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文琦 1956年生,广东揭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南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海南省书画院艺委会委员,海口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创作院常务副院长,为中国画研究院2005年度提名展画家。作品参加第八、九届全国美展和其他专题学术展十六次,获银奖二次,获省展金奖三次;被毛主席纪念堂、孔子基金会、亚欧现代艺术馆、澳洲中国美术馆、齐鲁美术馆等收藏。 读文琦兄的画,如赏乐章,豪迈畅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道婆黎山悟织图》
而文琦在作画时,不管是鸿篇巨制,还是戏墨小品,他都不会顾此失彼,所以他佳作不断,颇受好评。文琦研习中国画几十年,一直在传统的体系中下功夫,没有随波逐流朝三暮四,不借“创新”、“突破”的口号去胡涂乱抹。他作画十分讲究章制理法,每幅画的主客、虚实、疏密、开阖呼应,都依传统的美学原则来经营,用笔用墨看似随意,却能收放有度,恰到好处。同时,他又深知笔墨当随时代的道理,认真地克服着传统笔墨形式的局限,水到渠成地融入现代语境和观念。特别是对墨色的渗化,笔墨的肌理、画面的构成方面,作出了有效的探索和尝试。所以他的画作,不管是传统或现实题材都有现代观念的形式美,符合人们的审美趋向。“俗”得有度,“俗”得到位,原来是要立定在牢固的传统根基上才能转换出来的。
笔墨形式美的作品虽然能使人赏心悦目,但缺乏精神的负载又会使人感到单簿,或难有打动心灵的震撼力。就黄文琦的作品而言,雅俗共赏的“雅”,是他作品与修养、气质、性格内在联系而传达的意境和精神品位。文琦喜读书、涉猎广,传统文化的浸润使他充盈着理性的激情,谈学术,摆龙门,他神思渺渺谈吐不凡,偶尔为文,必有真知灼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二十出头的他,就有音乐批评文章打破乐坛沉寂,带起全国音乐界长达半年的争鸣论战。调入画院后,他常是读犹兴之再写之,写不尽兴再画之,读写画的三结合,毓养了他率真乐观的性格和散淡超尘的品行,所以他作画,面对传统规矩和精神品格的矛盾时,他总能有意识地抓住精神境界这个主要方面,并以此统领全局,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情怀气格自然而然地支配着各种审美元素,形成作品的畅达之风,并赋予“精神产品”的特质——好看、耐品。
所以,我与同行每看文琦的画作,首先都给其画面传达的精神和气韵所吸引打动。不同的题材把我们带进不同的精神领域里,有审美的愉悦更有深层的启示。如他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的《在那个年代》,通过两个女兵揭示人爱美的天性,反衬战争的罪恶。如他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的《父与子》,他不画抗洪英雄的抗洪劳作,而将李向群父子作肖像处理,精选的背景和道具只作为表现人物的铺垫,使画面气魄大、语境新,又定题为“父与子”,加重了情的份量和想象的空间。如他为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而作的《杏坛秋》,不只为孔子造像,更揭示家国命运与人生的际遇苍凉。如他的《苏东坡在海南》,画面虽无言,但酣畅的笔墨,明丽的色彩,却衬映出苏东坡旷达豪放的性格,能感受到东坡与儋耳民众的情缘,似乎听得到他们的对话。如他赴韶关丹霞山采风回来创作的《丹霞山的记忆》,画面是俗女出家当尼姑的场景,按理会使人感受到看破红尘悲观厌世的情绪,然而却使人感受到“禅宗”的境界,宗教的魅力,一种积极向上的脱俗之美。近年来,文琦也画了不少隐逸高士和凡尘仕女题材的作品,林泉山隈里,清风白月中,正反映着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时尚,给人以无尽的精神慰藉,倍受人们的喜爱。
《暖冬的花布》
|
《情歌缈缈传过来》
|
《荷塘月色》
|
《陈旅诗意》
|
美术评论家郎绍君曾说:“儒家的忧患意识和道家的逍遥意识曾经是传统水墨的‘道’——内在的精神支柱。”这从一个侧面道出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于中国绘画艺术的深层影响。文琦喜读书又喜书中得“道”,所以在他的画里,既能感受到对人世关怀的儒家式的忧患,又给人带来道家式的清虚恬淡之乐。是和人们心理的历史淀积相吻合的,大凡有点文化情结的人,都会喜欢他的画,喜欢他画作中传达的那种境界。
(注:作者为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美协理事)
其他文献
《天才捕手》主要讲述的是美国著名编辑麦克斯威尔·珀金斯和作家托马斯·沃尔夫之间在编辑出版《天使·望故乡》《时间与河流》等书之间发生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两位天才是怎样进行合作、留下出版界一段佳话的。天才编辑麦克斯威尔·珀金斯是如何发现一位天才作家托马斯·沃尔夫,麦克斯威尔·珀金斯的编辑理念,对从事出版行业的编辑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提升职业使命感 (一)热爱编辑行业 麦克斯威尔·珀金
摘 要: 自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已逐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众化教育时代也需要精英教育,高校学生干部就是高校学生中的精英,“今天的学生干部,明天的社会栋梁”, 以精英教育的方式和态度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众教育型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过程就应是精英教育的过程。 关键词: 高校学生干部 精英教育 培养 根据美国马丁·特罗关
摘 要: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特点,论述了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调查 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总体道德素质呈滑坡趋势,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总体评价不高,部分学生缺乏尊老爱幼、救死扶伤等传统美德,缺乏诚信为本的意识,遇事明哲保身,缺乏冲破枷锁的勇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广大影人的努力下,中国影视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繁荣表象的背后,中国影视业也存在着盛世危机,恰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所指出的,我国影视作品数量庞大,但质量堪忧,亟待提升。[1]究其根源,在于影视人才,在于影视教育。目前,我国影视市场上存在着一种人才结构性失衡,一方面,大量一般性平庸影视人才充斥市场,难以就业;另一方面,高端复合型、创造型、经营型影视精英
摘 要: 教师作为研究者是新课程赋予教师角色的新内涵。把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成研究型教师是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教师教育培养模式,通过在校师范生的学习与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能力,最终实现为基础教育培养适应新课程的研究型教师的目标。 关键词: 研究型教师 培养模式 新课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当好“教书匠”,而且要自觉成为教育教学
摘 要: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以湖南省供销社为行业依托,针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立“941”、“以需定课”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定的行业与专业特色。 关键词: 连锁经营管理 专业建设 专业特色 连锁经营这一现代经营方式在我国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及广大的农村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面对这一机遇,我院依托湖南省供销社这一行业背景在2
摘 要: 恰当使用幽默艺术,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在挖掘教学中的趣味因素时,应注意遵循规律,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旁征博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等,以使学生乐学、会学、爱学。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幽默艺术 快乐课堂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实现师生之间充分的情感交融,但目前的局面不容乐观:课堂教学面面俱到,千篇一律;课文不同,但
摘 要: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但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学者过于强调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要面向着未来,培养世纪新人,就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和需要,为此,本文针对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 高考美术教育 机械教学 “虚热”现象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
一部好电影的标准是什么?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位观众针对同一部电影都会产生不同的观影感受,但無论标准怎样众说纷纭,有一点极为重要,那就是必须要含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价值要能够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使其与影片达到一种高度的契合与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样才能经得起时间的长期考验。1987年美国迪士尼发行的电影《丛林赤子心》中就具备这样的审美价值,这也难怪
摘 要: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优化情境创设,有益于提高课堂效益,增强课堂教学实效。优化教学情境创设,应以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实现为着力点,以贴近学生生活为支撑点,以尊重学生情感需要为发展点,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为落脚点。通过激发道德情感,学生能强化道德认识,润泽性情,在情理交融中,在思考碰撞中,在生成知識、培养能力中,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情境创设 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