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索意识的培养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应该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游戏活动和实践操作中学习,让学生的眼、耳、嘴、手、脚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具有更多的自主探索意识。
  [关键词]数学;培养;自主;探索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兴趣能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它是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是学习的动力,成功的关键。大量科学事实表明,强烈的探索意识来源于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热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景,巧妙的提问和适时的点拨,由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师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探索意识或完成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成果,或对一些已有定论的问题的新的见解等,都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表扬。
  二、加强思维训练,培养探索思维
  探索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主要由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有机结合而成。但在创造性思维中,两者并不是等量齐观的,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居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点: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发散性思维的这些特征都是构成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因素,但传统教学偏重于聚敛思维的主要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显露思维过程,交给学生类比、联想、猜想、概括论证等方法,充分利用变式训练、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抓好横向与纵向、发散与聚敛、分析与综合、顺向与逆向等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全面而系统地思考问题,或从同一条件得出不同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主渠道。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我们必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变单向的“讲”、“听”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设计上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设疑、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竞赛等多种形式,努力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景,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如:好奇、兴趣、探索与实际操作的愿望等来促进和推动学生的学习并加强对学生以思维为核心的多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新能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自我探索、体验和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接受和教师的给予。在这里,教师将静态的知识转变成学生实践活动的动态过程。经过几次的活动。使学生不局限于书本提供的一种转换形式。而应在等体积基础上进行多种转化的思想,启发学生设想把圆锥变形成圆柱、长方体,放入水中求上涨的水的体积等多种方式。把学生推到最前沿,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这样既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又拓展了思维。
  四、开展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材中有的课时由于篇幅的限制,没有提供详尽的教学材料,科学合理的充实可拓宽信息渠道,更有利地拓宽学生活动空间,提供创新机会,并能诱导学生勇于钻研,积极思维。如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揭示学习课题后,首先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能求出圆锥的体积。学生想出的方法有:变形成圆柱、长方体,放入水中求上涨的水的体积:把空圆锥装满水倒入量杯或量筒等。然后让学生用橡皮泥进行分组实验,看到底怎样求圆锥的体积。接着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如下:
  一组:我们组把圆锥橡皮泥捏成了长方体,测量长、宽、高后求出了圆锥的体积,看来圆锥可以转化成长方体。
  二组:我们组把圆锥体橡皮泥捏成了正方体,也求出它的体积。
  三组:我们组把圆锥体捏成了底面积一样的圆柱。发现原来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师:这些方法都很好,都是把圆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共同探究一种更为一般的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你愿意选择哪一种立体图形来研究呢?
  学生都认为是圆柱体,因为它和圆锥的共同点很多。都有一个曲面,而且底面都是圆形。并且通过第三组的实验已经知道当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相等时,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请各小组从实验器材(两只圆柱和两只圆锥容器)中选一只圆柱和圆锥,做实验来验证学生的猜想。学生动手实验,记录下各自的发现。汇报操作过程,说实验中的发现。学生的结论不一样时,让持有两种不同观点的实验小组互换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再次汇报交流,接着教师让大家谈谈对刚才的实验有什么体验或想法,学生们各抒己见。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益补充,它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地才华和特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仅仅依照课堂教学活动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社会实践、动手操作、探索、讨论、数学竞赛等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形式,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宝库,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和探索能力。
  总之数学教师应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顺应时代改革的潮流,在教育理念、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等方面不断创新,为祖国培养合格的、跨世纪的创新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都应让学生有主人翁的态度,让他自觉参与教学,感受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数学 兴趣 实践活动  美无处不在,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美渗透于各个领域,就拿数学中的每个学科也都有它独特的美。  然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学学科变成了学生的一座大山,他们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不仅在各级各类的命题改革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核,对数学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从人的发展、人才的培养角度思考,也需要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以通过阅读获得比较全面系统的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的科学语言,同时较强的阅读能力是学生将来在工作中能不断更新知识,实现终身学习的前提,另外对今后工作中实现创新
摘 要: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培养。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 创新思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创新就是推
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对电压线路的保护已成为电力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其中10kV线路过电压保护器主要是针对10kV线路保护不受强电压的损害,但在现阶段10kV电路过电压保护
图书采购工作,就是根据图书馆的性质、任务、读者的需求及经费状况,通过选择、采集建立馆藏,并且连续不断地补充新出版物的过程。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类型结构、空间结构及供货形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图书采访工作必然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更新理念,调整思路,采取新对策,提高采访质量,切实发挥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作用。  一、采购方法需要采访员采访、学科馆员参考、读者荐购相
期刊
企业档案信息资源作为企业国有资产的一部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也正逐步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在工业生产与发电生产中,循环流化床锅炉是比较重要的一项设备,其不仅可以提供运行生产的动力,同时也为各种物化反应提供了充足的基础。但是,近几年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燃烧过程中
卧室作为睡眠和休息的主要空间,舒心惬意非常重要.对我们的父母来说,一个好卧室就更为关键了.他们在岁月流转中渐渐老去,腿脚不灵活,睡眠质量不高,秋冬季节也更怕寒.转眼又是
在信息通讯技术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股政府信息化的潮流。围绕着信息时代的政府职能定位、西方出现了强势型民主、大众型民主以及消费型民主等三种比较流行的民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