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不能缺乏爱,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在学习生活中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它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触,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它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的地,主动地沿着教师指出的方向前进。
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这两种学生经常是工作的重点,那就是优秀生和学困生。怎样才能做好这两种学生的工作呢?笔者认为:
一、要严爱优秀生
优秀生是使指班级中各方面表现突出,特别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这类学生通常上课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后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习成绩优秀,各方面通常不用老师操心费力,并且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竞赛,往往这些学生也是主力,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老师们偏袒及溺爱的对象,即使他们犯了错误,在老师眼里也被其身上的光环所覆盖。有的老师常说,好学生就是犯错误也觉得可爱。他们长期生活在顺境中,在家有家长的百般呵护,在校有老师的特殊照顾,每天听到的都是赞扬和鼓励 ,时间久了,他们身上就反映出了一些心理问题,如处处争强好胜,事事要高人一等,不能平等对待同学以及抗挫能力差,经不起打击等。
如果我们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这些优秀生的心理问题,必将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我做法是: 首先, 每新接一届学生, 我都会阐明自己的观点:“ 在我们班,老师会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你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暂时不好的,老师会一视同仁。”让优秀学生有心理准备,不产生优越感。其次,当优秀学生与其他学生犯了一样的错误时,我不会视而不见,更不会包庇他们,而是会即时指出他们的错误,并加以批评,而我对优秀学生的要求会高于其他同学。当然,当这些自尊心强、好面子的优秀生不能理解我的作法,思想转不过弯时,我会及时找他谈心,开导他们——老师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是为了使他们更优秀,而每当这时也都会得到这些孩子的理解。再有,优秀生多数会成为班级干部,我会教育他们,同学们和老师推选他们当班级干部,是信任他们能更好为同学们服务,而不是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显威风,摆架子。他们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自律,时时刻刻想着怎样为同学服务,同学们才能拥护他们,支持他们,他们才能在同学面前树立威信。同时我还采取了每学期对班干进行评议制度,同学们认可的,可继续留任,而同学们满意率低的,将被换下,不再担任这一职务。这样这些班干也就是优秀生,不但不会高高在上,脱离同学,反而会处处想着怎样为班级服务,怎样与同学融洽相处。通过以上做法,优秀生不但没有了优越感,而且学习,工作、 为人处事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练,当然也就提高了抗挫能力,遇事也能冷静处理了。
二、要宽容地去爱学困生
学困生是指班级中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厌学生)或行为有偏差的学生(问题生),往往两种情况会出现在同一名学生身上,我们也可称之为双差生。这类学生平常很难独立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很差,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受到老师的批评,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同学们的歧视。
对于这类学生,第一,:我们不能放弃他们。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以及教育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会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第二,我们要怀着一颗爱心,把尊重、理解、信任留给学困生。当班任十几年了,我有这样的体会, 当你对学困生大吼大叫之后,在他的眼里,你看到的是冷漠,不屑一顾 。而当你做为一名朋友 轻声细语和他们交谈后,你看到的则是信任和对所犯的错误的真诚悔悟。所以对学困生,我们要通过我们的爱,我们的宽容 ,走进他们的心里,成为他们的朋友,我们的教育才能被接受,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第三、对待学困生,我们要有耐心,要容忍他们犯错误,更要容忍他们再犯错误。学困生身上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我们也不要期望在短时间内去改掉他们身上的毛病。几年前班里曾有这样的一个男生,生性好动,上课时注意力不超过五分钟。 所以学习成绩很差,上初中后由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扰乱课堂纪律,逃课,在班级、走廊打闹时有发生,科任老师纷纷告状,班级同学怨声载道。发现这一情况后,说实话,当时真的很生气,真想把他从班里开除出去,彻底丢掉这个包袱,但转念一想,人哪能不犯错误,俗话说 “人非圣贤,熟能无过?”于是我就找到他,首先把他的表现一一列出来,问他是否知道这些是错误的,他说知道, 我有问他是否想改, 他说想 , 我说那好我帮你。 从那天开始我要求他每天放学时向我汇报当天的的请况,包括今天做了那些自己满意的事和犯了哪些错误两项。并以第一天为基准设立了100分,同时和他约定,满意的事 ,每增加一件加一分 ,持平和减少不扣分,所犯的错误每减少一件加一分,但每增加一件也要扣一分。 一个月一总结,每月90分以上,我会奖励他一本本子;100分以上,我会奖励他组织一场班级的篮球赛(因为他是个篮球迷)。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他也很遵守约定,每天向我汇报一次,每天我也帮他记录分数。当第一月结束时,他得了88分。当他听到这个分数时懊悔的差点跳起来,高声喊到:“ 早知道这样我就少犯两次错误呀!”听到他这句话,我很高兴,因为他有上进心了,我赶忙说:“你想得到这本子么吗?”他说:“当然想了,我从小到大还没得过奖呢。”“那我先借你2分,但你得保证下个月还我,必须得92以上。”“老师,我保证一定得92分以上。”他激动地说。就这样我把我精心挑选的一本日记本奖励给了他。当他接过日记本的时候,我发现他的手在颤抖。第二个月他真的实现了他的诺言,得了95分。我们的约定持续了一个学期,虽然他仍然会犯错误,但他犯错误的次数明显减少了。所以我们不要害怕学生犯错,关键是怎样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试问哪一位成功人士不是从一次次失败中,走向胜利的呢。
教育实践证明,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只要教师投入真诚的爱,就会收到学生爱的回报。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有了爱,教师就会关心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每一方面。爱学生,是教师工作的真正动力。
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这两种学生经常是工作的重点,那就是优秀生和学困生。怎样才能做好这两种学生的工作呢?笔者认为:
一、要严爱优秀生
优秀生是使指班级中各方面表现突出,特别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这类学生通常上课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后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习成绩优秀,各方面通常不用老师操心费力,并且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竞赛,往往这些学生也是主力,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老师们偏袒及溺爱的对象,即使他们犯了错误,在老师眼里也被其身上的光环所覆盖。有的老师常说,好学生就是犯错误也觉得可爱。他们长期生活在顺境中,在家有家长的百般呵护,在校有老师的特殊照顾,每天听到的都是赞扬和鼓励 ,时间久了,他们身上就反映出了一些心理问题,如处处争强好胜,事事要高人一等,不能平等对待同学以及抗挫能力差,经不起打击等。
如果我们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这些优秀生的心理问题,必将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我做法是: 首先, 每新接一届学生, 我都会阐明自己的观点:“ 在我们班,老师会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你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暂时不好的,老师会一视同仁。”让优秀学生有心理准备,不产生优越感。其次,当优秀学生与其他学生犯了一样的错误时,我不会视而不见,更不会包庇他们,而是会即时指出他们的错误,并加以批评,而我对优秀学生的要求会高于其他同学。当然,当这些自尊心强、好面子的优秀生不能理解我的作法,思想转不过弯时,我会及时找他谈心,开导他们——老师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是为了使他们更优秀,而每当这时也都会得到这些孩子的理解。再有,优秀生多数会成为班级干部,我会教育他们,同学们和老师推选他们当班级干部,是信任他们能更好为同学们服务,而不是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显威风,摆架子。他们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自律,时时刻刻想着怎样为同学服务,同学们才能拥护他们,支持他们,他们才能在同学面前树立威信。同时我还采取了每学期对班干进行评议制度,同学们认可的,可继续留任,而同学们满意率低的,将被换下,不再担任这一职务。这样这些班干也就是优秀生,不但不会高高在上,脱离同学,反而会处处想着怎样为班级服务,怎样与同学融洽相处。通过以上做法,优秀生不但没有了优越感,而且学习,工作、 为人处事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练,当然也就提高了抗挫能力,遇事也能冷静处理了。
二、要宽容地去爱学困生
学困生是指班级中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厌学生)或行为有偏差的学生(问题生),往往两种情况会出现在同一名学生身上,我们也可称之为双差生。这类学生平常很难独立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很差,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受到老师的批评,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同学们的歧视。
对于这类学生,第一,:我们不能放弃他们。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以及教育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会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第二,我们要怀着一颗爱心,把尊重、理解、信任留给学困生。当班任十几年了,我有这样的体会, 当你对学困生大吼大叫之后,在他的眼里,你看到的是冷漠,不屑一顾 。而当你做为一名朋友 轻声细语和他们交谈后,你看到的则是信任和对所犯的错误的真诚悔悟。所以对学困生,我们要通过我们的爱,我们的宽容 ,走进他们的心里,成为他们的朋友,我们的教育才能被接受,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第三、对待学困生,我们要有耐心,要容忍他们犯错误,更要容忍他们再犯错误。学困生身上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我们也不要期望在短时间内去改掉他们身上的毛病。几年前班里曾有这样的一个男生,生性好动,上课时注意力不超过五分钟。 所以学习成绩很差,上初中后由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扰乱课堂纪律,逃课,在班级、走廊打闹时有发生,科任老师纷纷告状,班级同学怨声载道。发现这一情况后,说实话,当时真的很生气,真想把他从班里开除出去,彻底丢掉这个包袱,但转念一想,人哪能不犯错误,俗话说 “人非圣贤,熟能无过?”于是我就找到他,首先把他的表现一一列出来,问他是否知道这些是错误的,他说知道, 我有问他是否想改, 他说想 , 我说那好我帮你。 从那天开始我要求他每天放学时向我汇报当天的的请况,包括今天做了那些自己满意的事和犯了哪些错误两项。并以第一天为基准设立了100分,同时和他约定,满意的事 ,每增加一件加一分 ,持平和减少不扣分,所犯的错误每减少一件加一分,但每增加一件也要扣一分。 一个月一总结,每月90分以上,我会奖励他一本本子;100分以上,我会奖励他组织一场班级的篮球赛(因为他是个篮球迷)。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他也很遵守约定,每天向我汇报一次,每天我也帮他记录分数。当第一月结束时,他得了88分。当他听到这个分数时懊悔的差点跳起来,高声喊到:“ 早知道这样我就少犯两次错误呀!”听到他这句话,我很高兴,因为他有上进心了,我赶忙说:“你想得到这本子么吗?”他说:“当然想了,我从小到大还没得过奖呢。”“那我先借你2分,但你得保证下个月还我,必须得92以上。”“老师,我保证一定得92分以上。”他激动地说。就这样我把我精心挑选的一本日记本奖励给了他。当他接过日记本的时候,我发现他的手在颤抖。第二个月他真的实现了他的诺言,得了95分。我们的约定持续了一个学期,虽然他仍然会犯错误,但他犯错误的次数明显减少了。所以我们不要害怕学生犯错,关键是怎样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试问哪一位成功人士不是从一次次失败中,走向胜利的呢。
教育实践证明,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只要教师投入真诚的爱,就会收到学生爱的回报。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有了爱,教师就会关心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每一方面。爱学生,是教师工作的真正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