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译学理论将叛逆诠释为“不忠实于原文”。这一诠释难免会将翻译的任务导向一个误区,即翻译只要忠实于原作便达到了其目的。本研究认为,根据译者忠实的对象不同,叛逆有“显性”和“隐性”之分,二者不仅仅是外在的变形,更多地反映了译者不同的“文化取向”,在各国文化构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译者应正确运用这两种类型的叛逆,扬长避短,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