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召回体现责任和担当” 质检总局发布2017年上半年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工作情况

来源 :中国质量万里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ib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9日,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发布2017年上半年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工作情况,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共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143次,涉及车辆476.01万辆;实施消费品召回252次,涉及产品数量301.68万件,切实发挥了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对维护消费品安全、督促企业履行产品质量责任义务的积极作用。
  在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工作中,2017年上半年,我国共实施143次召回活动,涉及车辆476.01万辆。其中,受质检总局缺陷调查影响,相关汽车产品生产者共实施召回19次,涉及数量160.23万辆,占2017年上半年汽车召回总数量的33.66%。自2004年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实施至今,我国已累计实施汽车召回1440次,涉及车辆已超过4000万辆,达到4144.98万辆。
  从汽车召回涉及问题所在总成来看,2017年上半年召回数量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气囊和安全带问题召回,共计47次,涉及车辆156.36万辆;发动机问题召回,共计34次,涉及车辆129.68万辆;电气设备问题召回,共计7次,涉及车辆62.01万辆。
  在缺陷消费品召回工作中,我国共实施消费品召回252次,涉及产品数量301.68万件。其中,受质检总局缺陷调查影响,相关消费品生产者共实施召回69次,涉及产品117.75万件,占2017年上半年消费品召回总数量的39.03%。自2016年缺陷消费品召回制度实施至今,我国已累计实施消费品召回488次,涵盖11类产品,涉及产品数量已超过920万件。
  从消费品召回涉及产品类别看,2017年上半年召回数量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电子电器产品召回,共计59次,涉及产品118.82万件;其他交通运输设备产品召回,共计12次,涉及产品118.68万件;儿童用品召回,共计163次,涉及产品45.61万件。
  下一步,质检总局将继续完善缺陷消费品召回制度,抓紧制定部门规章《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规定》,加快立法进程,尽快出台。建立完善配套的缺陷消费品召回专家库,夯实消费品召回的技术支撑力量。继续加大缺陷产品召回监管力度。加大缺陷信息收集分析、缺陷调查和召回实施情况监督的力度,对可能存在缺陷的汽车和消费品及时开展缺陷调查,监督和督促企业履行召回义务,确保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依法查处不主动履行召回义务、不配合缺陷调查、瞒报误报相关信息的企业。加强对省级质检部门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加强面向生产企业的宣传培训工作,帮助生产者增强履行召回法定义务。
  今年上半年,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工作亮点突出,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汽车召回:保障安全在路上”分论坛成功举办,围绕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破裂问题的缺陷调查和行政約谈有序开展。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指出,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不仅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也符合中国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2004年,质检总局等四部委联合颁布实施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部门规章,成为中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开端。13年来,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工作从无到有,召回制度逐步完善,召回数量逐年增加,政府监管力不断加大,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企业主动履行召回义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召回制度在倒逼企业主动提高产品安全性、改进产品研发和制造,进而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支树平强调,企业召回的是缺陷产品,体现的是责任和担当,赢得的是信誉和市场。广大企业要主动履行召回责任,不断提高品牌美誉度,增强客户忠诚度。
  质检部门将继续用好缺陷产品召回这个重要手段,加强召回监管技术能力建设,完善国家缺陷产品召回信息管理大数据系统和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国家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和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建设,建设国家产品缺陷工程分析实验室,为缺陷判定和召回决策提供科学有力支撑。加强召回监管,强化行政约谈,督促企业主动履行召回义务,依法查处隐瞒缺陷、不履行召回义务违法行为,当好消费者的质量安全卫士。加强社会共治,督促企业履行召回主体责任,加强部门协作、信息共享、执法互动,共同筑起产品安全防线,加强召回宣传和消费教育,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使我国的汽车召回监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树立起一个负责任汽车大国、汽车强国的形象。
其他文献
<正>2016年卖面膜的微商依然站在风口浪尖,倒掉一大片面膜微商之后换个牌子又开始卖面膜的微商还是继续玩着击鼓传花的游戏,从朋友圈刷屏到发展代理,再到自吹自擂高调晒单炫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同时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小型的食品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经过几年的打拼,有些逐渐发展为大、中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