中教学子系统又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方法等要素。要想提高教育质量,仅改变教育子系统或是其中一两个构成要素是远远不够的。系统的惯性往往使这些零碎的改革又被拉回改革之前的初始点,因此要以系统论的方法审视未来的教育,此为其一。其二,只有以系统论的观点来纠正教育流程中上游的偏误,才能破除“错误的累积效应”,正如FutureMinds报告中所讲,一个在小学接受不恰当教育的学生,几乎很难在以后的中学教育中得以改正。
所以,我国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必须要以系统论眼光来审视。当前在各地建立相当数量的国家、省、市三级现代教育技术级实验校,但这些实验校往往是此地一个高中阶段的国家级实验校,彼地一个小学的省级实验校,在同一地区中往往不能兼顾。这就使得即使某个小学阶段的教育技术实验工作搞得再好,可学生到了中学阶段又不得不再接受传统的教育,使以前所掌握的信息化学习方法不能施展。这也正是美国这次选择“学区”作为实验实施基本单位的原因所在。要在整个学区从小学到高中整个系统进行全线改革,以期探求未来的知识型社会的学习方式。这点对我国的启示作用非常大,我国也应从一个地区的教育子系统整体考虑,在原有基础上建立从小学到高中各层次的教育技术实验校,并得到电化教育馆的支持和指导,来探求最适合信息时代的教育方式。
3.2 用教育未来学眼光审视教育范式重构在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教育改革时还要有教育未来学的眼光。所谓教育未来学,主要是研究未来教育的模式,包括未来教育的方针、结构、规模、管理、内容和方式等。
FutureMinds项目正是一个教育未来学项目,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要求来重构当今的教育范式。教育改革应该从满足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2个方面的需要来进行,只有这样才真正发挥教育系统的功用。从这个方面讲,一定要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的教育方式有所扬弃,在此基础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建立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文明。
Intel公司发起的“Intel未来教育”在此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Intel未来教育模式中,学生围绕教师制定的专题研究计划展开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被动变为参与,由课堂教学为主变为以专题学习为主,强调学生在做中学,一切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智力为宗旨与归宿”[3]。但是当前我国的课程设置是分学科设置的,这种以“项目/活动”为主要方式的综合课程真正实施起来尚有一定的难度。也就是说,要从整个教育系统上去转型,从教材的编制、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唯其如此,才能使教育真正从工业时代转型到信息时代。
3.3 从教育生态学角度审视教育范式转型从教育生态角度审视教育范式转型,指的是既要考虑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的协调联动,也要考虑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物质和信息的良性交换。要利用协同学原理综合考虑设计教育中的各种子系统与要素。当前的教育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综合考虑,进行协同性发展。这方面已经开始有益的尝试,如把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天文馆等免费向学生开放。这有利于良性和谐教育生态构建。
3.4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信息化建设,生成信息化教育建设信息时代的和谐教育生态,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教育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为教育系统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从受教育者角度而言,进行学习的时间具有不可逆性,所以教育的改革就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来进行教育范式转型——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整个教育系统内部与外部的协调发展,教育历史阶段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全面重新建构和信息文化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这种重构是彻底的、全面的,包括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这种重构也必须是在综合考虑信息文化对课程因素影响基础之上的重构。因此,我们可以把其概括为信息文化视野下的课程重构。”[4]在对美国AECT主持的FutureMinds进行探究后,再来思考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要以系统论、组织理论、教育未来学、教育生态学和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论证实施信息时代的教育范式转型。
参考文献
[1]Reigeluth C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