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小说的人物塑造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1681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不少朋友问:“创作历史题材小说,最难之处是什么?”我以为,最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的立体化。
  其实,不但“历史题材”,其他题材作品也都是给当代人看的。你即便是历史学家,熟通历史掌故,写出的小说如无形象,今人也不肯买你的账。人们掏出自己的血汗钱买书,要的就是人物形象有立體感,贴近人心,贴近阅读的情趣。
  也有小说家,尤其是长篇小说家,认为写小说最困难的是谋篇布局,我以为这应是小说作者认为自己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已不存在问题时才有的感觉。一个作家纵横捭阖、运筹帷幄,但却树立不起小说人物的鲜明形象,这样的“谋篇布局”有什么意义?反之,如金庸的《天龙八部》,结构组合平常,但段誉是段誉,天山童姥是天山童姥,虚竹是虚竹,人们在阅读时反而忽略了整篇小说布局的缺憾。
  为了这个缘由,我在写小说时格外留心人物形象的确立,先定位他们的个性特征,然后安置他们在各个事件演进中的作用。以我书中胤祥这个人物为例。《康熙大帝》中写到,宝日龙梅这位蒙古公主怀孕时就说,生下的这个孩子如果是男孩,就是十三爷。《雍正王朝》中康熙说胤祥“乃吾宗千里驹”。实际上,胤祥虽生于深宫帝王家,却从小受尽了人间磨难。其母宝日龙梅婚前与河伯陈潢有过一段恋情,嫁给康熙后仍爱治河死去的陈潢。康熙为关照公主这段感情,特设皇姑屯,让龙梅落居于此。这段历史,年长的后妃和康熙年长的皇子们是知道或隐约知道的。胤祥因此身份比不得别的阿哥。胤祥的身世经历也决定了他的个性:虽居深宫,饱受人间冷暖;虽为皇子,不受众人之爱;孤高而无依,不能与各位年长阿哥有平等交往;连有权势的太监也敢给他穿小鞋,凌辱他。在凌辱环境中,胤祥不断挣扎,学文习武,结交各类朋友,可以说是清宫里又一个“齐天大圣”。而太子和四阿哥儿时对他的照拂,使这个青年产生了对太子、四哥的贴近心依存心。这就形成了我们在小说和电视里所见到的“十三爷”形象。胤祥性格形成和他命运展开顺理成章,因而令人印象深刻。
  岂止是胤祥,我们读到的那些雕琢较为成功的艺术形象莫不如此。郭靖、张无忌、贾宝玉、基督山伯爵、格里高利等等,都是具有特定气质的个人在环境挤迫中成长为英雄人物的。这些环境增加了人物个性形成的真实感,给读者较多认同契合,读起来畅快过瘾,因而造就出成功的小说人物。如穆念慈未生下杨过时,已经决定了杨过一生必定要在痛苦与坎坷中挣扎劳碌。这个孩子虽然“顽”,但并不“劣”,生活在郭靖家,可这个好人家就是难以接受杨过:无端地,郭芙就要欺负他;郭靖的两个徒弟要打他、折磨他,黄蓉也不待见他,说难听话,拉偏架……郭靖无奈便送杨过到终南山,但终南山道士们变本加厉坑陷杨过,逼得他逃到古墓……杨过就是在这样的生涯中搏击奋斗,争取自由个性的张扬,成了一位无人能及的英雄高手。杨过的个性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示。从边缘人到英雄,社会因素、生活环境同个人素质的砥砺,可以说是每一个成功人物形象塑造必经的曲折道路。
  其实,我们看历史小说和我们阅读现实人物一样,人物个性树立的因缘都是一致的。环境、气氛和个人在这种环境、气氛中必有的反应,是每一个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过程中要用心去审量和咂摸的。一句话,是现代人在看你的小说,即便你写的是秦皇汉武,人物也一定要有现代的思味。这一点,作者、读者、编书人可不好好思量吗?
其他文献
拼花名
期刊
我没有想到,墨水瓶洗干净以后居然不是黑色的—眼前这个干干净净的空墨水瓶,透明的玻璃中透出一丝淡淡的绿意,颇有点玲珑剔透的味道。瓶口上有一个铜钱样的垫圈,垫圈中间空隙里还插着一截干巴巴的棉线。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姥爷告诉我,这是过去穷人家用的煤油灯,没有灯盏、灯罩和底座,从油瓶到灯芯,都是自己制作的,过去农村人大部分都是用这种灯来照明。  姥爷小时候住校读书,每晚都是在这样一个小小的灯下温习功课。
眼前是扇模糊不清、看不真切的朱漆大门。这门究竟因何而存在?  这是一扇逃生的门。  这是一扇让人绝处逢生的门。  这是一扇给人以活路的门。  事情的缘起,要追溯到1995年我刚从美国回来之后。从那以后,我的生活就全乱套了。  “庆祝木川昭介君成功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晚会”,皇家酒店凤凰厅正面横幅上写着这样几个醒目的大字。大阪最豪华酒店的大厅里灯火通明,衣着光鲜的嘉宾熙熙攘攘,看起来总有上百人吧。如此奢
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晴  今天,唐老师让我们去小白鹿农庄领养“宝宝”。我领养了一棵无花果树。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无花果树。它虽然没有一朵花,但仍然博得了我的喜爱。  它的枝条粗壮有力,向四面八方伸展,并且每一根枝条上都长着尖刺。  它一点也谈不上美丽,甚至有些丑陋,但它富有力量,像一个拿着武器的战士。我对它非常敬佩。  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又一次见到我的“宝宝”。
本刊讯 6月8日下午,福建省福鼎市政协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三楼大厅举行“‘太姥文化——山海文明的对话’《太姥文化》首发式暨文化旅游展示会”,以电影语言的叙述方式全面展示福鼎“太姥文化”的全貌。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副主任刘敬民,陈绍军、卓晓銮、刘振辉、叶梅生等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有关领导,谢冕、翟俊杰、韩静霆、瞿弦和、于殿利、蒋建伟、高尔纯、巴根等文化出版界领导和作家,还
【摘 要】当下,“儿童本位”的缺失,是阻碍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重要因素。为找回迷失的“童趣”,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立足儿童本位寻找视点,把握切入点,追求“彰显文气”“链接地气”“归位人气”之“三气”连枝效果,从而吹绽课堂的“意趣”之花,使课堂焕发儿童的天性,舒展儿童的烂漫,激发儿童的智慧。  【关键词】阅读教学 回归 儿童本位  “儿童本位”,简而言之,就是坚持以生为本,坚持真实,坚持从学生的疑
儿时,外公经常借一座大院完成他对我的教训。这座大院,此时就在我的面前:何应钦故居。  泥凼街上的何应钦故居坐落于山腰,由前厅、两厢及正厅构成四合大院,均一楼一底,院中天井用石板镶嵌,站在大院的门前远眺,云烟深处,便是广西的十万座大山。何应钦出走的年月,除了牛马走出的山道,真正意义上的路是没有的。1945年,他代表国民政府接受日本人投降后,回故乡,才有人在峰峦中凿开一条毛坯路,够一辆小车进来。  外
1941。波兰  需得有一场大雪  荷枪实弹的士兵。厢式火车  空气中弥漫着焦虑和未知的恐懼  五岁的安德烈  他带上了心爱的玩具和星光  他把行走的火车当成甲壳虫  他的手里  捧着一个红艳艳的苹果  冬日书  它们努力向一个方向靠  一小撮  一小撮  逼出一生中  全部的翠绿
年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扫灶屋的扬尘总是重点。母亲带领我们盖上水缸,搬出铁锅,移动碗柜,天翻地覆地清扫,但灶屋里仍是黑漆漆的,又潮又暗。然而,就这扁窄狭小、烟熏火燎的小房,却是我儿时最喜爱的地方,玩累了就往灶屋里钻,摘掉背上的书包就往灶屋里跑。因为,那里有菜羹,有姆妈,有火钳。  鄂东一带,火钳往灶膛添柴拨火是很有学问的。灶膛的火要烧四处:炒菜煮饭的铁锅为主要、烧水蒸菜的汽罐不能忽视、灶膛里烧开水
(接上期)  十一、董文炳臂断汴京 鬼神争夺大汗命  忽必烈一行人在蒙哥的接应下,很快歼灭了金兵,跟随蒙哥来到了兀良合台的营帐。兀良合台居中而坐,蒙哥、忽必烈、董文炳进来后分列左右,众人刚刚杀了一批金兵,掩不住脸上的畅快之情,和兀良合台说了,兀良合台也拍手称快,直言这是长生天在帮助蒙古。兀良合台又听忽必烈说三峰山已破,完颜哈达正回军向汴梁而来,甚感快慰,痛快地说道:“灭金的时刻就要到了,托雷大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