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视域下电影音乐功能解读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h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音乐艺术中的全新类型,电影音乐已经在电影艺术百余年的蓬勃发展和产业化运作的过程中逐步获得了独立性甚至超越性,构筑了一种自成体系的美学语境。本文从美学的角度探讨,从音乐的美学基础出发,结合电影艺术所形成的独特的画面感和风格体系,逐步探讨音乐在电影的情节、角色、背景、气氛和情景等方面的功能体现。
  关键词:美学视域;电影音乐;功能解读
  电影音乐长期以来都不是音乐作品的主流,同时也很少有音乐理论家或者美学家将其作为特别的对象加以研究。然而,鉴于电影音乐所具有的时间和空间的特殊性,以及其与其他音乐门类不同的特殊本质,使得其逐渐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并且,电影音乐到了今天已经成为大众音乐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并依靠其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成为美学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一、电影音乐功能简述
  功能是指事物与外界所体现的各种关系,它是事物存在的外部条件,其实现在客观上主要體现在事物内部的功能因素;在主观上则表现为事物所需要的环境。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电影从本体上来看,它是一种将文学、戏剧、摄影、美术、音乐等艺术种类加以综合的艺术表现;而从接受者的角度上来看,电影又是一种视听艺术,并且电影音乐拥有的一种特殊功能是与画面融为一体,同时通过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以及主观世界的表现,使人以崭新的审美观来感受电影的艺术;而纵观电影的发展史上来说,电影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无声的,然后为了迎合观众视听合一的需求,便将音乐加入了电影当中。并且在音乐最初加入电影的时候,是现场聘请钢琴师进行即兴伴奏,因而曲目难以达到与电影两相吻合。伴随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影也在逐渐进步,如今的电影音乐非但已经能够与电影画面保持同步,甚至为了将画面所没有表现出来的、更深刻的内涵反映出来,电影音乐还可实现与电影画面反色彩和对位的功能[1]。
  二、电影音乐的非倾向功能
  音乐以情绪的方式使得人们精神生活的天然需要得到满足,便是音乐的非倾向功能。该功能是通过音乐感知将音乐结构中所包含的情绪类型与人的天然生物需求的第一阶段进行沟通所产生的结果。在优秀的电影音乐与剧情的完美配合中,因为电影音乐的非倾向功能能够更加潜移默化地表现出来,因而通常甚至让观众们觉察不出它存在的迹象。通常情况下,影片中的音乐与画面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伴随故事情节及画面空间的逐渐展开和发展,观赏者的心绪也逐渐被影片的内容给调动起来,然而这个时候,眼前的一切还尚未使得观众的情感系统完全被打开,他们需要电影的音乐从生理上天然地与之匹配和融合。当电影音乐响起的时候,观众们一方面在视觉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另一方面还能享受着听觉上的美妙感觉。此时,电影的画面被音乐所激活,同时观众的情绪也被音乐激发,观众的情感与电影画面不由自主地产生互动和共鸣,如此可以充分地将音乐抽象化的及电影具象化的表达完美地融合在了一体。正因为电影音乐的这种非倾向功能,因而人们通常在视、听同时进行下来观赏电影,这个时候,电影音乐在有效互补电影画面情节发展的同时,还能很好地起着调动观赏者情绪的效果。
  有人认为,音乐的非倾向功能同时还被认为是人的精神受音乐的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其基础是神经受到听觉印象通过某种特定方式的影响。因而音乐可以表现出一股无形的魔力激烈地进攻我们全身的神经,同时还能用安静、愉快地影响着我们过分激动的心情。这个认识同样适合电影音乐。例如当电影片段为阴险恐怖时,伴随的音乐同样让观众有种毛骨悚然每根神经都停滞了的恐怖感觉;而当电影进步滑稽的喜剧片段时,伴随的音乐充满欢乐令人法子内心地感觉到舒畅和欢愉。事实上,往往我们在感受电影音乐时,尚未来得及通过美感经验对其进行判断,内心或紧张或黯然或松弛或怡然便已被音乐的氛围所感染。当这些同样也离不开电影画面的作用。只是这种人们对电影音乐的感觉,尚且还只处在初级阶段,电影音乐的非倾向功能同时还与其审美功能同时起作用【2】。
  三、电影音乐所具有的审美功能
  艺术的审美功能通常是指一种精神满足,这种精神满足是建立在天然生物需要满足之上的,同时这种满足还与社会功能之间保持有一定的距离,却受到广泛、深刻的社会内容及社会意义的牵制。而电影音乐在表现出受到广泛、深刻的社会内容及社会意义牵制这一方面,却又与纯音乐有所不同。那是因为不同的人在受音乐语言的非语义性和非对应性的影响下,因而对相同的音乐会的感受会大不相同,这也就是说音乐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然而电影音乐却不然,因为电影音乐主要是服务电影的剧情和画面,鉴于画面中所演绎的具体而真切的剧情及展示的人物、场景、氛围,所以人们在感受音乐时往往是基于画面的形象内容及剧情之上的,这种感受和理解通常都比较明确具体。同时,作曲家在为电影配乐时往往也是通过电影的具体情节及发展所确定的,由此可见电影音乐的内容是确定的,所以,电影音乐受到电影剧本身广泛、深刻的社会内容及社会意义所牵制。同时,在音乐中,审美功能比其他任何艺术的地位都重要。在客观上来看,音乐的音响不能产生直接的功利作用;从现实上来,音乐既没有约定性同时也没有对应性,因而其余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由于电影音乐具有确定性,其反映的现实紧密联系着电影画面,两者之间紧密融合,因而其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要小很多。
  国内外的影视大片如《勇敢的心》、《泰坦尼克号》、《星球大战》、《与狼共舞》等电影配置的音乐一般都是专门邀请世界顶级的作曲家专门为其量身定做。这种现象正是体现出了电影音乐要做到与影片的内容之间最完美的契合。例如在《辛德勒的名单》这部影片中,有一段采取音画对位手法进行的配乐,将二战时期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的残酷罪行利用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出来。在该片中,出现不同的配乐均丝丝入扣地体现出了电影的画面,将语言及画面所难以表达出来的东西充分地发挥了出来,如当时凄惨的社会状况、人性被泯灭以及人们对生存的迫切渴望等。优秀的电影作品之所能能够凭借其持久的艺术生命力对一代又一代的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正是因为它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内容隐含在其审美功能当中,通过人们的音乐知觉,指引人们去思考和回味其中的深刻内涵【3】。   四、电影音乐所具有的倾向性功能
  音乐对各种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便是音乐的倾向性功能,这种影响是通过情感的方式来对生活中的某种社会需要产生作用。这些社会内容的实现主要依靠对审美主体的想象及联想,而想象和联想所包含的内容一方面音乐本身所体现出来的概括性的情感内容,另一方面则是人们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所借助的令自己在体验感情的同时还能随之做定向联想的非音乐因素。这种非音乐因素对于电影音乐来说尤为明显,这是因为,电音的歌曲不仅具有一定内容的歌词,同时其主体音乐、背景音乐以及场景音乐等与一般的纯音乐大不相同,它通常保持与电影剧的内容一致,并且充分发挥补充电影画面未尽内容的作用。
  电影音乐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比较广阔的想象空间,尤其是“空镜音乐”的应用,使得观众有了任意驰骋翱翔的联想空间。例如法国的一部名为《蓝》的影片中就多次出现这种“空镜音乐”。影片中描写女主人公朱莉在一次车祸中痛失丈夫和女儿,就在她悲痛务必的时候,却非常意外地发现一个她丈夫生前的情人为她丈夫怀上了孩子,便是受到这种新旧双重打击之下,令他彻底从麻木中惊醒而回到了现实,终于对她过去的真实生活有了彻底了解。该影片通过朱莉游泳时的音响将人物的情绪表达出来。例如“空镜音乐”第二次出现是朱莉彻底将自己孤立起来,然后在游泳池了发泄着自己的心情,当游到池边看到自己的女友时,后者问她是否哭了,她回答说是水珠。接着,影片出现以悲剧命运为主题的背景音乐,画面并出现持续了十二秒的黑镜状态。此时此刻,“空镜音乐”仿佛就是那个她无法摆脱的生死纠缠的象征,代表的是她无法抗拒的巨大悲惨命运,以及那令人窒息的哀恸【4】。
  五、电影音乐的营造背景气氛及刻画人物形象的功能
  (一)营造背景气氛
  电影音乐营造背景气氛是指利用音乐将影片的某种特殊气氛基调营造出来。例如《钢琴师》主要突出描写维拉德斯娄斯皮尔曼所演奏的钢琴的情节,其中选取自波兰音乐家为电影所做的原著音乐如《吸血鬼》和《貴妇画像》,以及波兰钢琴家演奏的那八段肖邦的乐章,均极为精彩。同时,这些伴奏的电影音乐还起着对整部电影的艺术感染力产生很好的渲染作用,从而使得观众的情感体验得到充分的调动。在电影结束的时候,在录音棚内钢琴家演奏的那曲忧伤宽广的《升c小调夜曲》似乎有一种对千百万犹太人命运即将终止的预示。
  (二)刻画人物形象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将银幕上人物无法直观表现出来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正是电影音乐所最擅长的部分。例如在《钢琴师》这部影片中,当德国军官文史标曼是做什么的,史标曼用德语回答他说自己是一个钢琴师,然后军官让他弹点东西,史标曼于是慢将手慢慢地按在琴键上,毅然选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自己对迫害者的反抗表达出来,于是便弹奏了一曲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当琴声由一开始的稍显生涩,到中间的逐渐流畅,及至最后的突然结束,短短的时间里,却将史标曼那种宁死不屈的意志完美地表达了出来【5】。
  此外,电影音乐还具有深化主题的功能。电影中的导演、摄影、表演以及美术等各个艺术元素,都是利用自己的应尽的功能来体现着主题思想。而电影音乐则是通过音乐来使得影片的主体思想得到进一步深化。
  结束语:在美学视域下的电影音乐功能包括非倾向功能、审美功能、倾向性功能、描绘行功能、营造背景氛围功能、刻画人物形象功能以及深化主题功能等,正是通过这些功能,电影音乐以它在特殊时间及特殊空间内所表现出于其他音乐门类不同的本质,并用它那独特的魅力进入了美学研究者们的审美视野,从而深刻体现出电影画片所没有的、更为深刻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顾伶俐.审美心理学视角下的电影音乐功能、特性和实证解读[J].大家,2010,(9):191-192.
  [2]马霞.电影音乐的叙事功能探析——以《迷墙》为例[J].中国传媒科技,2012,(14):222-223.
  [3]王珊.论音乐对电影叙事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9.
  [4]刘艺华.电影声乐经典引发的伴乐理论分析[J].电影文学,2011,(21):121-122.
  [5]吴镝.音画互解的电影配乐——以影片《夜宴》为例[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3):43-45.
  作者简介:李梦媛,女,1985.10.10,籍贯河南巩义,单位:洛阳师范学院,职称:助教,专业:钢琴。
其他文献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博物馆版》由美国新媒体联盟与巴尔博亚公园在线协作完成.专家组谨慎地选择了最有可能影响今后五年(2015—2019)技术规划和决策制定的六项主要趋
比较不同健康教育方法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以7d课程培训法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组则接受2次
林庚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诗人”中十分活跃的歌者,他早期热衷于创作自由诗,其中,《沪之雨夜》这首诗诗味浓厚、思想深刻,在现代派诗歌中独树一帜,被废名称为“神品”。此诗充满暗
基金项目:该文是河南省教科所2010年立项的、李河江主持的课题《职业院校非声乐类声乐教学研究》的子课题,课题批准号[2010]-JKGHBZ-0663。该子课题由李河江主持完成。  摘要:教学内容是落实教学目的,实现培养目标的依据。制订非声乐专业音乐教学的内容,应该遵守两个原则:要反映教学目的,要充分考虑学员的实际情况。内容应该包括:音乐基础知识、声乐基础知识、常见乐器、声音软件、网上音乐、典型剧
目的: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使用阿奇霉素进
【摘要】目的:浅析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的方式,对照组采取单纯化疗的方式,收集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进行阶段性治疗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而言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爱的哲学”是冰心文学书写的灵魂,是渗透于冰心作品中的文学精神,她的小诗以“爱的哲学”为佳境,在婉丽清雅的文字间倾诉着对母爱,童心以及自然的衷情,构建和诠释着“爱的哲学”
多发伤病历书写争议颇多,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不能满足其诊断要求.本文系统阐述了多发伤病历书写要点,提出其诊断包括损伤诊断、损伤并发症诊断和并存疾病诊断三部分,损伤诊
目的探讨运用全胃肠外营养(TPN)和施他宁非手术治疗胰外瘘患者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TPN和施他宁联合治疗19例胰外瘘患者的治疗情况. TPN治疗均采用TNA 3L袋锁骨下静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