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时代唐话篇第三卷——唐话便用》的编写特点与研究价值

来源 :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ody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冈岛冠山所编写的《唐话纂要》等唐话教本,是日本江户时代中国语的口语教材。近年,由六角恒广先生整理编辑成六卷影印本,名为《中国语教本类集成补集——江户时代唐话篇》,日本不二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文将介绍其中第三卷《唐话便用》,着重分析其编写背景、编写体例和主要特点,阐述对这一口语教材进行研究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Tang dialect compilation, written by Kaneshiro Kusama, is a colloquial teaching material for Chinese in the Edo Period of Japan. In recent years, edited by Mr. Heng Hexuan compiled into six volumes of photocopies, called “Chinese language class integrated complement - Edo period Tang dialect”, Japan Fuji publishing house.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third volume of “Tang dialect to use”, focusing on analysis of its writing background, writing style and main features, and expounds the prac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extbook research.
其他文献
摘 要: 后进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文从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后进生的特点及如何针对其形成原因和表现的特点进行教育转化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中职后进生 形成因素 教育转化工作  1.引言  从总体上讲,相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中职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譬如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相对较低,后进生也比较多,因此,中职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变消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