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视角谈语文教师的修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2shuo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语文新新课程》指出:“语文课程还要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要完成这一任务,笔者认为语文教师除了具备《教育法》《教师法》规定的基本素质和道德修养之外,更需要时刻修正自己,强化自身修养,自觉成为文化与人格的守护者与敬畏者,并以此作为行为规范与准则,才能真正地引领我们的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与发展者。本人现从“克己、厚道、合群、有为”四个方面来谈谈语文教师的精神与价值修养问题。
  一.克己复礼
  “克己”即克制、战胜自己。“礼”是中国古代人类社会行为的法则、标准、仪式的总称,它不仅包括日常生活中人们共同遵守的礼节仪式,还有国家层面的法纪、道德等上层的礼仪制度与社会规范。当然,我们所言“复礼”并不是恢复古代礼法制度,而是要与时代精神与社会的伦理道德相结合。“克己复礼”就是通过克制私欲、约束行为、战胜自我、净化心灵,培养、调整自我以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标准,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平衡协调和谐统一。正如孔子所言“日日克己,不以为难,则私欲净尽,天理流行……”、“克尽己私,尽归于礼,方始是仁”。语文教师只有懂得“克己”、“自律”、“正身”,并做到“吾日参省乎己”,即在自身上下足功夫,使自己内在修养、举止言谈符合人师的行为准则,达到“克己复礼为仁”的境界,才能真正在教育教学中正己达人,引导和影响我们的莘莘学子走上人生正道,成人成才、安身立命。因为语文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语文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语文学科知识中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对孩子价值取向与公民教育有重要的引领与示范意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更需要通过“克己”来完善自己修养,以自律自觉的生命姿态来维护社会的正义秩序与道德法律的威严。
  那么如何达到克己复礼?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既要做到视听言动符合道德规范,符合教师身份与价值的许可,又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精髓来构建自我的价值与文化底蕴,进而学会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躬身修己,修己以安人。这不仅是为师的一种修养,更是语文教师的一种风范与处世哲学。
  二.明德厚道
  党的十八报告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之道,德字为先。既是对中华教育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对当今教育现实的关注与回应。《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之不朽。”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体现了人生追求的至高境界。“明德”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意是:学习的目的在于彰显优秀的品德,在于使人革除自身的陋习,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它就是要彰显人自身的仁、义、礼、智、信等崇高的德性和人格,敦促人自新其德,敦品励行,积学储宝,将德学贡献出来,促进社会不断进步。而“厚道”中“厚”是生长万物的土壤之厚,是遮风挡雨的博大之厚。讲的是做人要诚恳宽容,沉着稳重,实实在在,表里如一,不刻薄,不夸张,不骗人,吃老实饭,干老实事,做老实人。“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告诉我们要厚道。
  为师者教书育人,需以明德为基准,需以厚道为根本。尤其是语文教师,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更需要把明德放在厚道之前,就是要求语文教师把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始终放在首位,努力践行中华民族优良品德和社会主义道德,认真履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同时语文教师要尚德质朴,宽以待人,以身作则,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品德,最终促使自身修养日臻完美,达到德才兼备的至高境界。
  总之,语文教师要以高尚优秀的品德做基础,以诚恳大度的风范做导向,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以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广博的胸怀厚德育人、明德修身,真正实现“厚德而能载物”。这才是语文教师的一种内在精神的展现,是一种对生命的真实阐释,是一种经得起考验的高尚品格。
  三.笃学有为
  《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阳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笃”有诚笃不虚、坚持不懈、厚积薄发等含义。“有为”之义,实际上在孔子《论语》和《荀子·性恶》中均有表述。《性恶》云:“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此处的“伪”就是“有为”,即主张用礼义改造人性,使之及于“中和”,做到行动主动积极,为“有为之为”,为“有为之言”,为“有为之举”,达到“可学而能、可事而成”的境界。“笃学有为”的要义是指教师积极主动、矢志不移的探究知识,厚积厚储,提升学术素养,提高专业技能,以臻学术精深思想渊博之境地。它倡导教师志于学、专于学,在知识与技能上实现厚积厚载,努力进取,在教学实践中充满激情,充满活力,积极主动,充分发挥自身才能,为学生的成功奠基和提供保障,最终也使自己有所作为,实现人生的价值。
  作为语文教师,文史哲知识丰富,人文素养的提升、人文精神的修养,都需要语文老师不断地阅读学习来完善自我的修养,都需要积极自觉地有为来完善自我,才能真正完成语文教学,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质。总而言之,语文教师需要拥有好学求真、持之以恒的笃学精神,只有拥有了积极向上、主动成长的有为动力,才能以精神饱满,情绪激扬,快乐而高效地工作,真正促进学校发展,促进自己专业成长,指引学生走向成功。
  四.合群仁爱
  “合”者“和”也,源于古代哲学家“和合思想”,《中庸》则对它有了较为完美的阐释,“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以“和”为最高价值,“尚和”,《尔雅》释义中的“和,谐也”,主张共建和谐共融。“合群”正取自于此,它包含和谐、和睦、团结、合作、融入集体等要义,强调人应该与他人、与社会、与周围的一切和谐相处。孔子的弟子有子曾言:“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认为人之礼只有和谐、恰当、恰到好处,才最难能可贵。合群要求教师群体互相欣赏、团结协作、共同提高,要求教师之间和睦共处,培育团队精神和协作思想,在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以达孔子“君子和而不同”之境界。
  “仁者,爱人”,说的就是真爱别人、帮助别人、体恤别人,包括爱护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人格,追求人的价值;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努力;无私,忘我。语文教师的仁爱可以概括为“爱人、忠恕、务实”三条,主张大爱,将心比心、由己推人,主张要像热爱自己的家一样爱学校,要像爱自己子女一样爱学生,将全部的爱无私地赋予到教育、引导学生实现有效学习上来,“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
  中国古代文人有“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一说。作为语文教师,由于才气性格与文章风格的差异,这种相轻氛围相对于其他学科的老师,似乎容易形成。所以语文教师之修养,合群仁爱显得更加重要。语文教师的合群仁爱,旨在追求工作中达成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使上下级能够理解沟通,同事间能够协作配合,旨在崇尚行动中严于律己,包容宽和,善待他人,用平静的心态,用博大的胸怀实施大爱,正所谓“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及时发现别人的长处,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他人的优点,内心坦荡无私,为人正直,在团队中忠于职守,团结他人,做谦谦君子,忠厚长者。同时语文教师有了包容宽和、团结协作、互相欣赏的合群精神,就为实施仁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了赏识的眼光、开阔的眼界,就能够协同作战、共同成长;有了和睦的关系、融洽的氛围,就可以心境平和,宽厚待人;有了和谐的团队、向上的集体,就可以相互欣赏、取长补短,真正促进自己和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克己复礼、明德厚道、笃学有为、合群仁爱”作为语文教师的修养,始终坚守为师以德、知书达礼,靠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厚实的学识见地、突出的专业技能,广博开阔的胸怀吸引学生。要实现新课标要求的培育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成为学生效仿之表率与典范,语文教师需要日习月修。正所谓正己之时方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一颗恒星,让学生时刻渴望围绕着你、追随着你,从你的身上学习做人做事、求知创新之理。语文教师只有“德高望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才能真正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指导和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总之,为师之道,在于礼,关乎德“在止于至善”,最终达成“仁”。
  李化春,语文高级教师,广东深圳南湾中学校长。责任编校:老 猛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rn1.了解汉语的发展演变,理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rn2.掌握古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特点.rn3.学习正确理解文言含义的方法,提高阅读文言的能力
期刊
演讲本身是一种口头的艺术形式,但作家往往能展现其双重的艺术价值。作家注重的是对文字的掌控和对语言的驾驭,这样便使其在口头的表达中不经意间渗入文字的艺术。所以把作家的演讲辑录成文字,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演讲活动只是把瞬间的声音留给了听众,而重读演讲稿则能把无穷的韵味留给读者。张炜的这篇演讲便可作为文学作品来品读。读文学作品应像鲁迅先生那样,从字缝里寻味。所以作为读者,我们有必要从这篇演讲稿的字里行间来
一、教学背景rn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新课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且强调“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rn根据课标
期刊
时下,“冻薪”一词广泛使用起来:rn(1)有66%的企业都采用冻薪方式叫停了高管前几年持续攀升的高薪,另有19%的企业已经采取措施适度降低高管的整体薪酬.(2009年5月14日第B06版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强烈冲击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既使高中语文教
初中语文教学语文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路,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力求打造生动课,以自主导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才能达到高效,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备教材、备
对于小学能阶段教育活动而言,语文课堂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对于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丰富其语言体系等很多方面均有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成为具备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结合现代传统教学方式的诸多弊端,创新性课堂教学方式不断涌现.创新性课堂教学方式是在打破传统教学方式