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损害与被侮辱的海信们与联想们,除了愤怒与痛心外,
是否也该为自己的“惊诧莫名”而颔首反思呢?
美国大片好不好看?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毕竟我们曾经历了《真实的谎言》的全民震撼、《泰坦尼克》的冲天票房,但我们绝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美国电影都好看!
同样的道理,跨国公司中名家林立,但是不是就都白璧无瑕?理性的回答同样是“否”。但人类的错误往往是理性的分析斗不过感性的蒙蔽。所以,当苦心经营多年的商标反被外企恶意抢注乃至倒打一耙,当自己愕然遭遇外企的挑衅性广告时,海信们与联想们,除了愤怒与痛心外,是不是也应该为自己的“惊诧莫名”而颔首反思呢?
曾经高山仰止……
外企的到来,曾经给中国企业带来了高山仰止的标杆感受。它们在中国市场上名利双收,中国企业当然也从中获益匪浅。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杨斌又认为: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是“外企”这个概念被无限美化了!
想当年,那本被联想等本土企业广泛学习的《惠普之道》是何等风靡啊!自知落后的国人在学习外企先进管理理念的同时,从未怀疑过其中其实属于文学创造的成分。在我们一味感慨全方位落后的同时,也无形中将外企推上了神坛。殊不知,如果你坚持天天看《华尔街日报》,就会发现:其实几乎每天都有跨国公司发生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因为它们也不过是由普通人经营的盈利组织罢了。于是有了2001年安然、世通的丑陋。
竞争还原了真相
稍加分析这些外企伦理事件,就会发现:它们很多都发生在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比如:IT、家电等。因为企业伦理的表现,在相当程度上受行业竞争激烈程度的影响,所以诸如:海信商标遭西门子抢注,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全球家电市场激烈程度的象征;而惠普公开讥讽对手,也出自行业竞争激烈、公司业绩不振、股东不满的大背景。
所以,在激烈的竞争面前,要想得到客户、求得发展,跨国公司也一样会有并不阳光的举动。比如:朗讯和花旗的高管腐败问题,再比如:耐克的童工问题、沃尔玛的工会问题、日本企业的客户歧视问题……而这些都不是今天才有的。如果我们有平常心,放下心中的神,其实我们真没必要那么吃惊。
竞合才是长久之道
但我们应该依然相信这样的理念:如果一家企业笃信商场即战场,它的经营一定是难以持久的!因为当你把竞争对手都当作敌人时,你的敌人只会越来越多……
在彼此渗透、彼此依赖的时代,企业竞争并非你死我活,而是竞争与合作并存。如果一个企业只谈竞争不谈合作,必然会慢慢失去竞争力的本源。因为一味执迷于竞争,主要的精力都用于企业间的短兵相接,其结果一定会导致战略焦点注意力上的偏差,而最终放弃对企业核心能力上的长期培养。这是外企与本土企业都要面对的挑战。
为生存环境而抗争
不再高山仰止,不再自立神灵,剩下的就是兵来将挡!当竞争对手违背商德时,不管它来头多大,我们要敢于对这种行为给予严厉斥责。社会需要批判,如果没有人对企业的悖伦行为表达愤慨,必然导致正不压邪,这样的生存环境必将最终伤及自身。
进而,在必要的时候就应该大胆使用法律手段。许多著名的判例都证明,这会为企业准则和伦理上树立标尺。如果没有早年媒体和消费者的不断抗争,就不会有现在各大汽车厂商的召回制度;如果没有某著名企业由于供应商使用童工而被牵连惹上官司的事件,就不会有星巴克要求其合同商必须遵循其伦理规范的案例发生。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了我们及后人良好的生存环境,让我们果敢站出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是否也该为自己的“惊诧莫名”而颔首反思呢?
美国大片好不好看?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毕竟我们曾经历了《真实的谎言》的全民震撼、《泰坦尼克》的冲天票房,但我们绝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美国电影都好看!
同样的道理,跨国公司中名家林立,但是不是就都白璧无瑕?理性的回答同样是“否”。但人类的错误往往是理性的分析斗不过感性的蒙蔽。所以,当苦心经营多年的商标反被外企恶意抢注乃至倒打一耙,当自己愕然遭遇外企的挑衅性广告时,海信们与联想们,除了愤怒与痛心外,是不是也应该为自己的“惊诧莫名”而颔首反思呢?
曾经高山仰止……
外企的到来,曾经给中国企业带来了高山仰止的标杆感受。它们在中国市场上名利双收,中国企业当然也从中获益匪浅。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杨斌又认为: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是“外企”这个概念被无限美化了!
想当年,那本被联想等本土企业广泛学习的《惠普之道》是何等风靡啊!自知落后的国人在学习外企先进管理理念的同时,从未怀疑过其中其实属于文学创造的成分。在我们一味感慨全方位落后的同时,也无形中将外企推上了神坛。殊不知,如果你坚持天天看《华尔街日报》,就会发现:其实几乎每天都有跨国公司发生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因为它们也不过是由普通人经营的盈利组织罢了。于是有了2001年安然、世通的丑陋。
竞争还原了真相
稍加分析这些外企伦理事件,就会发现:它们很多都发生在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比如:IT、家电等。因为企业伦理的表现,在相当程度上受行业竞争激烈程度的影响,所以诸如:海信商标遭西门子抢注,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全球家电市场激烈程度的象征;而惠普公开讥讽对手,也出自行业竞争激烈、公司业绩不振、股东不满的大背景。
所以,在激烈的竞争面前,要想得到客户、求得发展,跨国公司也一样会有并不阳光的举动。比如:朗讯和花旗的高管腐败问题,再比如:耐克的童工问题、沃尔玛的工会问题、日本企业的客户歧视问题……而这些都不是今天才有的。如果我们有平常心,放下心中的神,其实我们真没必要那么吃惊。
竞合才是长久之道
但我们应该依然相信这样的理念:如果一家企业笃信商场即战场,它的经营一定是难以持久的!因为当你把竞争对手都当作敌人时,你的敌人只会越来越多……
在彼此渗透、彼此依赖的时代,企业竞争并非你死我活,而是竞争与合作并存。如果一个企业只谈竞争不谈合作,必然会慢慢失去竞争力的本源。因为一味执迷于竞争,主要的精力都用于企业间的短兵相接,其结果一定会导致战略焦点注意力上的偏差,而最终放弃对企业核心能力上的长期培养。这是外企与本土企业都要面对的挑战。
为生存环境而抗争
不再高山仰止,不再自立神灵,剩下的就是兵来将挡!当竞争对手违背商德时,不管它来头多大,我们要敢于对这种行为给予严厉斥责。社会需要批判,如果没有人对企业的悖伦行为表达愤慨,必然导致正不压邪,这样的生存环境必将最终伤及自身。
进而,在必要的时候就应该大胆使用法律手段。许多著名的判例都证明,这会为企业准则和伦理上树立标尺。如果没有早年媒体和消费者的不断抗争,就不会有现在各大汽车厂商的召回制度;如果没有某著名企业由于供应商使用童工而被牵连惹上官司的事件,就不会有星巴克要求其合同商必须遵循其伦理规范的案例发生。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了我们及后人良好的生存环境,让我们果敢站出来,捍卫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